蜂蜜的选择与炼制:选择:半透明、带光泽、浓稠的液体,白色至黄褐色,放久或遇冷渐有白色颗粒析出。气芳香,味极甜。密度不低于349(25度);含还原糖不低于60%。炼制:目的:除去悬浮性、不溶性杂质及蜡质,杀灭微生物,破坏酶;去除水分增加粘性。
中药贮藏中常见的变质现象 虫蛀。生霉。变色:除自身所含的某些成分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分解变质,或在酶的作用下易发生氧化、聚合、缩合反应引起变色外,某些外因如温度、湿度、日光、氧气、不当的加工方法也容易引起药材变色。
B.醋 C.蜂蜜 D.大米 E.麦麸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生物碱的炮制辅料一般选用醋与酒。
细胞壁性质的鉴别 (1)木质化细胞壁:加间苯三酚试液1~2滴,稍放置,加盐酸l滴,因木化程度不同,显红色或紫红色。(2)木栓化或角质化细胞壁:加苏丹Ⅲ试液,稍放置或微热,显橘红色至红色。
1、蚝油调味料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两大方面:感官指标 风味:蚝油应具有其独特的鲜美风味,不得有黄涩味或其他不良气味。色泽:蚝油应呈现红褐色或棕褐色的外观,这是其特有的颜色特征。体态:蚝油应为黏稠状,质地均匀,不得含有颗粒状物质。
2、蚝油调味料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两个方面,以下是详细解感官指标 风味:蚝油调味料应具有独特的蚝油风味,这是其品质的核心特征。同时,不得有黄涩味或任何不良气味,以确保产品的纯正口感。色泽:正常的蚝油调味料应呈现红褐色或棕褐色,这是其特有的颜色表现。
3、蚝油调味料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感官指标 风味:具有蚝油的独特风味,不得有黄涩味或不良气味。色泽:应为红褐色或棕褐色。体态:应为黏稠状,且不得有颗粒。理化指标 粗蛋白:含量应在0.26 ~ 0.30克/100毫升之间。还原糖:含量应在75 ~ 20克/100毫升之间。
4、感 官 指 标 具 有 蚝 油 的 独 特 风 味 ,不得有黄涩味或不良气味;色泽为红褐色或棕褐色。体态为黏稠状,不得有颗粒。
5、蚝油标准 GB21999与GB31644的区别是,GB/T21999-2008标准名称是蚝油,而GB31644-2018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合调味料,因此GB31644-2018的范围更广,适用于各类复合调味料,但是该标准明确指出不适用于水产类调味品因此不适用于蚝油。
6、这个标准对蚝油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都做了规定。在定义方面,明确了蚝油是以牡蛎为原料,经煮熟取汁浓缩,或酶解、提取,再加入呈味核苷酸二钠、琥珀酸二钠、白砂糖、食用盐、谷氨酸钠等辅料制成的具有特殊鲜味的调味品。

1、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都是还原糖。 二糖:包括麦芽糖和乳糖,它们也是还原糖。 多糖:如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非还原糖。 特殊糖类:蔗糖是一种非还原糖,尽管它由两个具有还原性的单糖(葡萄糖和果糖)组成,但在分子结构中,这两个单糖的还原基团被糖苷键连接,因此失去了还原性。
2、非还原糖:主要包括蔗糖、淀粉、纤维素等多糖,以及某些特定的二糖(如蔗糖)。这些糖类的分子结构稳定,不含游离的醛基或酮基,因此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值得注意的是,非还原糖可以通过水解反应分解为相应的还原性单糖。
3、麦芽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等都是还原糖,因为它们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或酮基。 蔗糖和淀粉是非还原性糖,因为它们分子中不含醛基,不具有还原性。但它们可以通过水解生成相应的还原性单糖。总之,还原糖和非还原糖在结构和性质上有明显的区别。
4、还原糖:含有游离醛基或酮基,如果糖中的游离酮基,乳糖和麦芽糖中的游离醛基。 非还原糖:如蔗糖、淀粉、纤维素等,这些糖类本身不具有还原性质,但可通过水解反应分解成相应的还原性单糖。
5、常见例子:蔗糖是一种典型的非还原糖,因为其分子结构中的醛基和酮基被“锁定”在一起,无法自由参与还原反应。总结:判断一种糖是否为还原糖,主要看其分子结构中是否含有游离醛基或酮基,以及这些基团是否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参与还原反应。而非还原糖则通常不含这些能够自由参与还原反应的基团。
外观糖、还原糖、总糖、波美度、锤度、密度之间的关系梳理如下:外观糖与总糖:外观糖是通过糖度计测量样本液体中总糖类的含量,包括蔗糖、葡萄糖、淀粉、果糖、纤维素等,但测量结果不够精确。
总之,外观糖、还原糖、总糖、波美度、锤度和密度这些测量指标在糖类分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相互关联,共同提供了糖液的全面信息。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这些测量方法,可以确保糖类的准确分析和应用。
还原糖是总糖的一部分我想这个概念你是明白的。波美度、垂度是一个概念,他们都是用波美计或是糖度计测量的数值,而外观糖就是表示的方法。外观糖是通过密度转换的一个大概值,不是精确的,而且表示一般就是通过波美度或者垂度表示的。
1、炼制蜂蜜的方法和要求如下: 蜂蜜的选择:炼制蜂蜜首先应选择质量上乘的蜂蜜,以确保蜜丸的品质。理想的蜂蜜应为半透明、有光泽的乳白色或淡黄色液体,稠厚如糖浆,或凝脂状半流体。在25℃时,相对密度应约为349以上,还原糖含量不少于60%。
2、不断搅动:在熬制过程中,需要不断用勺子搅动蜂蜜,以防止其粘锅或烧焦。搅动还可以促进蜂蜜中的水分蒸发,加快炼蜜的进程。观察状态:当蜂蜜熬制到没有明显蒸汽,且中间泛起橙色的泡沫时,说明蜂蜜已经开始炼制成功。此时,用勺子拉起蜂蜜,如丝线一般,颜色呈黄色,即为炼蜜的最佳状态。
3、炼蜜的制作方法有多种,以下是一种常见的炼蜜制作方法:准备材料 蜂蜜:选择新鲜、纯正、无杂质的蜂蜜,蜂蜜的质量对最终炼蜜的效果有很大影响。水:使用过滤或蒸馏水,确保水质纯净,水的用量根据蜂蜜的量和想要的炼蜜浓稠度来调整,一般每千克蜂蜜加入1-2升清水。
4、熟用蜂蜜主要用于中药的蜜炙、制丸和收膏等过程。炼制方法:若确实需要将蜂蜜进行炼制,应控制加热温度不超过50℃。过高的温度会破坏蜂蜜中的活性物质,影响其营养价值。炼制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以防止蜂蜜局部过热而烧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