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基橙应该是酸性染料,变色范围在pH4以下,甲基蓝属于偏碱性的染料,变色范围在pH 4-14。
2、晚上好,甲基蓝(酸性蓝93)和甲基橙(酸性橙52)均是偶氮苯磺酸类的水溶性酸性染料,它们属于偶氮类染料,溶于水后呈现弱酸性,是阴离子酸性染料请参考。
3、甲基橙。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亚甲基蓝较甲基橙易溶于极性小的流动水中,所以亚甲基蓝流动快。甲基橙1份溶于500份水中,稍溶于水而呈黄色,易溶于热水,溶液呈金黄色,几乎不溶于乙醇。
4、甲基红和甲基橙在性质和使用上有一些不同。以下是具体比较: 性质:甲基红是有光泽的紫色结晶或红棕色粉末,可溶于乙醇和乙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甲基橙是橙黄色的鳞状晶体或粉末,不溶于乙醇。

污染的石材无法用化学法清除掉,只能用专用摩光机摩掉。
我也都试过 (1)先用热酒精溶解去除杂质,把酒精倾去。(2)加水溶解石蕊,搅拌、静置、过滤。
原理 试样用酸分解后,以次甲基蓝作为预还原反应指示剂,用氯化亚锡将溶液中的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然后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还原后的Fe2+。
加有甲基蓝的碱中加入双氧水确实褪色,但有两种可能 观点 由于H2O2有弱酸性,中和了OH-而使溶液褪色。观点 由于H2O2具有漂白作用,因此溶液褪色。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可通过实验证明哪种观点正确。
是的,染色 0.2%次甲基蓝是一种吩噻嗪盐,正电荷不稳定。外观为深绿色青铜光泽结晶(三水合物),熔点215C,闪点14℃,密度1g/mL。可溶于水,乙醇,不溶于醚类。
亚甲基蓝和甲基蓝的区别有:用途不一样:甲基蓝用于动物组织学中原生动物活体、细菌、神经细胞的染色,是医用消毒剂。亚甲基蓝用于抢救硝基苯、亚硝酸盐和氰化物中毒等。
化学式不同:甲基蓝的化学式为C37H27N3Na2O9S3;亚甲基蓝的化学式为C16H18ClN3S。分子量不同:甲基蓝的分子量为7980;亚甲基蓝的分子量为3186。
甲基蓝和亚甲基蓝的区别在于物质不同、用途不同、指示剂反应不同。物质不同:次甲基蓝,甲基蓝的代称,是一种芳香杂环化合物;亚甲基蓝是一种吩噻嗪盐,正电荷不稳定。
甲基蓝与亚甲基蓝的化学式,分子量,化学结构都不相同。甲基蓝细菌效力不明显,放入水中很快化开,染色不够深浓,颜色很快淡化。
物理性质、抑杀霉菌的能力不同。物理性质:甲基蓝是一种深蓝色粉末,几乎不溶于水。亚甲基蓝具有金红色闪金光或闪古铜色光的粉状物,溶于水,酒精,氯仿,不溶于乙醚。
1、亚甲基蓝和甲基蓝的区别有:用途不一样:甲基蓝用于动物组织学中原生动物活体、细菌、神经细胞的染色,是医用消毒剂。亚甲基蓝用于抢救硝基苯、亚硝酸盐和氰化物中毒等。
2、甲基蓝与亚甲基蓝的化学式,分子量,化学结构都不相同。甲基蓝细菌效力不明显,放入水中很快化开,染色不够深浓,颜色很快淡化。
3、甲基蓝和亚甲基蓝的区别在于物质不同、用途不同、指示剂反应不同。物质不同:次甲基蓝,甲基蓝的代称,是一种芳香杂环化合物;亚甲基蓝是一种吩噻嗪盐,正电荷不稳定。
4、甲基蓝和亚甲基的区别: 化学结构:甲基蓝与亚甲基蓝同属于硝基染料,但甲基蓝只有1个硝基,而亚甲基蓝则含有2个硝基。
5、外观不同。甲基蓝是深蓝色粉末,系强酸性染色剂,闪光红棕色粉末。亚甲基蓝外观为深绿色青铜光泽结晶。用处不同。甲基蓝用于动物组织学中原生动物活体、细菌、神经细胞的染色医用消毒剂。
6、甲基蓝和亚甲基蓝在外观、成分、使用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以确保消毒效果和治疗效果。同时需要注意控制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对水生动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甲基蓝pH=4,2是红紫,4是灰蓝,6是绿,溴甲酚绿pH=0以下为暗红色,pH=1为灰绿色,pH=2以上为绿色。两种成分变化不一样,所以溴甲酚绿不可以代替甲基蓝。
深蓝色粉末。系强酸性染色剂。闪光红棕色粉末。极易溶于冷水和热水中,呈蓝色。溶于酒精呈绿光蓝色。遇浓硫酸呈红棕色,将其稀释后呈蓝紫色。PH值4-10(由蓝至红至无色)。
次甲基蓝作为指示剂,其变色范围如下:pH值在4~2之间,显橙色。pH值在小于4,显红色。pH值大于2,显黄色。终点颜色为黄色,说明溶液pH值大于2。
1、甲基蓝和亚甲基蓝的区别在于物质不同、用途不同、指示剂反应不同。物质不同:次甲基蓝,甲基蓝的代称,是一种芳香杂环化合物;亚甲基蓝是一种吩噻嗪盐,正电荷不稳定。
2、甲基蓝和亚甲基的区别: 化学结构:甲基蓝与亚甲基蓝同属于硝基染料,但甲基蓝只有1个硝基,而亚甲基蓝则含有2个硝基。
3、物理性质、抑杀霉菌的能力不同。物理性质:甲基蓝是一种深蓝色粉末,几乎不溶于水。亚甲基蓝具有金红色闪金光或闪古铜色光的粉状物,溶于水,酒精,氯仿,不溶于乙醚。
4、亚甲基蓝和甲基蓝的区别有:用途不一样:甲基蓝用于动物组织学中原生动物活体、细菌、神经细胞的染色,是医用消毒剂。亚甲基蓝用于抢救硝基苯、亚硝酸盐和氰化物中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