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基是推电子基团,与甲基相连的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将会增大,并分散至邻位碳原子,同时,间位碳原子电子云密度减小,对位碳原子电子云密度增大。电子云密度较大意味着反应的活性增大。甲基是推电子基团,它是邻对位电子云的密度更高,而间位相对较低。电子云密度高了更有利于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2、自由基的本质是缺电子体系,甲基自由基和苯自由基的稳定性差异源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的特性。甲基自由基中的碳原子是sp3杂化,而苯自由基的连接碳则是sp2杂化。sp2杂化碳的电负性大于sp3杂化碳,使得苯自由基在结构上比甲基自由基更不稳定。尽管甲基自由基可能以平面型结构存在,但其稳定性较低。
3、结构和性质:甲基中的碳原子是饱和的,意味着它有四个价电子,每个价电子都与一个氢原子或其他碳原子形成共价键。这使得甲基在化学性质上相对稳定,但在特定条件下仍能发生化学反应。甲基通常参与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

硝化活性的大小顺序为1,3,5-三甲苯大于间二甲苯大于苯。 这是因为甲基作为活化基团,能够活化苯环,从而提高其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 对于1,3,5-三甲苯,由于甲基的数量增加,活化的效果更为显著。 在决定硝化活性的因素中,电子效应通常比空间位阻效应更为重要。
同系物就是说在原物质的基础上加上若干个ch2,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H变成CH3,无论位置,所以说苯的同系物C9H12,只要在苯环的基础上加上三个甲基,或者一个丙基,一个乙基和甲基。
由一个苯环和三个甲基组成的1,2,3-三甲苯、1,2,4-三甲苯以及1,3,5-三甲苯。分子结构式如下。
一个甲基和一个乙基。最后,还有1,2,3-三甲苯、1,2,4-三甲苯和1,3,5-三甲苯,它们由一个苯环和三个甲基组成。均三甲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特定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相对密度和折射率等。它不溶于水,但可以溶于乙醇,并且可以与苯、乙醚和丙酮以任意比例混合。
当取代基相同且为三元取代物时,存在三种异构体,可以通过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的位置,或用“连”、“偏”、“均”等字头来表示。如:1,2,3-三甲苯、1,2,4-三甲苯、1,3,5-三甲苯。对于结构更为复杂的化合物,例如支链上有官能团的化合物,也可以将支链作为母体,苯环作为取代基来命名。
自由基稳定性与反应活性的关系:自由基稳定性越大,其反应活性往往也越大。这是因为稳定性较大的自由基更容易形成,且在反应过程中更不易分解,从而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 σ-p超共轭效应:自由基中的单电子可以被视为一个p轨道,σ-p超共轭效应能够增加自由基的稳定性。
反应活性大,自由基形成容易,离解所需要的能量低,自由基所含的能量低,自由基越稳定。可用σ-p超共轭效应解释。
自由基的稳定性与中心碳原子上连接的供电取代基的数量有关。供电取代基越多,自由基越稳定。 在烷基自由基中,稳定性次序为:叔烷基 仲烷基 伯烷基 甲基。这是因为供电取代基的数量和类型影响了自由基的稳定性。 反应活性高的自由基形成容易,离解所需能量低,因此稳定性更高。
因为越稳定,反应过程中越容易形成,产物就越多,所以反应活性大。
稳定性越好这个反应活性中间体就越容易产生,活性中间体在反应体系里产生越多活性粒子的接触碰撞的概率就越大,所以反应活性就越大,然后就是下一步的反应产物就好生成。
因为稳定性越好,反应过程中就越易形成,所以反应活性大。
1、醛的羰基上只有一个给电子的基团,所以活性好(其中氢体积小,对亲核试剂接近的空间阻碍少也是一个因素);甲基的给电子能力在烷基中是最弱的(其他烷基可以看做是甲基上还有其他烷基,给电子能力累积),所以甲基酮的活性好于一般的酮,而芳香酮显然最弱。
2、醛的羰基上只有一个给电子的基团,所以活性好(其中氢体积小,对亲核试剂接近的空间阻碍少也是一个因素);甲基的给电子能力在烷基中是最弱的(其他烷基可以看做是畅抚扳幌殖呵帮童爆阔甲基上还有其他烷基,给电子能力累积),所以甲基酮的活性好于一般的酮,而芳香酮显然最弱。
3、甲基的给电子能力在烷基中是最弱的。其他烷基可以视为甲基上还有其他烷基,给电子能力累积,因此具有多个甲基的醛或酮的活性较低。在这种情况下,甲基酮的活性高于一般的酮。而芳香酮的活性最弱,这主要是因为芳香环的存在使得羰基碳上的正电性更难被削弱,从而降低了其对亲核试剂的吸引力。
4、甲基酮:甲基直接与羰基相连的一类化合物,可以发生碘仿反应。如有毒的甲基异丁酮,就是该类化合物的代表。通式CH3COR。(2)脂肪族指由脂肪组成的脂肪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是链状烃类(开链烃类)及除芳香族化合物以外的环状烃类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属于脂肪族的碳环化合物又称脂环族化合物。
5、芳香族的甲基酮不行。多羟基酮称为酮糖,如二羟丙酮、赤藓酮糖、木酮糖、果糖、景天庚酮糖等都是天然存在的酮糖,酮糖都是α碳上有羟基的酮。醛糖和酮糖具有醇羟基和羰基的性质,都是还原糖,因为酮糖分子内虽然无醛基,但其羰基受相邻α碳原子上羟基的影响,而呈现出还原活性。
6、你说的甲基酮有歧义,可以指丙酮(二甲基酮),也可以指CH3CO—这样一个结构。如果指丙酮,那么没有什么特征的反应,丙酮和其他酮一样的性质。
1、活泼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甲苯苯。因为甲基是一个活化集团,可以使苯环上硝化反应容易进行,活化集团的数目越多,反应活性越强。
2、间二甲苯对二间苯甲苯苯。由于甲基对苯环是致活基团,所以连有甲基数目越多的苯环反应活性越强。又因为甲基是邻、对位定位基。
3、硝化反应是一个亲电反应,为硝基正离子进攻带负电性的苯环的一个反应,因此有给电子基团较容易发生反应,因此二甲苯反应最快,间二甲苯由于在甲级的邻位具有协同作用,因此洁儿甲苯反应最快,而且硝基的位置应该在甲基的邻位。
4、第一看苯环上的取代基是邻对位取代基还是间位取代基。邻对位取代基有活化苯环的功能(卤原子除外)。间位取代基是抑制类。两种共存时主要看邻对位 第二看两种取代基所引导的位置,一样的位置相互促进。,不一样的话都有可能。主要看邻对位活化性相对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