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关于卤代烃的密度问题

烃的相对密度随着碳原子数增多而逐渐增大,卤代烃的相对密度随烃基增大而减小。,随分子中卤素原子数的增多而增大。但烃基相同时,随着卤素原子相对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卤代烃密度不一定都比水大。 卤代烃(以氯、溴、碘为例,因为这三个性质相近,而氟的性质稍有特殊)中:一氯代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而一溴或碘代烷烃的相对密度都大于水。同系列中,卤代烷烃的相对密度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减少。

在室温下 ,卤代烃密度大于水。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Haloalkane),简称卤烃。卤代烃的通式为:(Ar)R-X,X可看作是卤代烃的官能团,包括F、Cl、Br、I。物体中任一点P的密度定义为:式中 V为包含P点的体积元;M为该体积元的质量。

硝基苯密度比水大还是小,怎么看?

1、分析:硝基苯密度大于水,苯密度小于水,在试管中与水分层状况不同。标准答案:分别取少量待测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少量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若上层是水层,则待测液是硝基苯,若下层是水层,则待测液是苯。

2、硝基苯密度比水大还是小如下:根据我所了解的资料,硝基苯的密度比水要大。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通常以克/立方厘米或千克/立方米来表示。硝基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和硝基基团。硝基基团的存在使得硝基苯的分子相对较重,因此其密度较大。根据实验数据,硝基苯的密度比水大。

3、硝基苯,有机化合物,又名密斑油、苦杏仁油,无色或微黄色具苦杏仁味的油状液体。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易溶于乙醇、乙醚、苯和油。遇明火、高热会燃烧、爆炸。与硝酸反应剧烈。硝基苯由苯经硝酸和硫酸混合硝化而得。作有机合成中间体及用作生产苯胺的原料。

4、硝基苯的密度是:0.8786g/mL。硝基苯,有机化合物,又名密斑油、苦杏仁油,无色或微黄色具苦杏仁味的油状液体。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易溶于乙醇、乙醚、苯和油。遇明火、高热会燃烧、爆炸。

5、分液)分子式C6H5NO2(结构如图)。分子量1211。相对密度205(15/4℃)。熔点7℃。沸点29℃。闪点878℃。自燃点4822℃。蒸气密度25。蒸气压0.13kPa(1mmHg44℃)。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易溶于乙醇、乙醚、苯和油。遇明火、高热会燃烧、爆炸。与硝酸反应剧烈。

苯的密度比水大还是小

1、苯的密度比水小。苯是化学式为C6H6的一种有机物,它是一种易挥发、具有特殊气味、可燃、易燃于有机溶剂、无色透明的有机液体。液体的密度取决于物质的分子间作用力,水是共价化合物中的强极性分子,它的分子间作用力很大,并且结构中还含有氢键,因此分子间结合的力很大,分子排列较紧密,密度较大。

2、苯的密度比水小。苯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苯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密度为 0.8786 g/mL ,比水小。基本标识:RTECS号:CY1400000。风险术语:R45。安全术语:S53。

3、比水小。常态下苯为液态,密度为0.8765(20) g/cm3,水的密度是1g/cm3。由此比较可知,苯的密度比水小。苯是一种不易溶于水的液体,但在室温下也不会凝固,具有低挥发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它通常被用作溶剂和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中,如氯化苯、硝化苯和还原苯等反应。

高中化学中怎样辨别某一有机物与水的密度谁大?

1、所有的气体,密度肯定很小。所以我们只需要关注液体和固体。所有的烃,即CxHy,密度都小于水。液态卤代烃,因为取代H的是原子量较大的卤原子,所以密度会增大,所以一些C原子数比较少的卤代烃密度会大于水。

2、这要看它的形状了。如果是实体的,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投入水里是否漂着,如果其溶解于水那就用薄薄的塑料布裹起来,浮于水,表示密度比水低;完全淹没在水表,与水相同;立刻沉底,大于水的密度。如此简单的问题,你居然不懂。这是初中的知识。

3、要辨别有机物和水的密度大小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有机物浮于水面,则有机物的密度比水小;第二种,有机物和水互溶,则有机物的密度与水相近;第三种,有机物在水面下,则有机物的密度比水大。将有机物和水倒入同一容器,第三两种情况有机物和水同在可看到明显分层现象。

4、这个有个规律:有苯环的一般密度比水大;有羧基的密度比水大;酯基、醛基、酮羰基一般密度都很小;有特殊杂原子,如S、N等浓度一般大很多;烃类密度都比水小。

5、代烷、碘代烷都大于水,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的密度都大于水,三氯甲烷的密度为489,四碘甲烷的密度为32,可能是最大的。含氧有机物如醇、酯的密度与水密度大小的比较规律:酯一般密度都是比水小的。一元醇基本密度都比水小。

在卤代烷系列中,为什么密度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小

1、因为卤原子比较重~~~碳原子数越多,则体积越大。那将卤原子的重量平分后,每份体积所占的量就越少,也就是密度越小了。

2、因为C链越长,CH2结构越多。氢原子体积大,质量小。CH2,当然比CHCL密度小。就像稀释质量。CH2越多,就如同加水越多CH3CL密度很大,但是CH3(CH2)nCH2CL与CH3(CH2)nCH3密度就一样了。

3、卤代烷的密度随C原子数增多而减小。这下烃的变化趋势不同。主要是烃基增大后,卤原子对密度的影响力减弱所致。一氯代烷密度小于水,一溴代烷、一碘代烷密度大于水。在常温下,只有一氯甲烷、一氯乙烷、一溴甲烷为气体,其余一卤代烷为液体,C15以上为固体。

4、卤代烃的沸点随分子中碳原子和卤素原子数目的增加(氟代烃除外)和卤素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升高。绝大多数卤代烃不溶于水或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能溶于很多有机溶剂,有些可以直接作为溶剂使用。密度随碳原子数增加而降低。一氟代烃和一氯代烃的密度一般比水小,溴代烃、碘代烃及多卤代烃密度比水大。

5、在卤代烷分子中,随卤原子数目的增多,化合物的可燃性降低。卤代烷的沸点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碳原子数相同的卤代烷,沸点则是:碘代烷溴代烷氯代烷。在异构体中,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6、它们的沸点随分子中碳原子和卤素原子数目的增加(氟代烃除外)和卤素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升高。密度随碳原子数增加而降低。一氟代烃和一氯代烃一般比水轻,溴代烃、碘代烃及多卤代烃比水重。绝大多数卤代烃不溶于水或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能溶于很多有机溶剂,有些可以直接作为溶剂使用。

饱和一元卤代烃的密度为什么随着C原子的增多而减小

1、这要从官能团的原因解释了,卤代烃之所以密度大于水,就是因为卤族元素的分子量较大,拿一溴代烷烃解释吧,在一溴甲烷中,溴占得质量分数就比溴乙烷要大,所以每增加一个碳原子及其碳链,他所增加的体积与一溴甲烷大致相同,但相对增加的质量就要比一溴甲烷少,所以密度就变小了。

2、烃的相对密度随着碳原子数增多而逐渐增大,卤代烃的相对密度随烃基增大而减小,随分子中卤素原子数的增多而增大。但烃基相同时,随着卤素原子相对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如溴乙烷的密度大于水,而氯乙烷的密度小于水。卤代烃的卤素比例越高,熔沸点越高,密度越大。

3、这就让他们整齐的排列有了困难,而且这个困难随着分子量(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增加。其次,卤素原子在烃类结构中的加入,破坏了烷烃结构的规整性,卤素原子相对于碳原子附近的氢原子来说,质量更大,体积更大,使得卤代烃分子的结构更加不容易规则,相对而言,分子间距离变大了,被卤素原子“撑”大了。

烃基的密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