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丙三醇,又名甘油,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3H8O3,无色无臭透明黏稠液体,能从空气中吸收潮气,也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和二氧化硫,与水和醇类、胺类、酚类以任何比例混溶,不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和油类,主要用作有机化工原料,也可用作分析试剂和润滑性泻药。
甘油的简介 甘油的化学名称是丙三醇,是一种无色、无臭、味甜的有机物,一般是澄明、粘稠的液体。甘油是由斯柴尔在1779年发现,后来在1823年,因为丙三醇中的一种物质在希腊语中是甘甜的意思而取名为甘油。
在自然界中,丙三醇主要以丙三醇酯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 10 生产方法 丙三醇的工业生产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以天然油脂为原料的方法,所得丙三醇俗称天然丙三醇;以丙烯为原料的合成法,所得丙三醇俗称合成丙三醇。 1 天然丙三醇的生产 1984年以前,丙三醇全部从动植物脂制皂的副产物中回收。
甘油的简介 甘油又名丙三醇,是一种无色、无嗅、味甘的粘稠液体。甘油的化学结构与碳水化合物完全不同,因而不属于同一类物质。每克甘油完全氧化可产生4千卡热量,经人体吸收后不会改变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甘油是食品加工业中通常使用的甜味剂和保湿剂,大多出现在运动食品和代乳品中。
用作制造硝化甘油、醇酸树脂和环氧树脂。在医学方面,用以制取各种制剂、溶剂、吸湿剂、防冻剂和甜味剂,配剂外用软膏或栓剂等。在涂料工业中用以制取各种醇酸树脂、聚酯树脂、缩水甘油醚和环氧树脂等。纺织和印染工业中用以制取润滑剂、吸湿剂、织物防皱缩处理剂、扩散剂和渗透剂。

1、主要理化特性:纯品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1mg/L,在丙酮、二甲苯中大于300g/L。在pH小于7时不稳定。吸湿会慢慢分解变质。大鼠急性口服LD50为800mg/kg。高效、广谱杀螨剂,具有触杀、拒食、驱避作用,也有一定的胃毒、熏蒸和内吸作用,对叶螨各个虫态都有效,对越冬卵效果较差。
2、单甲脒是一种具有高效安全特性的甲脒类杀螨剂,其相对密度为0.94克每立方厘米。纯品形态为无色的针状结晶,值得注意的是,单甲脒不溶于水,但易于溶解在乙醇、苯、甲苯和二甲苯等有机溶剂中,这使得它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3、低毒、高效、广谱甲脒类杀螨剂,具有触杀、拒食、驱避作用,也有一定的胃毒、熏蒸和内吸作用,对叶螨各个虫态都有效,对越冬卵效果较差。用于防治对其他杀螨剂有抗药性的螨有效,药后能较长时间地控制害螨数量的回升。常用剂型为20%乳油。防治观赏树木、果树、花卉螨类及介壳虫用500~1000倍喷洒。
4、螨克是艾格福公司生产的老品种杀螨剂,有效成分是双甲脒,国内产品即称双甲脒。该药剂具有触杀、拒食、驱避作用,也有一定的胃毒、熏蒸和内吸作用,对叶螨各虫态均有效,持效期较长。
5、广谱性杀螨剂,以触杀作用为主,兼有胃毒、熏蒸、拒食、驱避作用,对植物有一定渗透内吸性,对幼若螨、成螨和螨卵有效,对其他一些杀螨剂产生抗性的害螨有效,速效性好,持效性强。
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令人愉快的气味。 与水、乙醇、乙醚、甘油、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混溶。用作涂料溶剂、渗透剂、匀染剂及有机合成中间体,也用作喷气燃料的添加剂。
加入一些含N、P、S原子的电子给体化合物,如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乙酰胺(DMAC)能抑制这些交联、降解等副反应。 熔融接枝可以在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或Brabender流变仪中进行。
用作有机合成的原料,可制甲酸、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氯甲酸三氯甲酯、乙二酸酯、醋酐、醋酸等。 用于杀虫剂、军用毒气及溶剂等产品的生产;用作硝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溶剂、熏蒸杀虫剂、杀菌剂。 有机合成中的甲酰化剂。其他还可用于香料及干燥果品、处理谷类等方面。
甲酸甲酯主要用作有机合成的原料,制造甲酸、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氯甲酸三氯甲酯、乙二酸酯、醋酐、醋酸等。它也用于生产杀虫剂、军用毒气及溶剂等产品。在医药上,它是甲酰化剂,用于制造多种药物。
在水中溶解度极小 ,溶于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六甲基磷酰三胺。由于它溶解度小和熔点高,提纯困难。 对苯二甲酸在工业上由对二甲苯经硝酸氧化,或在钴盐催化下经空气氧化制得。利用苯甲酸钾或邻苯二甲酸钾,在镉或锌催化剂和二氧化碳存在下进行重排反应,也可生产对苯二甲酸。
含N、S及卤素类的有机废液处理 此类废液包含的物质:吡啶、喹啉、甲基吡啶、胺基酸、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硫化碳、硫醇、烷基硫、硫脲、硫酰胺、噻吩、二甲亚砜、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类、氯苯类、酰卤化物和含N、S、卤素的染料、农药、颜料及其中间体等等。 对其可燃性物质,用焚烧法处理。
1、氯二(3,5-二甲基苯基)膦是一种化合物,它在中国化学界被赋予了中文名称——氯二(3,5-二甲基苯基)膦。该化合物有一个特定的化学结构识别码,即CAS NO. 74289-57-9,它在全球化学数据库中被用于唯一标识这个分子。
2、氯二(2-甲氧苯基)膦是一种化合物,它的中文名称是氯二(2-甲氧苯基)膦[1],具有独特的化学标识。其CAS号为263369-88-6,这是一个国际通用的化学物质分类代码,用于精确识别和追踪该物质。
3、适宜施药时期及用药量:在小麦3-5叶期,阔叶杂草基本出齐苗后4叶期前的生长旺盛时期,每亩用25%溴苯腈乳油100-150毫升,加水25-30公斤均匀喷雾。该药可与2,4-D丁酯或2 甲4氯钠混用等,扩大杀草谱。混用剂量较各药剂单用时减半。该药为茎叶处理触杀型除草剂,施用时期应尽量提前。
4、氯二[4-(三氟甲基)苯基]膦,也称为英文名BIS(4-TRIFLUOROMETHYLPHENYL)CHLOROPHOSPHINE,其化学结构上拥有两个4-(三氟甲基)苯基基团与一个氯原子和一个磷原子相连,形成了分子式C14H8ClF6P的化合物。它的分子量大约为356305克/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