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丁烷(2,2-dimethyl butane ),俗名新己烷,分子式为C6H14,分子量为818 。该物质易燃,吸入出现呼吸道刺激、轻度恶心、头痛、头晕等;极高浓度吸入可致昏迷甚至死亡。液体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皮肤长期接触可致皮炎。
他们都是烷烃。2,2-二甲基丁烷,2,3-二甲基丁烷是同分异构体。2-二甲基丁烷和2,2-二甲基丙烷有相同的2,2-二甲基。
己烷有正己烷、2-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和2,2-二甲基丁烷五种同分异构体。物性数据:性状:高度挥发性无色液体,有汽油味。
C5H12:3种,正戊烷,2-甲基丁烷,2,2-二甲基丙烷。C6H14:5种,正己烷,2-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2,2-二甲基丁烷,2,3-二甲基丁烷。
环状的有4种:五元环,四元环外有一个甲基,三元环外有2个甲基或一个乙基。历史 雷酸银和氰酸银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同分异构体。1830年,柏济力阿斯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化学概念,叫做“同分异性”。意思是说,同样的化学成分,可以组成性质不同的化合物。
因而分子间作用力减小,熔沸点就降低。四是看分子极性,极性分子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比非极性分子要大得多,所以使沸点升高。五是看有没有分子间氢键,不是分子内氢键哦。此题,符合第四条判断规律,2,2-二甲基丁烷分子极性大于2,3二甲基丁烷的极性,所以沸点是2,2-二甲基丁烷的大。
c6h14的等效氢有两种,是二位和四位二甲基丁烷,等效氢是指有机物分子中位置等同的氢,分别为分子中同一甲基上连接的氢原子、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
C6H14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2CH2CH3,己烷;(CH3)2CHCH2CH2CH3,2-甲基戊烷;CH3CH(CH3)CH2CH2CH3,3-甲基戊烷;(CH3)3CCH2CH3,2,2-二甲基丁烷;(CH3)2CHCH(CH3)2,2,3-二甲基丁烷。
其方法是先观察分子中互不等效的氢原子有多少种,则一元取代物的结构就有多少种。
-二甲基丁烷,分子式为:CH,它的分子结构图如下:其中,1号位和两个甲基位的氢等效,图中白色;2号位没氢;3号位两个氢等效,图中黄色;4号位三个氢等效,图中红色。
等效碳就是几个碳原子跟周围碳原子的连接方式完全相同的碳原子,等效碳原子上的氢就是等效氢。所以左边三个甲基上的C是等效碳 所以是3个。
同学你好,等效氢的意思是,当其中某一个氢原子被其他元素的原子代替后,其产物相同。就比如你在图中勾画出的那3个CH3-基团,他们中的某一个氢原子被取代后,生成的一元代物都相同。而你所提出的-CH2-基团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后,产物与上述一元代物互为同素异形体。
1、因此,分子间作用力大的熔点沸点高,越趋向于线性作用力越大,体形作用力小。这就可以解释2,2-二甲基丁烷和2,3-二甲基丁烷熔沸点大小了吧?2,3-二甲基丁烷最起码还有一侧没有直链呢。
2、因为2,3-二甲基丁烷分子式:C6H14 而 2-甲基丁烷C5H1 它们都是分子晶体,式量越大,沸点越高,所以2,3-二甲基丁烷的沸点大于 2-甲基丁烷。它们不是直链烷烃,都有支链呀。
3、-四甲基丁烷含有8个碳, 而正己烷含有6个碳, 因此前者的沸点高于己烷。如果是2-甲基戊烷或者3-甲基戊烷(都是6个碳)的沸点会低于正己烷。
4、解析:如果A是 正己烷,那么选择A,带有支链的烷烃熔沸点小于碳原子数相同的直链烷烃。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有:(1)不饱和烃:比如,含有碳碳双键或者碳碳三键的烃类。(2)苯的同系物:甲苯,二甲苯、乙苯等。(3)不饱和烃的衍生物:含有碳碳双键或者碳碳三键的一些卤代烃等。(4)部分醇类有机物:如丙烯醇。(5)酚类:如苯酚。
化学式C2H2 分子结构:分子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 无色、无味、易燃的气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起加成、氧化、聚合及金属取代等反应。 能使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
溴水---互溶而不褪色的是CH3CH2CH2CH2OH;分层萃取的是CH3CH2CH2CH3;NaOH水溶液,加热,CH2=CHCH2Cl可以水解,再检验Cl-,利用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而其余两个没有这样的性质。与Br2加成的产物不同,用量也不同,可以鉴别剩余的2个。
通过用格氏试剂与酮反应制叔醇。实验原理 CH3CH2Br + Mg + (Et2O) =CH3CH2MgBr+ (Et2O)CH3CH2MgBr+CH3OCH3 + (Et2O) = CH3CH2(CH3)2COMgBr + (Et2O)CH3CH2(CH3)2COMgBr+ (H+ ) = CH3CH2(CH3)2COH 仪器药品 二口烧瓶,干燥管,分液漏斗,微型蒸馏头,5ml注射器,抽滤装置。
甲基2丁醇是一个亲核取代反应变成2甲基2丁醇。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碳骨架变化的原因就是反应过程中生成了碳正离子,发生了重排,即3号碳上的甲基移到了2号碳上。
因为有水的话反应很难进行,并可使生成的格氏试剂分解。2,因为氯化钙会与醇类反应,生成络合物。3,萃取水层就是用乙醚,无水乙醚萃取时也会混入水,而乙醚比无水乙醚制作方便,而效果相同,故选用乙醚即可。4,保持干燥,控制反应温度,滴加液体混合物时严格控制反应温度。
性质相似。2-甲基-2-丁醇制备实验中,无水氯化钙与乙醇可以反应,两者性质相似,所以用它干燥。其是一种由氯元素和钙元素组成的化学物质,化学式为CaCl2。
查伊采夫规则你应该学过吧,2-甲基-2-氯丁烷消去氯化氢,很明显在2,3位生成双键是主产物。至于副产物的问题参照第一条。再消去两个氯化氢的反应,我承认有些欠妥,但是只要一切正常,肯定是生成2-甲基-1,3-二丁烯,因为这是共轭体系,比一个三键能量要低得多。
你是指的用乙基溴化镁格式试剂和丙酮反应制备?格式试剂会与水反应,并同时引起很多副反应的发生,造成产率降低。不仅如此,水是自由基淬灭剂,微量的水会使溴乙烷和镁的反应难以引发,造成实验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