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下体积V1。又将蜡块取出,把烧杯加满水,将蜡块全部压入水中。将此时溢出的水倒入量筒,记下体积V2。
用排水法得到它的体积,再用天平称出质量。用质量除以体积得出密度。先用调好的天平测质量。再用小细棒将其压在装有适量水,能没过蜡块的水的量筒里。测体积,用现在刻度值减去之前水的刻度值,再用质量除以体积得密度。
腊块不溶与水,可以用细绳绑上(细绳的体积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目的是为了方便操作),在把腊块放入水面处,读出这时水面对应刻度数值 V2 。
烧杯中放入一定量的水,并将蜡放入,缓慢加酒精,并用玻璃棒搅拌,直至蜡悬浮于液体中,用天平测出其总质量。记为m1。
1、先用调好的天平测质量。再用小细棒将其压在装有适量水,能没过蜡块的水的量筒里。测体积,用现在刻度值减去之前水的刻度值,再用质量除以体积得密度。
2、步骤如下:先用天平称出腊块的质量m;然后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未放入腊块水的体积的,读出这时里面水的体积(即这时水面对应刻度的数值)V1;腊块不溶与水,可以用细绳绑上(细绳的体积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目的是为了方便操作),在把腊块放入水面处,读出这时水面对应刻度数值 V2 。
3、用天平量出它的质量m将蜡块放入装水的量筒中(蜡块可以用针按在水中),量出体积v。
4、用天平秤出蜡块的质量m,把蜡块和石块拴在同一根细线上,先 把石块浸没量筒内水中,读出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1厘米3,然后使蜡 块也浸没水中,再读出 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2厘 米3,如右图所示,由此 可以测出蜡块的密度 ρ=克/厘米...,0,腊块不沉入水中,也能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腊块的密度。
先用调好的天平测质量。再用小细棒将其压在装有适量水,能没过蜡块的水的量筒里。测体积,用现在刻度值减去之前水的刻度值,再用质量除以体积得密度。
腊块不沉入水中,也能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腊块的密度。
记下体积V1。又将蜡块取出,把烧杯加满水,将蜡块全部压入水中。将此时溢出的水倒入量筒,记下体积V2。
1、步骤如下:先用天平称出腊块的质量m;然后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未放入腊块水的体积的,读出这时里面水的体积(即这时水面对应刻度的数值)V1;腊块不溶与水,可以用细绳绑上(细绳的体积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目的是为了方便操作),在把腊块放入水面处,读出这时水面对应刻度数值 V2 。
2、用天平秤出蜡块的质量m,把蜡块和石块拴在同一根细线上,先 把石块浸没量筒内水中,读出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1厘米3,然后使蜡 块也浸没水中,再读出 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2厘 米3,如右图所示,由此 可以测出蜡块的密度 ρ= 克/厘米3。
3、用天平秤出蜡块的质量m,把蜡块和石块拴在同一根细线上,先 把石块浸没量筒内水中,读出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1厘米3,然后使蜡 块也浸没水中,再读出 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2厘 米3,如右图所示,由此 可以测出蜡块的密度 ρ=克/厘米...,0,腊块不沉入水中,也能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腊块的密度。
4、首先我们从题目中发现线索,蜡难溶于纯水,纯水在某温度下的密度是已知可查的物理知识。先用天平秤出蜡的质量,用线将蜡吊在天平一端,并使蜡浸没于纯水中称量。测记纯水的温度。公式如下所示,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是否能理解蜡的体积转换为排出的纯水体积了,提示:质量是守恒的,浮力F=G排水。
5、第一,先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出蜡烛的质量;第二,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用胶头滴管滴至整刻度线记录为初始体积;第三,把蜡烛块放入量筒中,用细长针使蜡块完全进入水中,读出此时水面的凹液面对应刻度即为总体积。则蜡烛的体积为总体积减初始体积,蜡烛的密度即为质量除以总体积减去初始体积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