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磷性质最不活跃,经济价值最低。综上,黄磷、红磷、紫磷与黑磷各有特性,其中黄磷与紫磷毒性较小,黑磷性质最不活跃,经济价值最低。在使用与处理磷时,需注意安全防护,避免不当接触可能导致的中毒风险。
在密闭容器里加热到260℃,白磷会逐渐转化为暗红色的粉末,主要成分是紫磷,紫磷的化学活性比白磷小。紫磷跟氯酸钾摩擦可以剧烈燃烧,白磷或紫磷与三溴化磷一起煮沸会产生红磷,红磷是紫磷的无定形体,其结构至今未完全弄清。红磷可能是四面体结构的P4分子断裂后连接形成的长链状巨大分子。
不同形式的磷具有不同的性质,其中白磷和紫磷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而红磷和黑磷则相对稳定。这些不同形式的磷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红磷,又称赤磷,其化学结构为巨型共价分子,呈鲜红色粉末,无毒。通过高压和加热处理可由黄磷得到,熔点300℃,沸点725℃。化学式同样为P。而紫磷,由黑磷加热转变而来,呈钢蓝色,其活性低于白磷。紫磷与氯酸钾摩擦会燃烧,其结构层状但与黑磷有所不同,化学式同样为P。在化学反应中,白磷表现活跃。
黑磷(金属磷)黑色有金属光泽的晶体,在磷的同素异形体中反应活性最弱,在空气中不会点燃。化学结构类似石墨,因此可导电。化学式一般写为P。白磷(黄磷)淡黄蜡似半透明可结晶的固体,于黑暗中能发光。有特臭,剧毒。密度83克/立方厘米,熔点44,沸点287度。

物化性质,钙镁磷肥是一种含磷酸根(PO43-)的硅铝酸盐玻璃体,呈微碱性(pH8~5),根据所用原料及操作条件不同,成品呈灰白、浅绿、墨绿、黑褐色细粉状。不吸潮,不结块,无毒,无嗅,对包装材料没有腐蚀性,长期贮存不因自然条件变化而变质。
钙镁磷肥通常呈现绿色、灰白色或褐黄色,是一种玻璃质的粉末或细粉状物质。这种肥料无气味,不吸湿,不结块,且没有腐蚀性。钙镁磷肥不溶于水,具有微碱性,其中五氧化二磷的含量一般在14%到18%之间。值得注意的是,它能够溶解于2%的柠檬酸溶液中,因此它属于生理性弱酸性磷肥。
钙镁磷肥则是一种碱性磷肥,含磷量约14%-18%,适用于微酸性或酸性土壤。它的肥效较慢但持久,建议提前1-2个月施用,作为基肥一次性施下,或用于拌种,但根外追施效果较差。 两种肥料在存储和施用时有不同要求。过磷酸钙吸湿结块,不宜长时间存储,且不宜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在选择肥料时,适施土壤的特性是决定因素之一。过磷酸钙因其酸性特征,更适合应用于石灰性和中性土壤,而钙镁磷肥则因其碱性特质,更适合于微酸性或酸性土壤。在肥效方面,过磷酸钙作为水溶性磷肥,其肥效较为迅速,不仅可作为基肥使用,还能在作物生长初期作为追肥,甚至进行根外追肥,为作物提供即时养分。
为作物提供必要的镁元素。最为显著的是,钙镁磷肥的水溶液呈现出碱性特性,这使其在农业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它能够中和土壤中的酸性成分,从而改善土壤pH值,使之更适合各种作物的生长需求。因此,这种肥料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还能够有效调节土壤环境,为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过磷酸钙与钙镁磷肥作为两种常用的磷肥,各自拥有独特的特性和用途。过磷酸钙,也被称为普通过磷酸钙或普钙,是一种由硫酸分解磷矿直接制得的磷肥,主要成分是一水磷酸二氢钙Ca(H2PO4)2·H2O、无水硫酸钙和少量磷酸,其中有效P4O10含量在14%至20%之间,且80%到95%的磷可以溶于水。
磷矿粉的密度约为3~5克/厘米。磷矿粉是一种矿物粉末,其密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关于磷矿粉密度的 磷矿粉的密度范围 磷矿粉的密度并非固定值,而是一个范围。这主要取决于磷矿的矿物组成、晶体结构、颗粒大小以及孔隙度等因素。
纯品状态下,它呈现为无色斜方晶体,易于溶解于水中,密度为769g/cm3。加热时,它会分解并释放氨,转变成酸式盐,513℃时则完全分解为氨和硫酸。工业生产中,硫酸铵通常表现为白色或浅灰黄色颗粒状,容易溶于水,而不溶于乙醇、丙酮和氨。
磷粉就是磷矿粉的一种。磷矿粉是比较难溶性磷肥的代表品种,把磷矿石磨碎就可以产生磷粉,比重是1:67,比重就是将水的密度定义为一,其他的液体与水的密度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