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凝固点为-112℃,沸点为35℃,相对密度为0.7138(20/4℃)。乙醚能与乙醇、丙酮、苯、氯仿等液体良好混溶,而水在乙醚中的溶解度仅为乙醚体积的1/50,乙醚在12℃水中的溶解度为水体积的1/10。乙醚与10倍体积的氧混合,在遇火或电火花时会剧烈爆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2、乙醚密度为0.714克/立方厘米,沸点低,为361℃(760mmHg),微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由于沸点低,因此乙醚极易挥发,挥发的乙醚蒸气遇到火、高温、氧化剂等会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性,由于乙醚蒸气比空气重,所以乙醚着火时火焰是贴着地板的。
3、相对密度(水=1):0.71(2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56。饱和蒸气压(kPa):592(20℃)。燃烧热(kJ/mol):-2744。临界温度(℃):197。临界压力(MPa):61。辛醇/水分配系数:0.89。
4、物理性质: 密度:在20℃下,乙醚的密度为715 kg/m3,蒸气密度为56 kg/m3,相对密度在45℃时为6。 临界参数:临界温度为1955℃,临界压力为3636 kPa,临界密度约为265 kg/m3。 气化热:在36℃时,每千克乙醚的气化热为3516 kJ。
5、乙醚微溶于水,能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有愉快气味的无色、易挥发液体。密度0.7147g/cm3。沸点34.5℃。凝固点-116.2℃。闪点-45℃。自燃点160℃。折射率3526。在空气中爆炸极限2.34-6.15%。容易形成爆炸过氧化物,所以必须用硫酸钠处理才能蒸馏。乙醚水溶液加入无机盐可进行盐析。易燃。
6、此外,乙醚与无水硝酸、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物反应也会发生猛烈爆炸。它可溶于低碳醇、苯、氯仿、石油醚和油类,但微溶于水。乙醚的物理特性包括相对密度为0.7134,熔点为-113℃,沸点为36℃,折光率为35555,闪点(闭杯)为-45℃。因此,乙醚被归类为易燃、低毒的物质。
1、密度跟小朋友形容的方法如下: 密度问题对于很小的小朋友来说太抽象了,不妨通过比较形象直观的办法予以讲解。例如,30粒红豆,如果分布在面积差别较大的两张白纸上,他们就会看到大纸上排列得稀疏,小纸上排列得稠密这就是密度问题了。
2、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可以用符号ρ表示,国际单位制和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密度的单位为千克/米3。人体的密度仅有02 g/cm,只比水的密度多出一些。汽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在路上看到的油渍,都会浮在水面上。
3、这种情况可以用生动的比喻解释。幼儿园小朋友难以理解密度,可以用简单的话形容,密度就像在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每个小朋友都要占一个座位。有很多小朋友挤在一个教室里,每个小朋友占的地方就很少,密度就大。很多小朋友在操场上玩,每个小朋友就有更多的地方可以玩,密度就小。
从心理学角度看,拥挤与密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拥挤是主观体验,密度则是指一定空间内的客观人数。密度大并非总是不愉快的,而拥挤却总是令人不快的 社会心理学家对拥挤提出各种解释。
理想的建筑布局,如不临近工业区,能减少噪音和污染,提供更为宁静和健康的居住环境。单位面积内人口密度适中,有助于提升居住舒适度,减少拥挤感。生活便利性的提升:建筑周边配备大医院、大菜场、交通枢纽站、好学校等设施,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满足了医、食、住、行、学等基本需求。
空间布局不合理。解释:小区的空间布局是决定居住舒适度的关键因素。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道路狭窄、绿地不足、公共设施分布不均等问题。例如,有些小区可能存在过多的楼栋导致整体密度过大,缺少必要的休闲和运动空间。另外,停车位的设计若不合理,也会造成居民停车困难,影响居住环境。
目前许多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在内容上过于强调装饰性的景观,如雕塑、喷泉、亭台、大理石铺装等,实际上是误导,居住区景观的核心应该是生态的、自然的。
大平层的装修特点:并且通过大师手笔以及顶尖智能科技在住宅的运用,实现高端置业者的居住需求。“大平层”户型的房屋在近年来十分走俏,它的优势在于其有着较高的居住舒适度,但缺点在于过于宽大的空间让装修设计容易缺乏层次感。
并且通过大师手笔以及顶尖智能科技在住宅的运用,实现高端置业者的居住需求。“大平层”户型的房屋在近年来十分走俏,它的优势在于其有着较高的居住舒适度,但缺点在于过于宽大的空间让装修设计容易缺乏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