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号普通胶质炸药主要性能

综上所述,中国1号普通胶质炸药具有稳定的物理状态、低水分含量、高装药密度、高速爆速、高威力、适中的猛度、良好的感度、合理的殉爆距离、稳定的热安定性、低吸湿性、良好的耐水度、宽广的使用温度范围、长的贮存期以及良好的防渗油性,是性能优异的炸药产品。

产品名称 1号普通胶质炸药Ordinary Colloid Explosive No.1现状 少量生产和使用用途 应用在工业爆破中,适用于无沼气、无矿尘爆炸危险的爆破工程。由于威力及猛度较大,特别适用于海水、深水、涌水量大、矿床坚硬条件下的爆破作业。广泛用作铵油炸药、浆状炸药的中继起爆具及地质勘探用的震源药柱 。

应用在工业爆破中,适用于无沼气、无矿尘爆炸危险的爆破工程。

【答案】:国内目前制造的硝化甘油类炸药,主要有62%的易冻胶质炸药,62%的难冻胶质炸药 ,35%的易冻胶质炸药及35%的难冻胶质炸药4种。

胶质炸药因其出色的爆炸性能和高起爆感度而备受关注。它们拥有良好的传爆能力,但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较高的成本,导致其产量相对有限,市场占有率不高。这类炸药主要应用于小直径,通常50mm以下,特别是在煤矿井下爆破和水下爆破等特定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早期的硅藻土猛炸·药一号二号,虽然爆炸力比硝化·甘油弱一些,但是运输的时候要比硝化·甘油安全很多。后来发明的利用硝化·甘油和硝化·棉制造的胶质·炸·药,不但有良好的安全性,爆炸力也更大。诺贝尔发明的炸·药太多,而且现在使用的也少,所以那些炸·药的名字很难搞清了。

装药密度计算公式

1、公式 q=qaW=(0.33-0.55)KW^4 用于计算线装药的密度。该公式源自胡松动爆破理论,其中: q 表示松动爆破的单耗, qa 代表孔距, W 是最小抵抗线, K 是在特定条件下的标准抛掷爆破单位耗药量。

2、qaW等于(0.33减0.55)KW4。线装药密度计算公式是松动爆破公式,是q等于qaW等于(0.33减0.55)KW4。a为孔距,q为松动爆破单耗,W为最小抵抗线,K为规定条件下的标准抛掷爆破的单位耗药量。

3、单孔装药量q装药量=孔眼横截面积×孔眼长度×装药密度。

光面爆破的参数设计

1、光面爆破参数设计同样复杂。光面爆破层厚度即最小抵抗线大小,一般为炮孔直径的10~20倍。岩石软弱、裂隙发育时,眼距应较小而抵抗线应较大;坚硬、稳定的岩石上,眼距应较大而抵抗线应较小。光面爆破的孔距通常为光面爆破层厚度的0.75~0.90倍,岩石软弱、裂隙发育的条件下,取值应更小。

2、光面爆破参数光面爆破层厚度 即最小抵抗线的大小,一般为炮孔直径的10~20倍。岩质软弱、裂隙发育者,眼距应小而抵抗线应大; 坚硬、稳定的岩石上,眼距应大而抵抗线应小。

3、光面爆破的标准 (1)岩壁上留下的半圆形炮眼残痕应该占周边眼数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2)岩壁上超欠挖深度不得超过十五公分。岩面上不得留有明显的炮震裂痕。欠挖还不得超过质量标准的要求。

4、【答案】:A、B、C、D 光面爆破的主要参数包括周边眼的间距、光面爆破层的厚度、周边眼密集系数、周边眼的线装药密度等。

预裂爆破的技术措施

1、预裂爆破的关键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炮孔直径的选择至关重要,通常范围在50mm至200mm之间,对于深度较大的孔洞,建议采用较大的孔径以增强爆破效果。其次,炮孔之间的间距应适当,一般为孔径的8至12倍,对于硬度较高的岩石,间距应适当减小,以保证有效预裂的形成。

2、预裂爆破就是沿开外边界布置密集炮孔(故选项C错误),采取不耦合装药或装填低威力炸药(故选项A错误),在主爆区之前起爆(故选项B正确),从而在爆区与保留区之间形成预裂缝,以减弱主爆破对保留岩体的破坏形成平整轮廓面的爆破作业。

3、炮孔直径一般为50~200mm,对深孔宜采用较大的孔径。炮孔间距宜为孔径的8~12倍,坚硬岩石取小值。不耦合系数(炮孔直径d与药卷直径d0的比值)建议取2~4,坚硬岩石取小值。线装药密度一般取250~400g/m。药包结构形式,较多的是将药卷分散绑扎在传爆线上。

爆破时单孔装药量怎样计算?

1、单孔装药量q装药量=孔眼横截面积×孔眼长度×装药密度。

2、孔数。单孔药量:一个炮孔里的装药量。最大单响药量:每听到一次爆炸声时的爆炸炸药量。总装药量:一次爆破所使用的炸药总量。总装除以单响不等于孔数。

3、单孔装药量=孔距*排距*台阶高度*单耗。310孔径?其实没关系,就是单耗*放量。如果你们的单耗是KG/吨的就要换算成KG/方。

爆破装药的密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