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整 (1) 在接通电源前,应对仪器的安全性进行检查,电源线接线应牢固,接地线通地要良好,各个调节旋钮的起始位置应该正确,然后再接通电源。 (2) 将灵敏度旋钮调至“1”档(放大倍率最小)。
2、不建议在实验室使用大功率电器 实验室内,严禁私用大功率电器,谨防因超负荷用电着火。 实验室内,严禁乱拉乱接电线,严禁用其他导线替代熔丝。 实验室内,严禁使用明火取暖,严禁抽烟。
3、关键词:精密度 准确度 控制 方法 采样方法:用普通型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装8ml吸收液,以0.5L/min的流量,采样30min 检测方法:甲醛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4、干燥管 干燥管内盛放的固体,用以洗涤气体,除去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气体杂质,也可以使用U型管。3.计量仪器 (l)托盘天平 用于精密度要求不高的称量,能称准到0.1g。
5、精密度指表示测量的再现性,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但是高的精密度不一定能保证高的准确度。好的精密度是保证获得良好准确度的先决条件,一般说来,测量精密度不好,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准确度。
1、进行多次测试。为了获得可靠的结果,需要进行多次测试。测试次数的多少取决于所测量对象和所采用的测量方法。在每次测试中,需要注意保持相同的测量条件,例如温度、湿度等。计算偏差和标准偏差。
2、通过药物分析方法验证证明采用方法是否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验证的指标有:精密度、准确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所谓方法验证,就是对分析方法进行验证,以证明其符合检测的目的和要求。
3、精密度评价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重复性:是指在条件相同下,同一实验员、同一仪器、同一试剂和同一参比制品的情况下,连续多次重复测定同一样品,进行数据处理后得到的分析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常用的评价指标是相对标准偏差。

1、普通滴定样品测定一般要求平行操作,两个样品的RSD应小于0.3%。标准液标定需要两个人平行标定,组内3个平行样的RSD小于0.1%,组间平均值RSD小于0.2%。
2、常量分析的精密度要求一般在2%以内。微量分析,不同的测定领域有不同的要求,如有机溶剂残留、农药残留、体内药物分析的精密度需要在10%以内。
3、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精密度是药物分析中常遇到的问题,目前分析中常采用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其相对平均偏差、相对标准偏差(RSD)以考察分析结果精密度。常用于分析化学的定量实验。
4、RSD比标准偏差要更准确,因为考虑了与均数相比的相对误差。假如标准偏差同样是1,但均数为1和均数为1000时候,其精密度就完全不同,前者可能根本没有测量价值,而后者精密度则较高。
在分析化学中,精密度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仪器精确度:分析化学实验中使用的仪器需要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例如,使用精密天平进行物质的称量时,天平的分度值要足够小,以便获得更准确的质量值。
方法学验证内容: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与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与耐用性。准确度:就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以百分回收率表示。
连续两组的平均值 h 均小于 0.37A,则认为煤样制备精密度符合要求。如果有一组的平均值 h 大于 0.37A,就表明制样方差过大,需要检查原因,采取改进措施,使之符合精密度要求 (表76) 。
目的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检测要求。 验证内容: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一般为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报告。目的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检测要求。
验证内容有: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应视具体方法拟订验证的内容。附表中列出的分析项目和相应的验证内容可供参考。方法验证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