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P是什么东西?有何危害..

1、BDP,全称为双酚A双(磷酸酯)酯,是一种新型的磷系阻燃剂。其特点是无色或淡黄色的透明液体,密度26(20℃),含有9%的磷,LD50毒性值为5000mg/Kg,粘度在25°C下的数值为17000mPa.s。

2、BDP为新型磷系阻燃剂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的英文缩称。 BDP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相对密度26(20℃),磷含量9%,毒性LD50=5000mg/Kg,粘度(25°C mPa.s): 17000。 . 磷酸酯类阻燃剂是一类无卤、低烟、低毒的环保型阻燃剂,它与高聚物相容性良好,应用较为广泛。

3、不过,即便确实存在脐带绕颈,是否会给胎儿带来危害,也与脐带的长短、所绕圈数等种种因素有关。所以需要做的是进一步检查,如检查脐带的血流情况是否正常、胎儿的发育状况等。如果胎儿发育正常,就无须太担心。

包覆红磷的分散性

1、改善相容性:红磷与树脂间的相容性不佳,可能导致树脂性能下降,包覆有助于稳定分散。减少危险气体:红磷释放的剧毒PH3气体,包覆可以降低其释放量,保障安全性。降低摩擦风险:包覆后的红磷更圆润,摩擦敏感度降低,提升阻燃效果。颜色控制:包覆减少了红磷对材料颜色的影响,降低生产成本。

2、为克服这些问题,我们引入了国外先进的微胶囊包覆工艺,将红磷转变为微胶囊化红磷。这种创新技术不仅解决了红磷原有的不足,还展现出高效阻燃、低烟特性,在加工过程中不会产生有毒气体。微胶囊化红磷在分散性、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热稳定性以及阻燃性能上均有显著提升,极大地扩大了红磷的应用领域。

3、为弥补这方面不足,以扩大红磷应用范围,采用国外先进的微胶囊包覆工艺,使之成为微胶囊化红磷。微胶囊化红磷除克服了红磷固有弊端外,并具有高效、低烟,在加工中不产生有毒气体,其分散性、物理、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及阻燃性能均有提高和改善。

红磷阻燃剂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另外,红磷虽然经过包覆,但是限于工艺和原料的种种原因,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可能会不可避免的引发“火灾”,更为严重的是红磷的加工特性比较差,与树脂的相容性也不太好、加工制作的材料力学性能很差,再加之生产过程中的“恶臭”的味道使得其很难在高档材料中得以推广。

红磷长期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的塑料中,红磷易变为磷酸。磷酸长期在塑料中,塑料两端紧贴在有电压差别的金属导体,磷酸会造成金属原子游离为金属离子,溶入磷酸。

其次,尽管经过包覆处理,红磷在使用过程中仍可能引发“火灾”。更为严重的是,红磷的加工特性较差,与树脂的相容性不佳,这导致加工制作的材料力学性能较差。此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恶臭”味道也使其难以在高档材料中推广。红磷阻燃剂的这些特性使其在某些领域应用受限。

红磷在燃烧性质上属于易燃,特别是当其纯度不达标时,可能含有有害的黄磷成分,可能导致中毒。红磷呈现紫红色或略带棕色的无定形粉末,虽然无毒,但其燃烧时会产生有毒且刺激性的烟雾。在高压条件下,红磷在590℃才会熔化,如果没有压力,它会升华后冷凝成白磷。

然而,目前不少研究表明阻燃剂的家居产品对人和动物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堪比“慢性毒药”。这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呢?原来,目前的阻燃剂依然以溴系阻燃剂为主,但是溴系阻燃剂燃烧时容易形成多溴代苯并恶瑛(PBDD)和多溴代二苯并呋喃(PBDF),对人体器官会产生破坏作用,同时会产生大量烟雾致人窒息。

红磷的特性: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摩擦、撞击有引起燃烧的危险,与溴混合能发生燃烧,与大多数氧化剂如氯酸盐、硝酸盐、高氯酸盐或高锰酸盐等组成爆炸性能十分敏感的化合物,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磷、磷烷。

干货:包覆红磷阻燃剂产品、市场及应用之(1)——产品优缺点

减少危险气体:红磷释放的剧毒PH3气体,包覆可以降低其释放量,保障安全性。降低摩擦风险:包覆后的红磷更圆润,摩擦敏感度降低,提升阻燃效果。颜色控制:包覆减少了红磷对材料颜色的影响,降低生产成本。

红磷阻燃剂的这些特性使其在某些领域应用受限。虽然其具有高磷含量,但其加工特性和颜色限制了其在材料中的广泛应用。红磷的使用可能会增加火灾的风险,特别是在加工过程中。因此,在选择使用红磷阻燃剂时,必须权衡其优点和缺点。尽管红磷阻燃剂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但其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潜在风险。

尽管红磷阻燃剂的缺点较多,但其在应用过程中是比较环保的,而且阻燃效果优异,是一种优良的无卤阻燃剂。为了尽可能地发挥红磷的阻燃性能并克服或消除其缺点,一般需对红磷阻燃剂进行微胶囊包覆。

包覆红磷的密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