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唑防治稻瘟病使用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包括:防治秧苗期的苗瘟,应在秧苗3-4叶期或移栽前5天,每亩使用20%可湿性粉剂50-75克,以水进行喷雾;防治叶瘟和穗颈瘟,则在叶瘟初发病时或孕穗末至始穗期,每亩施用20%可湿性粉剂75-100克,同样采用喷雾方式。若穗颈瘟情况严重,可间隔10-14天再次施药。

使用三环唑采用喷雾法的具体操作为:防治苗瘟,在秧苗3-4叶期或移栽前5天,亩用20%可湿性粉剂50—75克,对水喷雾;防治叶瘟及穗颈瘟,在叶瘟初发病时或孕穗末期至始穗期,亩用20%可湿性粉剂75-100克对水喷雾;穗颈瘟严重时,间隔10—14天再施药1次。

新克瘟散:每亩地使用100-130ml的新克瘟散兑水稀释喷洒。三环唑:病菌浸染前期时,每亩地使用50-75g三环唑兑水稀释喷洒。富士一号乳油:在叶瘟初发期和早期预防时,每亩地使用60-75ml富士一号乳油兑水稀释喷洒。使百克乳油:每亩地使用40-60ml的使百克乳油兑水稀释喷洒。

使用三环唑时,主要采用喷雾法。防治苗瘟,一般在秧苗3-4叶期或移栽前5天,每亩使用20%可湿性粉剂50—75克,对水喷雾。防治叶瘟及穗颈瘟,则在叶瘟初发病时或孕穗末期至始穗期,每亩使用20%可湿性粉剂75-100克对水喷雾。如穗颈瘟严重,建议间隔10—14天再施药1次。

在水稻出苗期,可以使用三环唑进行喷雾防治。具体方法是将适量的三环唑溶解在水中,然后用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水稻植株上。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常见病害的发生和传播,减轻病情,保护水稻的健康生长。孕穗期使用 在水稻孕穗期,可以使用三环唑进行喷雾防治。

三环唑具有较强的内吸性的保护性杀菌剂。能迅速被水稻各部位吸收,持效期长,药效稳定,用量低并且抗雨水冲刷。主要用于稻瘟病的防治。使用方法 水稻叶瘟的防治 在秧苗3-4叶期每亩用20%可湿性粉剂50-75克,兑水40-50公斤,常规喷洒。或用0.1%有效成分药液浸种48小时后再催芽拌种。

三环唑毒性

1、三环唑属于第1类毒性物质。第1类毒性物质包括:毒害气体:如氰化氢、硫化氢等。毒害液体:如苯酚、甲醛等。毒害固体:如砷、汞等。感染性物质:如埃博拉病毒、肝炎病毒等。生物制品:如蛇毒、植物毒素等。

2、三环唑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9H7N3S,分子量为18237,呈白色无臭针状结晶。它属于中等毒性杀菌剂,主要因其内吸性能强而被归类为保护性三唑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仅需在水稻生长期间喷洒一到两次即可有效预防稻瘟病。

3、属于中等毒性杀菌剂。原粉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305毫克/公斤,小鼠为250mg/kg,急性经皮LD502000毫升/公斤,急性吸入LC500.25毫克/m3。对兔眼和皮肤有轻度刺激作用,在试验剂量下无慢性毒性。对水生生物安全。对蜜蜂无毒,对蚕有轻度影响。

4、三环唑是一种中等毒性药剂,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它通过抑制孢子黑色素的形成,减少孢子原物的产生,从而有效防治稻瘟病。此外,三环唑在苗期使用时,能显著抑制苗期生长,效果良好。三环唑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特别是对于预防稻瘟病和穗颈瘟效果显著。

5、三环唑是一种杀菌剂,专用于防治水稻各个生育期稻瘟病,对人体和鱼类有一定的毒性。杀菌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附着孢黑色素的形成,从而抑制孢子萌发和附着孢形成,阻止病菌侵人和减少稻瘟病菌孢子的产生。

6、三环唑是治疗稻瘟病的特效药,属于内吸性杀菌类化学制剂。在稻蟹立体种养池内,在防治稻瘟病的同时,尽量避开河蟹脱壳期。三环唑使用后,需要换水,防止沉积螃蟹体内,形成对人体有害的有机农药残留。

三环唑能治哪些病

1、三环唑是一种中等毒性药剂,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它通过抑制孢子黑色素的形成,减少孢子原物的产生,从而有效防治稻瘟病。此外,三环唑在苗期使用时,能显著抑制苗期生长,效果良好。三环唑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特别是对于预防稻瘟病和穗颈瘟效果显著。

2、稻瘟病:稻瘟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水稻病害,可以导致叶片枯萎、倒伏和产量下降等问题。三环唑可以有效地控制稻瘟病的发生和传播,特别是对于那些对其他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菌株具有很好的效果。 纹枯病:纹枯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水稻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褐色斑点和坏死现象。

3、三环唑专用于防治水稻各个生育期稻瘟病的内吸性杀菌剂,对稻颈瘟防治有特效。三环唑防病以预防保护作用为主,在水稻发病前使用,产生的效果最好。

4、三环唑专用于防治水稻各个生育期稻瘟病的内吸性杀菌剂,对稻颈瘟有特效效果。使用三环唑时,主要采用喷雾法。防治苗瘟,一般在秧苗3-4叶期或移栽前5天,每亩使用20%可湿性粉剂50—75克,对水喷雾。

5、三环唑是一种杀菌剂,专用于防治水稻各个生育期稻瘟病,对人体和鱼类有一定的毒性。杀菌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附着孢黑色素的形成,从而抑制孢子萌发和附着孢形成,阻止病菌侵人和减少稻瘟病菌孢子的产生。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