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鱼的资料

田鱼养殖在浙、闽、赣、黔、湘、鄂、蜀等山区稻田中非常普遍,以草鱼、鲤鱼为主,辅以鲫、鲢、鳙、鲮等鱼类。在瓯江流域,独特的瓯越族先民培育出一种被称为瓯江彩鲤的地方品种,这种鱼在丽水等地尤为受欢迎。

田鱼,作为鲤鱼的一个地方性养殖品种,以其独特的稻田生活习性而得名,因其性情温顺,不易逃脱,被广泛应用于稻田和网箱养殖。网箱养殖时,田鱼的密度可比常规鱼类大,显示了其适应性强和高繁殖力的特性。田鱼的体色多样,有全红、大花、麻花等,既可供食用,又具有观赏价值。

田鱼就是欧江彩鲤,很好养的,养殖技术和一般的鲤鱼一样,在我省丽水地区养殖的比较多。养殖模式主要有稻田、池塘专养、池塘搭养和网箱养殖等。

田鱼,作为鲤鱼的一个地方性养殖品种,因其独特的生存习性而得名。它们钟爱于稻田的生活环境,因此被亲切地称为“田鱼”。经过长期在稻田的养殖,田鱼相较于普通鲤鱼,性格更为温顺,不善跳跃,不易逃脱,这种特性使得它们成为稻田养殖的理想选择,为农民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增添了生动的一笔。

田鱼是鲤鱼的一个变种,主要吃稻田里的各种害虫(例如稻飞虱)以及水稻无效的分蘖。

田鱼简介

田鱼养殖在浙、闽、赣、黔、湘、鄂、蜀等山区稻田中非常普遍,以草鱼、鲤鱼为主,辅以鲫、鲢、鳙、鲮等鱼类。在瓯江流域,独特的瓯越族先民培育出一种被称为瓯江彩鲤的地方品种,这种鱼在丽水等地尤为受欢迎。

田鱼,作为鲤鱼的一个地方性养殖品种,因其独特的生存习性而得名。它们钟爱于稻田的生活环境,因此被亲切地称为“田鱼”。经过长期在稻田的养殖,田鱼相较于普通鲤鱼,性格更为温顺,不善跳跃,不易逃脱,这种特性使得它们成为稻田养殖的理想选择,为农民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增添了生动的一笔。

田鱼是淡水鱼中的一绝,由鲤科鱼类深化而来,是一种水稻与养鱼共存的模式。小舟山稻田鱼通体鲜红,外形美观,虽出自稻田而无泥腥味,肉嫩味可口,鱼鳞片柔软可食,营养十分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田鱼也可以制作成田鱼干食用,非常的香脆可口,是当地人的送礼佳品。

田鱼养殖特色

田鱼养殖的特色在于其较高的价格,往往高于普通鲤鱼和鲫鱼,因为稻田养殖采用有机方式,不使用农药和化肥,虽然可能影响稻谷的产量,但产出的是有机稻米,更具健康价值。同时,田鱼的观赏性使其在农家乐旅游中具有吸引力,成为一种独特的旅游体验。

水稻为一年生农作物,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类型,早稻栽种时间一般在4月份左右,可以选在这个时节放养田鱼幼苗。环境温度、气候条件都比较适合。时节选定之后,还要对养殖的稻田进行准备工作。首先要把稻田四周的田埂进行硬化夯实,对于稻田的底部也要翻土犁地。之后进行整体检查,防止出现透水情况。

永嘉田鱼具有食性杂,适应性广,繁殖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肉质细嫩鲜美和营养丰富等优点。田鱼还属药用鱼类,它的肉有利尿、消肿等药效。

田鱼是鲤鱼的一个地方性养殖品种,因为习惯于稻田中生活,故俗称田鱼。田鱼经过长期在稻田中养殖,较普通鲤鱼相比性格呆驯、不爱跳跃、不易逃逸,是稻田养殖的理想优良鱼种。 田鱼从体色上可分为红田鱼、乌田鱼、白田鱼和花田鱼等;从鳞片上可分为大鳞田鱼和细鳞田鱼两种。

一亩田可以养多少田鱼

1、一亩稻田放养田鱼的密度受水深影响显著。当稻田水深约为30cm时,每公顷稻田适宜放养450~500尾鱼苗,鱼苗体重应在75~100g/尾之间。若水深增加到35~50cm,每公顷稻田的放养密度应调整为500~600尾,鱼苗体重则应增加至100~150g/尾。

2、一般情况下,一亩稻田能养殖1000尾左右的鱼。如果是饲养食用鱼,每亩地放养150-400尾;如果是利用稻田培育夏花,每亩地放养1000-2000尾;如果是利用冬闲田培育夏花,每亩地放养20000-40000尾。稻田养鱼一亩能养多少鱼 稻田养鱼主要养殖草鱼、鲤鱼,也可以养殖鲫鱼、鲢鱼、鳙鱼、鲮鱼等。

3、田鱼就是欧江彩鲤,很好养的,养殖技术和一般的鲤鱼一样,在我省丽水地区养殖的比较多。养殖模式主要有稻田、池塘专养、池塘搭养和网箱养殖等。

4、开好鱼沟、鱼坑。在养鱼稻田四周田埂80-100公分的地方开挖环田鱼沟,并根据田块大小再开挖“十”字、“井”字形中心鱼沟,鱼沟深30公分,宽40公分,同时在靠近进水口的田角或田中心挖一个深一米,面积约3-5平方米大的鱼坑,以备鱼栖息。做栏鱼栅。

田鱼的养殖密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