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为这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都比较小,但是对甲基苯酚有弱酸性可以溶于碱溶液,所以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鉴别,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是对甲基苯酚,不溶的是对硝基甲苯。
2、用氢氧化钠反应,若有浑浊的为硝基甲苯,或者分层。因为酚羟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酚钠溶于水,典型的酸与碱的反应。精炼的三硝基甲苯十分穏定。与硝酸甘油不同,它对于摩擦、震动等都不敏感。即使是受到枪击,也不容易爆炸。因此它需要雷管起动。它也不会与金属起化学作用或者吸收水份。
3、对硝基甲苯与NaOH,不反应,在有机层;对硝基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酚钠溶于水,在水层。与硝酸甘油不同,它对于摩擦、震动等都不敏感。即使是受到枪击,也不容易爆炸。因此它需要雷管起动。也不会与金属起化学作用或者吸收水份。因此它可以存放多年。但它与碱强烈反应,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
4、加入三氯化铁,显蓝色的是邻甲基苯酚,其他不反应;加入亚硝酸钠和盐酸,有气体生成的是对甲基苯胺;对二甲苯和硝基苯无现象;加入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消失的是对二甲苯,硝基苯无现象。
1、-三甲基苯酚和2,4,6-三硝基苯酚可以用pH值来区别。2,4,6-三甲基苯酚因为三个甲基都是给电子基,所以酸性很弱,而2,4,6-三硝基苯酚因为硝基的强吸电子作用,呈强酸性,因此又名苦味酸,其pH值很低。
2、可以。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将许多有机物氧化为相应的酸,246三硝基苯酚和246三甲基苯酚都含有活泼的氢原子,可以被高锰酸钾氧化。
3、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制备芳香胺、重氮盐等关键原料。其中,多硝基化合物因其爆炸性而被用于炸药,如6-三甲基甲苯和三甲基苯酚,它们具有极强的爆炸力。此外,某些多硝基化合物因其强烈的香味,被用来制备人造麝香,其中硝基麝香的占比已达到50%左右。
4、化学方法:通常通过重氮化—偶合反应,通过收集的氮气的量来对苯胺做定量的分析,在化学实验室经常使用。上面说的溴水的办法事实上是针对苯酚,才会生成2,4,6-三溴苯酚沉淀;苯胺可没有这样的反应。
5、例如,硝基甲烷、硝基乙烷和2-硝基丙烷的pKa值分别为8。此外,硝基化合物的酸式和硝基式之间的互变与羰基化合物的酮式和烯醇式的互变异构现象相似,但酸式存在的时间较长。硝基化合物还能与某些羰基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三羟甲基甲胺,它在生物化学中被用作缓冲剂。
可以。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将许多有机物氧化为相应的酸,246三硝基苯酚和246三甲基苯酚都含有活泼的氢原子,可以被高锰酸钾氧化。
-三甲基苯酚和2,4,6-三硝基苯酚可以用pH值来区别。2,4,6-三甲基苯酚因为三个甲基都是给电子基,所以酸性很弱,而2,4,6-三硝基苯酚因为硝基的强吸电子作用,呈强酸性,因此又名苦味酸,其pH值很低。
因此, 2-甲基-3,5-二硝基苯酚 是挥发酚。
a.能被酸性KMnO4氧化的是含C=C、C C、-CHO及部分含-OH的物质,具体包括: 烯、炔、二烯、油脂(含C=C)、苯的同系物、酚、醛、葡萄糖、部分醇等。 说明: 饱和的羧酸、饱和的酯一般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烃类分子必须只含碳和氢,这里的苏丹红分子还含有氧,明显B错误。其他的不用看了。萘环必须是两个苯环贴在一起,这里A容易判断是对的。苯环上只要连有烃基,无论烃基多么复杂,它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苯甲酸,同时高锰酸钾褪色。C正确。有机物之间大多数可互溶,D正确。
排序:对硝基苯酚 间硝基苯酚 苯酚 间甲基苯酚 对甲基苯酚 2 卢卡斯试剂与醇的反应可以理解为“亲核反应”。醇的电子云密度大的反应快,活性大。甲基为供电子基,硝基为吸电子基,前者增强电子云密度,后者减弱。
酚的酸性更强.当苯环上有给电子基时,酚的酸性更弱。
因此,间硝基苯酚的酸性虽也比苯酚的强,但对酚的酸性影响远不如硝基在邻或对位的大。二硝基苯酚的酸性更强,显然是由于上述效应更强的缘故。(2)甲氧基具有两方面的影响,首先是O上有孤对电子,对苯环有共轭效应;O又是高电负性原子,具有吸电子的诱导效应。
在这4个化合物中,对硝基苯酚的酸性最强,因为硝基是强吸电子基,其吸电子效应通过苯环影响到酚羟基,使羟基的氧-氢键成键电子云密度降低,易断裂,放出质子,所以酸性强。
我觉得应该将顺序调整为:对硝基苯酚对氯苯酚苯酚对甲基苯酚,因为-CH3是供电子基团。会削弱-OH的电离能力,这只是我的主观判断,也不是很确定是否正确。
1、邻甲基苯酚与间甲基苯酚的溶解度确实相差不大,因为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主要与酚羟基与水之间形成的氢键有关,由于甲基不能与羟基形成氢键,故这两者形成的氢键差不多。但对于邻硝基苯酚与间硝基苯酚,则情况有变化。
2、从硝基的诱导效应看,因该是邻对间,但实际上是对邻间,原因是邻硝基苯酚中硝基与酚羟基上的氢形成了分子内氢键,阻碍了氢的电离。
3、邻位的!共轭作用加邻位作用(氢键)由于硝基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和吸电子共轭效应,并可使负电荷离域到硝基的氧上,从而使硝基苯酚盐负离子更加稳定。因此硝基位于羟基的邻位或对位时能显著增强苯酚酸性;而当硝基位于间位时,不能通过共轭效应使负电荷离域到硝基的氧上,只有吸电子诱导效应产生影响。
4、因为氢键,邻硝基苯酚可以形成六元环状氢键,稳定了羟基的氢,不容易电离,故酸性降低。而邻硝基苯甲酸若是形成氢键则为七元环状,不稳定,并且硝基队邻位羧基有很强的共轭及诱导吸电子作用,从而使羧基更容易电离,故酸性升高。
5、当硝基在间位时,只有吸电子诱导效应产生影响,因此,间硝基苯酚的酸性弱于它邻对位取代的异构体,但其酸性仍比苯酚强约40倍。对硝基苯酚和间硝基苯酚的作用 对硝基苯酚的用途:用作农药、医药、染料等精细化学品的中间体。
1、根据1,3-二甲基苯酚和1,3-二硝基苯酚的理化性质进行分离,有两种方法:可根据他们的极性不同,通过柱层析进行分离,由于硝基极性较大,在硅胶柱中最后洗脱出来,这种方法的优势就是简单粗暴,但是却强力有效。损失相对来说较小,洗脱溶剂用量较大。
2、将三氯化磷与均匀分布有亚磺酰双(4,1-亚苯基)二乙酸酯的乙腈均匀混合,混合后于20~25℃反应至少0.5小时,得到硫代双(4,1-亚苯基)二乙酸酯,其中,所述亚磺酰双(4,1-亚苯基)二乙酸酯与三氯化磷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0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点板检测确定反应时间。
3、用氢氧化钠反应,若有浑浊的为硝基甲苯,或者分层。因为酚羟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酚钠溶于水,典型的酸与碱的反应。精炼的三硝基甲苯十分穏定。与硝酸甘油不同,它对于摩擦、震动等都不敏感。即使是受到枪击,也不容易爆炸。因此它需要雷管起动。它也不会与金属起化学作用或者吸收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