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烷烃在碱的醇溶液中加热,则会发生消去反应,消去卤素原子和连接该卤素原子碳原子相邻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消去连氢原子少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生成烯烃,当连接卤素原子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则不可消去,如2,2-二甲基氯丙烷不容易消去。
-二氯丙烷发生消去反应,有另一种产物:CH2=C=CH2,由于它极不稳定,马上异构成丙炔,所以完全消去只能生成丙炔。卤代烃在碱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是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对物质结构的要求:C(-X)-C(-H) 有相邻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有氢。
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条件是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以及与卤原子相连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并且这个相邻的碳原子上必须含有氢原子,否则无法反应。消去反应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卤代烃在NaOH的醇溶液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另一个则是醇在硫酸的条件下生成烯烃。
AD 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所以1-氯丙烷和2-氯丙烷的消去产物是相同的,都是丙烯。但碳氢键的断裂位置是不同的,前者2号碳原子上的碳氢键断键,后者是1号碳或3号碳原子上的碳氢键断键。答案选AD。
先将它们通入NaOH溶液中,使它们都转化为醇,1-氯丙烷转化成1-丙醇,2-氯丙烷转化为2-丙醇,2-甲基-2-氯丙烷转化为2-甲基-2-丙醇。然后将生成的物质经过催化氧化,1-丙醇转化为丙醛,2-丙醇转化为丙酮,2-甲基-2-丙醇则不能进行催化氧化。
C4H10的二氯代物共有9种。具体的结构式画法如下。1,1-二氯丁烷、1,2- 二氯丁烷、1,3-二氯丁烷的结构式如下。1,4-二氯丁烷、2,2-二氯丁烷、2,3-二氯丁烷的结构式如下。1,2-二氯-2-甲基丙烷,1,1-二氯-2-甲基丙烷,1,3-二氯-2-甲基丙烷的结构式如下。
D 此类题一般是先按选项写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再为其命名。
-二甲基丙烷也就是戊烷,因为由2-二甲基丙烷的形式可以知道它只有一种,就是中间的碳上连四个甲基,而这四个甲基在空间中的位置是完全对称的,那么2-二甲基丙烷发生氯代反应所得2氯代物种数也就只有两种,就是两个氯在同一个碳上和两个氯在不同的碳上。
1、戊烷共有有9种二氯代物。如下图所示。正戊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异戊烷(沸点28°C)和新戊烷(沸点10°C),“戊烷”一词通常指正戊烷,即其直链异构体。戊烷为脂肪族饱和烃,化学性质稳定,常温常压下与酸、碱不作用。
2、两种戊烷分子均为非极性分子。非极性物质的沸点取决于色散力。具有直链结构的正戊烷与具有四面体结构的新戊烷比较,前者电荷分散,变形性大,色散力也大,因而其沸点更高。
3、戊烷的同分异构体中新戊烷的熔点与沸点相差最小。
4、正戊烷的优势构象是纽曼投影式。结构特点是一个中心碳原子,其余四个碳原子的位置等效,相当于甲烷的四个氢被甲基取代了一样,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二氯代物只有两种,四个碳原子位置等效。化学式C5H12,烷烃中的第五个成员。

1、则其二氯代物有CH 3 CCl 2 CH 2 CH 3 、CH 3 CClCHClCH 3 .所以一共有上述6种同分异构体,因此选项是C。
2、CH 2 CH 3 ,其中一个氯原子可以在第一碳原子上,第二个氯原子,可以在四个碳原子上,这样的二氯取代一共有4种,还有一种是两个氯原子分别在第二个碳上的,最后一种是两个氯原子分别在第二第三个碳原子上,所以正丁烷的二氯取代产物有6种。
3、C4H10的二氯代物共有9种。具体的结构式画法如下。1,1-二氯丁烷、1,2- 二氯丁烷、1,3-二氯丁烷的结构式如下。1,4-二氯丁烷、2,2-二氯丁烷、2,3-二氯丁烷的结构式如下。1,2-二氯-2-甲基丙烷,1,1-二氯-2-甲基丙烷,1,3-二氯-2-甲基丙烷的结构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