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幅宽,是衡量面料宽度的尺度,如同画布的宽度,影响着裁剪和设计的自由度。常见的幅宽有36英寸、44英寸,甚至更宽的56-60英寸,分别对应窄幅、中幅和宽幅。宽幅布料常在60英寸以上,比如我国现代纺织技术已能实现360厘米的特宽幅面料。
面料密度是指在一个单位面积内,织物中纱线的数量或织物中单位长度纱线的数量。是织物质量和坚固程度的重要指标。高密度的面料通常比较细密,更加柔软舒适,能抵挡透光,并具有很好的防风保暖效果。低密度面料则可能更轻薄透气,但相对来说相对脆弱。
在面料中,字母d通常代表着“密度”(density)。密度指的是面料中的纱线数,通常是指每平方英寸中的纱线数。较高的密度意味着纱线更加紧密地编织在一起,从而使面料更加耐用、防水和耐磨。因此,d在面料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面料的质量和性能。
MD是“面料密度”的缩写,服装中的MD通常指面料的密度,也就是单位长度内的纱线数目。通常情况下,越高的MD代表着更加紧密的织物,具有更好的防风和保暖性能。因此,MD也被广泛应用在户外运动服装、保暖内衣、休闲服装等领域。MD是衡量织物密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在许多服装中都有应用。
1、举个例子来说明,如果一款四件套的面料支数为60支,密度为300根,那么它可能会比支数为40支、密度为200根的另一款产品更加柔软且耐用。当然,这也取决于面料的材质和工艺等其他因素。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在选择四件套时,除了考虑面料支数和密度外,还应关注面料的材质、工艺以及产品的安全等级等因素。
2、单位长度内经纬纱根数的多少被称为面料的密度,如面料密度为110*90/英寸代表的是1英寸长度的织物,经向和纬向分别有110和90根纱线,一般来说密度越大的面料对应的技术成本会越高。即便是支数相同的织品,如果密度不同其对应的价格可能会相差很多。
3、服装面料密度则是指每平方英寸中排列的经纱和纬纱的根数,通常用“经纱数*纬纱数”来表示。常见的面料密度包括110*90、128*665*7133*73等,分别表示每平方英寸经纱和纬纱的根数。一般而言,高支纱通常意味着高密度的面料。理解面料支数和密度对于选择合适的服装面料至关重要。
4、通俗的跟您讲一下,支数是指纱的粗细,根数是指平方英寸内纱的数量,通常支数越高,对应根数也应越高,面料越细腻,成本越贵。常见的外贸面料,60支纱通常是300到450根的密度,80支通常是500到600根密度,100支通常是600到800根密度,120支通常是1000根到1200根密度.。。
面料密度133x72相比128x68更好。面料密度是指织物在单位长度内的经纬纱线根数,通常表示为经密纬密。这个指标直接关系到面料的质地、手感和耐用性。具体来说,密度越高的面料,通常意味着纱线更细、更紧密,因此面料更加结实、耐用,同时也更细腻、光滑。
面料密度的不同,会对面料的性能产生显著影响。较高的密度,如133x72,通常意味着更好的耐磨性和抗皱性,以及更舒适的触感。因此,对于追求耐用性和高品质面料的用户,如制作耐穿衣物或高品质床品,133x72的面料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x72的面料密度明显高于128x68,因此在耐磨性、抗皱性和舒适度等方面表现更优。然而,选择哪种面料还需根据具体需求来决定。如果需要制作耐磨性较高的衣物或床品,建议选择133x72的面料;如果需要轻盈透气的夏季服装或床品,则可以选择128x68的面料。
x72的密度相对较高,这意味着它在耐磨性、抗皱性以及触感舒适度上通常优于128x68的面料。对于那些追求耐用性,如需要制作耐用衣物或高质量床品的人来说,133x72的面料是个不错的选择。
面料密度128x68一般是对应着面料支数30支,133x72对应40支。斜纹30的厚度比斜纹40纱的布要厚,但质量没有40纱的质量好。一般纱的支数越高,纱就越细,用这样的纱织布越薄,布相对越柔软舒适。做床品,这两种最常见,40支薄一点,成本更高。
*72比128*68的好,一般来说133*72的布料都是活性印染的,不易褪色。但是133*72的面料比128*68的薄。
1、织物密度,是指织物中单位长度内纱线的根数,法定单位为特克斯,即每千米纱线所具有的公定重量。织物密度可分为经向密度和纬向密度,单位长度内排列的经纱根数为经密,单位长度内排列的纬纱根数为纬密。经纬密度大,织物就紧密、厚实、硬挺、耐磨、坚牢;密度小,织物就稀薄、松软、透气。
2、密度是指织物的经纬密度,即1平方英寸织物内含经纱线和纬纱线的根数。如:200根纱/1平方英寸,它的经向为110根纱,纬向为90根纱。
3、织物的密度是指织物的经纬密度,即1平方英寸织物内含经纱线和纬纱线的根数。200根纱/1平方英寸,它的经向为110根纱,纬向为90根纱。密度越高,布料的缩水率越低。一般情况下密度高的布料价格高一些,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布料的好坏还取决于线的粗细,印刷工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