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名称:院专业学号 姓名 同组实验者 20xx年月日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与步骤 数据处理与结果 附件:原始数据 说明:第五部分另起一页,将实验时的原始记录装订上,原始记录上须有教师的签名。
实验报告的标题即实验名称,是实验内容的高度概括,标题有单一式和复合式两种。前者如《验证欧姆定律》《“大学生德育教育途径与方法”课题研究实验报告》等,后者如《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作文教学新思路―“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大豆化学品质检验―蛋白质测定》等。
实验报告格式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模板1:实验名称:探究水波传播时,水面物体的运动特点。实验目的:通过对水波传播过程的观察,进一步理解波动的特点。
1、金的密度是132克/立方厘米;银的密度为53克/立方厘米;铜的密度为9克/立方厘米;金:(化学符号:Au)是一种化学元素,原子序数为79,属于金属元素。金的单质通称为“黄金”,是一种广受欢迎的贵金属,在很多世纪以来一直都被用作货币、保值物及珠宝。
2、金的密度最大。金:132g/cm银:5g/cm铜:92g/cm铁:86g/cm铝:70g/cm指在规定温度下,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数,以kg/m(读作千克每立方米)或g/cm(读作克每立方厘米)表示。
3、金的密度为132克/立方厘米,是所列金属中密度最大的。 银的密度为53克/立方厘米。 铜的密度为9克/立方厘米。 水银的密度为16克/立方厘米。 在这些金属中,金的密度是最大的。
4、相同体积的金银铜铁铝来说,金的重量最大,银次之,铜次之,铁次之,铝最轻。 一个物体的重量,有其自身密度决定,密度越大,单位体积的重量越重,下面是金、银、铜、铁、铝等金属密度值,仅供参考。
1、流体静力称衡法条件 (1)待测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浸在液体中的物体 要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根据这一定律,我们可以求出物体的体积。先用电子天平称量小铜环的质量三次,记录数据,再将将烧杯中倒进适量水,称重归零。
2、流体静力称衡法的优点:能称量不规则物体的密度;能把所有的测量都转移到质量上。 比重瓶测密度的优点:能测量小体积的物体;能把所有的测量都转移到质量上。 密度是单位体积的质量。
3、密度偏低:当固体表面有气泡时,可以认为固体实际浸入水中的深度比表面无气泡时更浅,因此所测得的体积和所计算出的密度会偏大,导致实际密度偏低。 精度变差:固体表面有气泡,可能会影响存储在固体内部的气体逸出,从而导致实验结果的精度变差。
4、所谓流体静力称衡法,即首先称出待测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 m1,然后将物体没入水中,再称出其在水中的质量 m2,则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为:F = (m 1- m 2) g,这种测量物体重力变化的方法就是流体静力称衡法。
1、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密度。测固体(铜环)密度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要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为。
2、一般固体密度的测量 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②向量筒中注入适良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③用细线系住固体放入量筒的水中,使其全部浸入水中,记下水和固体的体积V2;④根据所测数据用ρ=m/v求出固体的密度。
3、根据ρ=(m1-m2)/V,计算出规则固体块的密度;为确保测量准确,可进行多次测量(一般不少于3次),取ρ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4、实验中,浸在液体中固体表面的气泡要尽量排尽;金属块或石蜡块要完全浸没水中,且不能与烧杯底部或器壁相碰。小心易碎玻璃仪器;如遇到损坏,要及时报告、登记,并作适当赔偿。测量结束后,要将仪器复原,即:天平横梁放下,吊耳拿到刀口下;烧杯、密度瓶里面的水倒掉;小方巾平铺在桌面上。
5、【实验目的】测定不规则固体块的密度。【实验原理】ρ=m/V;——针压法 【实验材料和器材】不规则固体块、液体、天平、砝码、量筒、细铁丝或钢针。
6、e.根据 ,计算出某液体的密度;f.为确保测量准确,可进行多次测量(一般不少于3次),取ρ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注意】倒入、倒出液体时应小心,不能溢出。否则造成测量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