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碘仿反应,不产生黄色沉淀的为乙醇;剩余两种加斐林试剂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是乙醛,另一种为丁酮。加斐林试剂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的为戊醛;剩余两种进行碘仿反应,产生黄色沉淀的是2-戊酮,另一种为3-戊酮。
正戊醇:可以通过溶解性的变化来鉴别。正戊醇在水中溶解性较好,可以形成透明溶液,而在冷水中溶解度较低,会形成乳白色悬浊液。2-戊酮和3-戊酮:2-戊酮和3-戊酮在水中溶解性较好,可以形成透明溶液。
加NaOH+I2溶液,不产生(碘仿)沉淀的为3-戊酮和戊醛(A组),另2个为B组。A组加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是戊醛。B组加ZnCl2+HCl,稍热,出现浑浊的为2-戊醇。
另取剩下2种,加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且产生气泡的是甲醛。
显色的是2,4-戊二酮,不显色的是2-戊酮。分别通入银氨溶液,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丙炔(或用氯化二氨合铜(I),现象为红棕色沉淀);余下两份通入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是丙烯,不退色的是环丙烷。
先加入碘的氢氧化钠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的为2-戊酮和2,4-二戊酮;无黄色沉淀生成的是3-戊酮和环戊酮。前者加入溴水,褪色的是2,4-二戊酮,不褪色的是2-戊酮。
1、所以可以用Lucas试剂(HCl-AlCl3)检测2-戊醇可以与Lucas试剂反应,能够使试剂变混浊:其他的都不行。
2、先加溴的四氯化碳溶液,1-戊醇不会使溴颜色退掉,其它两者会退色。再用卢卡斯试剂鉴别,2-戊烯-1-醇会很快变混浊,3-戊烯-1-醇不会浑浊。
3、不能,都可以被高锰酸钾氧化。可以用Lucas试剂(HCl-AlCl3)检测,2-戊醇能够使试剂变混浊,1-戊醇不行。
4、鉴别:将乙炔通入银氨溶液或亚铜氨溶液中,则分别析出白色和红棕色炔化物沉淀。其他末端炔烃也会发生上述反应,因此可通过以上反应,可以鉴别出分子中含有的—C≡CH基团。炔与带有活泼氢的有机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5、加入卢卡斯试剂,先看到沉淀生成的是2-甲基-2-丁醇,加热后看到沉淀生成的是2-戊醇,最后形成沉淀的是正戊醇。加入金属钠,有气体生成的是苯甲醇,苯甲醚无变化。

1、“现加银氨溶液,只有醛反应,再加氢氧化铜溶液,只有脂肪醛反应,而苯甲醛不反应。2—戊酮是甲基酮类,能发生碘仿反应,加碘的氢氧化钠溶液,2—戊酮生成黄色沉淀,而环戊酮不反应。
2、鉴别正丁醛(也称为丁醛)的方法可以通过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分析技术来进行。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气味: 正丁醛具有强烈的辛辣气味,这是它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3、I2 与 NaOH 产生黄色的碘仿的是乙醛,丁醛不产生碘仿。(2)将三者溶于水,苯甲醇溶于水,苯甲醛可以使高锰酸钾褪色并且不溶于水.苯乙酮不溶于水而且很难被氧化。
1、先加入碘的氢氧化钠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的为2-戊酮和2,4-二戊酮;无黄色沉淀生成的是3-戊酮和环戊酮。前者加入溴水,褪色的是2,4-二戊酮,不褪色的是2-戊酮。
2、正戊醇:可以通过溶解性的变化来鉴别。正戊醇在水中溶解性较好,可以形成透明溶液,而在冷水中溶解度较低,会形成乳白色悬浊液。2-戊酮和3-戊酮:2-戊酮和3-戊酮在水中溶解性较好,可以形成透明溶液。
3、A组加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是戊醛。B组加ZnCl2+HCl,稍热,出现浑浊的为2-戊醇。
4、用浓硫酸发生消去反应,再进行蒸馏。(五碳烃为液体)有一种物质生成的为3-戊醇,有沸点不同的两种物质生成的为2-戊醇。
5、先用卢卡斯试剂5-10min后不反应的是正戊醇(不分层),在加碘液,2-戊醇会有黄色沉淀(碘仿)。
6、氧化银法 将氨水和氯化银加入样品中,使其氧化并生成红色沉淀。如果生成红色沉淀,则表示存在戊醛;如果没有反应,则可能存在2-戊酮或2-戊醇。
1、两者可以用碘仿反应鉴别NaOH/I2可以与2-戊醇反应生成丁酸和碘仿,碘仿是黄色的沉淀。但该试剂不能与3-戊醇反应。
2、用浓硫酸发生消去反应,再进行蒸馏。(五碳烃为液体)有一种物质生成的为3-戊醇,有沸点不同的两种物质生成的为2-戊醇。
3、先用卢卡斯试剂5-10min后不反应的是正戊醇(不分层),在加碘液,2-戊醇会有黄色沉淀(碘仿)。
4、戊醛:戊醛在水中溶解度较低,可能会形成乳白色悬浊液。氧化试剂鉴别:正戊醇:可以通过氧化反应鉴别,如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氧化反应,正戊醇会被氧化为戊醛和戊酸,生成深紫色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