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步,取代基次序根据次序规则,原子序数ClOC,所以大者顺序大,写后面。命名:2-丙基-4-羟基-3-氯己酸系统命名原则总结:主链最长,支链最多,位次最小,编号近简小。拓展知识:化学命名法(IUPAC有机物命名法),是一种有系统命名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当一个有机物分子中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官能团时,我们就把序号排在前面的作为母体,排在后面的看成取代基。主链上碳原子序号编排,给主链上C原子编号,一般从靠近支链一端开始。如果不管从哪一端开始编号,第一个取代基的位次都相同,在编号时,应使第二个取代基的位次尽可能小。
其实你没错,答案更没错。按我的观点来看,就是两者都可以,因为无论是按照你的答案还是按照参考答案,所画出的化合物结构都是相同的。但是要是细抠,就像你所说的那样,有一个顺序的问题,而这个顺序还与中文命名和英文命名的不同而不同。

1、选择最长的链作为主链,如果有其他集团就选有它的,最近支链的C开始编号,支链有几个C就是什么基, 下面一个是6-甲基,癸烷 烷烃即饱和烃,是只有碳碳单键的链烃,是最简单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烷烃分子中,氢原子的数目达到最大值,它的通式为CnH2n+2。分子中每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最简单的烷烃是甲烷。
2、把支链作为取代基,把取代基的名称(如甲基-CH4,乙基-CH2-CH4)写在“几烷”前,取代基所连主链C原子对应的数字写在最前面,并和文字用短线“-”隔开。
3、这个分子结构,可能在同一平面内的,最多有_17__个原子,因为,苯环上的所有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和羰基直接相连的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和碳碳三键直接相连的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和甲基直接相连的原子只有两个和甲基碳确定一个平面。单键可以旋转。
4、溴水---互溶而不褪色的是CH3CH2CH2CH2OH;分层萃取的是CH3CH2CH2CH3;NaOH水溶液,加热,CH2=CHCH2Cl可以水解,再检验Cl-,利用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而其余两个没有这样的性质。与Br2加成的产物不同,用量也不同,可以鉴别剩余的2个。
5、位于对称点或对称面上呈对称的氢就是等效氢,例如:CH3CH2CH2CH3其中C1和C4上是等效氢,C2和C3是等效氢。2,若是正四面体则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若不是,就不只一种了。
1、系统命名法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重点,是必须熟练掌握的各类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其中烃类的命名是基础,几何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是难点,应引起重视。要牢记命名中所遵循的“次序规则”。
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IUPAC 链烷烃的命名 系统命名法(1)直链烷烃的命名直链烷烃(n61alkanes)的名称用“碳原子数+烷”来表示。当碳原子数为16110时,依次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碳原子数超过10时,用数字表示。
3、IUPAC命名法 IUPAC命名法是一种有系统命名有机化合物的方法。该命名法是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规定的,最近一次修订是在1993年。其前身是1892年日内瓦国际化学会的「系统命名法」。最理想的情况是,每一种有清楚的结构式的有机化合物都可以用一个确定的名称来描述它。
4、系统命名法是指选取主官能团之后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与之对应的是习惯命名,因为一些有机物在早期有了名字。
5、系统命名法是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1892年在日内瓦召开了有机化学命名法则大会,1957年,IUPAC 修订了国际命名法。目前采用的命名法是1982年修订的中文系统命名法。
6、有机物的分类方法之一是按官能团的不同分为若干类型。命名时,单官能团化合物较容易,但对复合官能团化合物将会遇到一些困难。为方便起见,常将各种官能团分为两大类。第一类 主体官能团 部分主体官能团的优先顺序如下。 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法的总体原则有三点:选母体,标位次(编号),定名称。
环己烷空间构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船式,一种是椅式。环己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是C6H12,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极易燃烧。一般用作一般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及用于有机合成,可在树脂、涂料、脂肪、石蜡油类中应用,还可制备环己醇和环己酮等有机物。
环己烷的结构简式是C6H12,分子式为C6H12。环己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属于环烷烃系列。它的结构简式C6H12表示该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12个氢原子组成。这6个碳原子形成一个闭合的六元环,每个碳原子上都连接着两个氢原子,形成了一种稳定的椅式构象。这种结构使得环己烷分子具有高度的对称性和稳定性。
环己烷的分子式是C6H12。环己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属于环烷烃系列。它的分子由六个碳原子和十二个氢原子组成,形成一个六元环结构。在这个环中,每个碳原子都连接着两个氢原子和一个相邻的碳原子,形成稳定的六边形结构。环己烷的分子式C6H12表示了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数量。
环己烷的结构简式为C6H12。环己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由六个碳原子和十二个氢原子构成。这些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环状结构。在环己烷中,每个碳原子都与两个氢原子和另外两个碳原子相连,形成了六个碳氢键和六个碳碳键。这种结构使得环己烷分子呈现出高度的对称性和稳定性。
环己烷的结构特点: 环己烷的分子式为C6H12,它是一个无色、无臭、易燃的液体。 环己烷分子具有一个六元环,其中的碳原子通过单键相连,每个碳原子上均带有一个氢原子。 环己烷的分子结构相对较为简单,六个碳原子构成的环状结构使其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
这就是环己烷的椅式构象的简单画法,椅式构象可以更好地描述环己烷分子内部的空间结构和原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请注意,上述图示仅为简化表示,实际绘制中可以采用更精确的方法。环己烷的作用 溶剂:环己烷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在化学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
1、碳原子数从一个到十个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十个碳原子以上用汉字数字表示,例如: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依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C) 公布的《有机化学命名法》和中国化学会公布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
2、α、β、γ、δ、ε、ζ、η、θ、ι、κ、λ……按希腊字母排列依次。
3、数字代表基团的位置,因为命名之前首先给比较复杂的物质编号,即用数字编号,然后命名。希腊字母代表与官能团的位置,例如与羧基相邻的碳则为α,依次为β,γ,δ等等。
4、γ:第三个希腊字母,读作“伽马”。在有机化学中指代主基团向后数第三个碳位。比如:γ-羟基丁酸,如下图,从羧基开始向后数,分别为α碳、β碳、γ碳,羟基连接在γ碳上,所以叫:γ-羟基丁酸,也叫:“4-羟基-1-丁酸”。
有机物的结构是其化学性质的基础。在学习有机物时,需要掌握各种官能团的结构特点以及它们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例如,羟基(OH)是醇类化合物的官能团,它赋予醇类化合物醇羟基的特性,如亲水性、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等。
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多数有机化合物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此外也常含有氧、氮、硫、卤素、磷等。(2)有机物的性质和特性:有机化合物除少数以外,一般都能燃烧。和无机物相比,它们的热稳定性比较差,电解质受热容易分解。有机物的熔点较低,一般不超过400℃。
颜色:有机物大多无色,只有少数物质有颜色。如苯酚氧化后的产物呈粉红色。 (2)状态:分子中碳原子数不大于4的烃(烷、烯、炔)、烃的衍生物中的一氯甲烷、甲醛呈气态,汽油、煤油、苯、甲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等呈液态,绝大多数高分子化合物常温下呈固态。
这种 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乙烯还能跟氢气、氯气、卤化氢以及水等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起加成反应。 乙烯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 点燃纯净的乙烯,它能在空气里燃烧,有明亮的火焰,同时发出黑烟。
决定一类或几类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起决定作用,-X、-OH、-CHO、-COOH、-NO-SO3H、-NHRCO-,这些官能团就决定了有机物中的卤代烃、醇或酚、醛、羧酸、硝基化合物或亚硝酸酯、磺酸类有机物、胺类、酰胺类的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