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星周期为T,在赤道处测得的重力比两极处的值小10%,求行星的密度

在两极处的重量Fg = GMm/R^2,在赤道处的离心力Fc = mv^2/R。这里G是万有引力常数,M是行星的质量,m是物体的质量,R是行星的半径,v是行星赤道处的自转速度。周期T,速度v,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为:T = 2 Pi R/v,其中Pi = 1415927为圆周率。

分析:在赤道上,物体随行星自转的圆周运动需要向心力。所以在赤道上物体的重力比在两极时小,正是减少的这部分提供了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由F=4mπ*πr/T^2,将T=Kr^2代入得F=4mπ*π/(r^3k^2)所以n=3 (2)一昼夜6T那么T=12H 因为两极没有向心力,但赤道有所以小了的10%就是向心力的,就可以算出m (3)GM/R^2=g(代数据就可以了,我就不算了。。

T/T)^2=1/10 T=T/√10=9小时 解释一下。在两极,mg=F(万)。在赤道,F(万)=mg+mR(2π/T)^2 而mg=90%mg=90%F(万),故mR(2π/T)^2=10%F(万)。OK?F(万)=GMm/r^2,故万有引力由两物体质量和它们的距离决定。

半径r,重力加速度是g。这样对于一个质量m的物体,在两极重力是mg,赤道重力是mg-mv^2/r=0.9mg,算出g=10v^2/r,再用v=2派r/t带入,得g=40派^2r/t^2。又有公式g=GM/r^2联立求得M,则密度=M/(4/3r^3)=30派/t^2G,大约是03*10^3kg/m^3,详细3026g/L。

两极重力大于赤道重力,在赤道上g最小,g=79N/kg;在两极上g最大,g=83N/kg。由于地球本身的自转,除了两极以外,地面上其他地点的物体,都随着地球一起,围绕地轴做近似匀速圆周运动,这就需要有垂直指向地轴的向心力,这个向心力只能由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来提供。

...行星表面附近飞行,只用一只秒表,如何测出该行星的密度?

1、只需要测量绕行星一周的时间即可。利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出该行星的质量,然后再除以其体积,即得其密度为=(3pai)/GT平方。pai是圆周率常数,T是平方。

2、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m/R=mv/R化简得M=VR/G.【这前面没有问题吧】M=ρ(4πR/3)代入前式得:ρ(4πR/3)=VR/G从这个式子可以看出,还是知道球体的半径,否则无法求得密度ρ。

3、首先,假设行星质量为m,半径为r,密度为ρ;主星质量为M,行星与之相距R,公转周期周期是T。一颗行星要存在,其自身的质量对表面上的物体的引力必须要大于主星对其的摄动力,要不然主星将会将其撕扯开来。做出这样的假设:为了稳定存在,行星自身引力必须要比主星摄动力大两个数量级(10的平方)以上。

4、ρ=M/V=(4л2*r3/GT2)/(4лR3/3)=3лr3/GT2R3(r为运行轨道半径,T为运行周期,R为星球半径)若是近地星体绕其它星球表面运行,则r近似为R。

行星的平均密度怎么求

求行星的平均密度公式:V=4/3πR^3。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天体(Astronomicalobject),又称星体,指太空中的物体,更广泛的解释就是宇宙中的所有个体。

行星的平均密度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求得:行星的平均密度公式为:ρ = M / 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行星的质量,V表示行星的体积。计算行星的体积:使用公式 V = πR3 来计算行星的体积。在这个公式中,R 表示行星的半径,π 是圆周率,约等于 14159。

宇宙飞船在某一行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即飞船的轨道半径等于星球的半径。

求行星密度?

星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则星球的体积V=4/3πR^3;星球的密度P=3M/4πR^3。由F=mv^2/r,v=2πr/T,得:F=4π^2mr/T^2;行星公转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则有下式:4π^2mr/T^2=GMm/r^2,得:M=4π^2r^3/T^2G。

只需要测量绕行星一周的时间即可。利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出该行星的质量,然后再除以其体积,即得其密度为=(3pai)/GT平方。pai是圆周率常数,T是平方。

求行星的平均密度公式:V=4/3πR^3。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

...求,行星的质量,卫星运动的加速度,行星的平均密度

平均密度:66g/cm3。平均温度:-353℉ (-214℃)。温度:-193°C至-153°C。气压:1-3帕。表面重力加速度:比地球的略大,在两极为1180cm/s2,在赤道上约为1100cm/s2。表面逃逸速度:26km/s。

水星:质量3022×10^23kg,平均密度42794g/cm。环绕太阳运转的其他天体都属于太阳系小天体。卫星(如月球)由于不是环绕太阳而是环绕行星、矮行星或太阳系小天体,所以不属于太阳系小天体,并且没有编号。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内以天文单位(AU)来测量距离。

质量(地球质量=1):91平均密度0.70g/cm3)天王星(质量6810±13×1025kg、平均密度318cm3)海王星(质量0247e26千克、平均密度66g/cm3)行星的定义一是必须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二是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三是这个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