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二苯甲酸酐。铃甲基苯醇酸属于羧酸类型,加热到200摄氏度时,脱水得邻二苯甲酸酐,因邻二苯甲酸含有两个羧基,是通过分子内失水形成五元或者六元环酐。邻甲基苯甲酸 是一种化学品,分子式是C8H8O2,用于农药、医药及有机化工原料的合成,是生产除草剂稻无草的主要原料。
邻甲基苯甲酸溶解性: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乙醚、氯仿,易溶于乙醇。
醇羟基中氢的反应 由于醇羟基中的氢具有一定的活性,因此醇可以和金属钠反应,氢氧键断裂,形成醇钠(CH3CH2ONa)和放出氢气。由于在液相中,水的酸性比醇强,所以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没有水和金属钠的反应强烈。若将醇钠放入水中,醇钠会全部水解,生成醇和氢氧化钠。
可以看出,当苯甲酰胺插入到高岭石层间后,其层间距增加了0.716nm,考虑到苯甲酰胺分子中,氨基上的氢原子与苯环上的氢原子间最大距离为0.770nm,所以苯甲酰胺分子很有可能是以垂直于高岭石层片的方式单分子排列在高岭石层间。 不同反应时间熔融法制备的高岭土-苯甲酰胺的XRD图谱及插层率见图4-8。
因此,间硝基苯酚的酸性虽也比苯酚的强,但对酚的酸性影响远不如硝基在邻或对位的大。二硝基苯酚的酸性更强,显然是由于上述效应更强的缘故。(2)甲氧基具有两方面的影响,首先是O上有孤对电子,对苯环有共轭效应;O又是高电负性原子,具有吸电子的诱导效应。
苯环上发生亲电取代,对于亲电取代反应,供电子基越多,供电子基供电子能力越强,反应活性越大。吸电子基越多,吸电子基吸电子能力越强,反应活性越弱。
先加氢氧化钠,可以把1。3二甲基苯分离出来,然后根据苯甲酸酸性比碳酸氢钠强邻甲基苯酚比它弱的性质,加入碳酸氢钠可以把剩下两个分离出来。
苯酚的酸性比水、醇强,其原因在于由苯酚解离而生成苯氧负离子,氧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可以与苯环形成P-π共轭,使负电荷分散到整个体系中,从而是体系趋向于稳定。从而使羟基氧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O-H间的结合力减弱,从而使H能以氢离子的形式解离而显酸性。
我觉得是羰基与苯环的键裂解,然后重排得环庚三烯正离子(m/z=91)强度也应该吻合,毕竟苄基碳正离子应该很稳定的。
显然,所有油砂沥青样品的酸甲酯组分都含有所谓的“环烷酸”,即由于存在诸多在常规气相色谱图上无法分辨的复杂混合物而形成的大鼓包,但环烷酸在所有酸性组分中的比例在Athabasca油砂矿13-26-084-11W4井剖面上沥青样品中要明显高得多。
苯甲酸甲酯。在质谱图中所对应的峰为分子离子峰,碎片离子碎片离子,广义的碎片离子为由分子离,22是苯甲酸甲酯碎片,主要用于化学药品,苯甲酸甲酯,又名安息香酸甲酯,化学上可视为苯甲酸或苯甲酸酐或苯甲酰氯用甲醇醇解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