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B.邻甲基苯酚、乙

D 本题起点比较高,其中生成的产物比较陌生,但是落点还是比较低,判断反应的类型的方法,依然是由官能团决定。A是硝化反应,是苯的取代的反应;B和C中都含有碳碳双键,均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而D中光照条件,类似于烷烃的取代反应,应该取代于甲基上的氢。答案选D。

温度过高会生成多硝基苯。有机反应对温度很苛刻的。加浓硫酸目的与硝酸生成亚硝酰正离子(NO2+),一边下一步发生亲电取代。

甲苯的甲基是邻对位取代基,与液溴在Fe催化剂作用下反应主要生成邻溴甲苯和对溴甲苯,错误;B.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可生成环己烷,正确;C.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丙烷,正确;D. 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0℃-60℃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正确。

间二硝基苯,苯酚,对硝基苯酚,对甲基苯酚的酸性顺序,为什么

1、因此硝基位于羟基的邻位或对位时能显著增强苯酚酸性;而当硝基位于间位时,不能通过共轭效应使负电荷离域到硝基的氧上,只有吸电子诱导效应产生影响。因此,间硝基苯酚的酸性虽也比苯酚的强,但对酚的酸性影响远不如硝基在邻或对位的大。二硝基苯酚的酸性更强,显然是由于上述效应更强的缘故。

2、排序:对硝基苯酚 间硝基苯酚 苯酚 间甲基苯酚 对甲基苯酚 2 卢卡斯试剂与醇的反应可以理解为“亲核反应”。醇的电子云密度大的反应快,活性大。甲基为供电子基,硝基为吸电子基,前者增强电子云密度,后者减弱。

3、苯磺酸(强酸)苯甲酸(弱酸)对硝基苯酚对甲基苯酚 原因:所有的磺酸都是有机强酸,酸度接近于硫酸,甚至强于硫酸。大多数羧酸属于弱酸或中强酸。

4、我觉得应该将顺序调整为:对硝基苯酚对氯苯酚苯酚对甲基苯酚,因为-CH3是供电子基团。会削弱-OH的电离能力,这只是我的主观判断,也不是很确定是否正确。

5、对硝基苯甲酸间硝基苯甲酸苯甲酸苯酚环己醇 羧酸的酸性大于苯酚,大于醇,这个是一般规律。同样的羧酸,含有的吸电子基越多,吸电子能力越强,羧酸根负离子的负电荷就能得到很好的分散,酸性越强,所以有上面的顺序。

如何利用酸性差异分离对硝基甲苯和对甲基苯酚

1、用氢氧化钠反应。对硝基甲苯与NaOH,不反应,在有机层;对硝基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酚钠溶于水,在水层。与硝酸甘油不同,它对于摩擦、震动等都不敏感。即使是受到枪击,也不容易爆炸。因此它需要雷管起动。也不会与金属起化学作用或者吸收水份。因此它可以存放多年。

2、因为这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都比较小,但是对甲基苯酚有弱酸性可以溶于碱溶液,所以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鉴别,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是对甲基苯酚,不溶的是对硝基甲苯。

3、苯酚烷基化反应就可以直接制备对甲苯酚。甲苯制对甲苯酚的步骤是:第一步硝基化反应得到对硝基甲苯;第二步是用盐酸+铁粉做还原剂硝基还原成氨基,得到对氨基甲苯;第三步是重氮化反应,加亚硝酸盐和盐酸,控制反应温度0到5°,就得到对甲基氯化重氮苯;第四步是酸性条件下水解,就得到对甲苯酚。

4、将对硝基苯甲酸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原理是通过对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进行分离纯化。对硝基苯甲酸是一种具有强酸性的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酸碱中和反应转化为相应的盐类,而其他可能存在于混合物中的有机化合物对酸碱中和反应的响应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对硝基苯甲酸分离出来。

2,4二氯硝基苯和邻甲酚在碱性条件下缩合反应,选用什么催化剂提高反应...

1、现多采用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其特点是对装置的材质要求较低,而且催化剂可以反复使用,寿命较长 芳香族化合物C-烷基化反应一般均需用到催化剂。

2、-二氯硝基苯和二甲苯在碱液中加催化剂反应能生成2-羟基-5-氯硝基苯。本来氯苯类化合物与碱反应比较困难,需要在熔融的条件性进行反应。但因为苯环上有硝基,属于强吸电子基团,邻对位的氯被活化,反应活性大大提高。因此2位的氯被羟基取代,形成取代苯酚。

3、安息香缩合反应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学反应,它可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也可以使用一些催化剂来加速反应。其中,NaCN和VB1是两种常用的催化剂。NaCN作为催化剂的优点主要有: 催化活性高:NaCN可以有效地加速安息香缩合反应,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率。

如何鉴别对硝基甲苯和对甲基苯酚

用氢氧化钠反应,若有浑浊的为硝基甲苯,或者分层。因为酚羟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酚钠溶于水,典型的酸与碱的反应。精炼的三硝基甲苯十分穏定。与硝酸甘油不同,它对于摩擦、震动等都不敏感。即使是受到枪击,也不容易爆炸。因此它需要雷管起动。它也不会与金属起化学作用或者吸收水份。

对硝基甲苯与NaOH,不反应,在有机层;对硝基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酚钠溶于水,在水层。与硝酸甘油不同,它对于摩擦、震动等都不敏感。即使是受到枪击,也不容易爆炸。因此它需要雷管起动。也不会与金属起化学作用或者吸收水份。因此它可以存放多年。但它与碱强烈反应,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

A发生重氮化,经取代,使氨基变成硝基,故B为对硝基甲苯。A:对甲基苯甲醚 B:对甲基苯酚 A可与HI反应成碘甲烷和B,可推测为醚。B可与FECl3显色,为酚,且为甲基取代的酚。结合上面信息,可知A应该为甲基取代的苯甲醚。由于A的一元硝化产物有两种,因此-CH3只能是位于-OCH3的对位。

加入三氯化铁,显蓝色的是邻甲基苯酚,其他不反应;加入亚硝酸钠和盐酸,有气体生成的是对甲基苯胺;对二甲苯和硝基苯无现象;加入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消失的是对二甲苯,硝基苯无现象。

苯酚烷基化反应就可以直接制备对甲苯酚。甲苯制对甲苯酚的步骤是:第一步硝基化反应得到对硝基甲苯;第二步是用盐酸+铁粉做还原剂硝基还原成氨基,得到对氨基甲苯;第三步是重氮化反应,加亚硝酸盐和盐酸,控制反应温度0到5°,就得到对甲基氯化重氮苯;第四步是酸性条件下水解,就得到对甲苯酚。

先用Fe3+鉴别出对2113甲苯酚,显紫色。剩下三个。再用Na鉴定出苯甲醇,放出5261气泡。剩下两个。用酸性4102KMnO4鉴别出苯甲醛,溶液褪色。最后那个就是苯甲1653醚或者先用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就是对甲苯酚。在余下的两种物质中,加入金属钠,产生气泡的就是苯甲醇,另一种是苯甲醚。

区分苯酚和邻二甲苯、间硝基苯酚和间硝基苯甲酸

1、解答如下:两者都可以。苯酚与FeCl3反应生成有色物质,后者无此现象;苯酚与NaOH溶液反应互相溶解,后者不与NaOH互溶。只有FeCl3可以。原因同上。间硝基苯酚和间硝基苯甲酸都与NaOH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溶于水中,不能鉴别。醚和醇可以用是否溶于水来鉴别。

2、蒸馏,结晶。蒸馏:利用两种化合物的沸点差异进行蒸馏分离。由于苯酚的沸点较高,可以先蒸出邻二甲苯,再通过蒸馏装置分离苯酚。结晶:将蒸馏得到的苯酚溶液进行冷却结晶。结晶过程中,苯酚会从溶液中析出,形成晶体。

3、向分离出的两种混合物中通入二氧化碳,间硝基苯甲酸钠先生成间硝基苯酚沉淀下来,过滤后得到间硝基苯酚,向滤液中加入盐酸,得到间硝基苯甲酸沉淀下来,过滤后得到间硝基苯甲酸。

4、可以加钠,产生气体的是苯酚和苯甲酸,没有明显现象的是苯甲醇和苯甲醛。在加钠产生气体的两种物质中分别加饱和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无明显现象的是苯甲酸;在加钠没有气体的两种物质中分别进行银镜反应,产生银镜的是苯甲醛,不产生银镜反应的是苯甲酸。

硝基苯甲基笨酚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