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道题,第一题是abcd四种物质的鉴别。可以先取少量各物质分别加入硝酸银的氨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b;在取剩余的各物质分别加入硝酸银的醇溶液加热,生成的是a;再2的取胜于的两种物质分别加入溴的 四氯化碳溶液,退色的是c,不退色的是d。
2、第四问,B的不饱和度是4,一个苯环的不饱和度刚好是4,形成苯环后5个氧都要成酚羟基,此时还有六个饱和碳,于是这个六个饱和碳只能成为一个取代基在苯环的最后一个位置上。6个饱和碳形成一个取代基,那就是正己基及其异构体。
3、二,2-甲基己烷,2,4-二甲基庚烷,5-丙基壬烷,3,3-二甲基壬烷,3,6-二甲基-4-丙基辛烷。三,6-甲基-2-庚炔, 己-1-烯-5-炔,庚-2,4-二烯 。
1、这个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是:2-甲氧基乙基 3-羟基-2,2,4-三甲基戊酸酯。或者:3-羟基2,2,4-三甲基戊酸 2-甲氧基乙基酯。
2、-二甲基-3-乙基-1-丁烯 先定主链,碳链最长、支链最多的是主链 再从双键的一端开始编号。
3、第一个是:二乙胺盐酸盐.第二个是:甲基乙基硫醚。
这个是系统命名法。以碳链长度、取代基位置和数量等为依据的命名,是系统命名法。习惯命名法通常是按照其用途、外观等特征进行命名。
-三甲基己烷,不叫2,4,5-三甲基己烷,因2,3,5与2,4,5对比是最低系列。 取代基次序IUPAC规定依英文名第一字母次序排列。我国规定采用立体化学中“次序规则”:优先基团放在后面,如第一原子相同则比较下一原子。 2-甲基-3-乙基戊烷,因—CH2CH3—CH3,故将—CH3放在前面。
、普通命名法(习惯命名法)为了区别异构体,直链烷烃称“正”某烷;在链端第二个碳原子上连有一个甲基且无其它支链的烷烃,称“异”某烷;在链端第二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甲基且无其它支链的烷烃,称“新”某烷。例如:戊烷的三种异构体,分别称为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戊烷的三种同分异构体,可用“正”“异”“新”来区别,这种命名方法叫习惯命名法。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1) 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并按主链中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烷”。
1、有机化学方程式读法:用系统命名法读。CHCl2-CHCl2读作1,2-四氯乙烷,习惯命名也叫做,四氯乙烷。取代基的顺序规则,当主链上有多种取代基时,由顺序规则决定名称中基团的先后顺序。
2、-二甲基-4-仲丁基庚烷 最长链选择的时候如果有多个最长链,尽量保证支链比较简单,容易命名。
3、你可能想的是“CHCl二-CHCl二”,读作一,二-四氯乙烷,习惯命名也叫做,四氯乙烷。 对了,系统命名法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因为要涉及很多官能团的排序,碳链的确定。
4、烷烃系统命名法口诀:“选主链,称某烷,编号位,定支链,取代基,写在前,位次、名称短线连,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1)2,5-二甲基-4-异丙基-庚烷。(2)2,7,7-三甲基双环[1]庚烷。(3)(Z)-3-甲基-2-氯-2-戊烯。(4)对硝基苯甲酸。(5)2,4-二甲基丁醇。
5、一,系统命名法(IUPAC)IUPAC有机物命名法是一种有系统命名有机化合物的方法。该命名法是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规定的,最近一次修订是在1993年。其前身是1892年日内瓦国际化学会的“系统命名法”。最理想的情况是,每一种有清楚的结构式的有机化合物都可以用一个确定的名称来描述它。
6、最后一个由于苯本身就是一个六元环,两个分子就有两个,因此只要再形成一个就是三个六元环了。
所以3甲基4丙基庚烷书写方式:CH2CH(CH3)CH(CH3)CH(CH2CH2CH3)CH(CH3)CH2CH3。
-二甲基-3-丙基庚烷。2,3-二甲基-4(1-甲基丙基)庚烷。2,5-二甲基环戊烷。或:间二甲基环戊烷。对二甲基环己烷。
CH3!CH3-CH-CH2-C-CH2-CH2-CH3!CH3-CH!CH3竖的碳键用!代替。一系列饱和脂肪烃的任一种,此类化合物是构成石油的主要成分。烷即饱和烃,是只有碳碳单键的链烃,是最简单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烷烃分子中,氢原子的数目达到最大值。分子中每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最简单的烷烃是甲烷。
不错,3,4—二甲基-4-以及庚烷能写出其结构简式,且符合结构简式的书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