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银氨溶液,只有醛反应,再加氢氧化铜溶液,只有脂肪醛反应,而苯甲醛不反应,2—戊酮是甲基酮类,能发生碘仿反应,加碘的氢氧化钠溶液,2—戊酮生成黄色沉淀,而环戊酮不反应。加托伦试剂即银氨溶液,化学式为[Ag(NH3)2]OH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戊醛。
“现加银氨溶液,只有醛反应,再加氢氧化铜溶液,只有脂肪醛反应,而苯甲醛不反应。2—戊酮是甲基酮类,能发生碘仿反应,加碘的氢氧化钠溶液,2—戊酮生成黄色沉淀,而环戊酮不反应。
最简单用TLC,三个物质极性不一样。爬板出来会有区别。戊醛,2-戊酮,环戊酮极性依次变小。要更精准就可以做HPLC,出峰时间时间肯定是不同的。
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者为戊醛,无现象者为苯甲醛;在2-戊酮和环戊酮中加入I2/NaOH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者为2-戊酮,无现象者为环戊酮。$分别加入FeCl3溶液,显紫色者为苯酚;其余物质分别加金属钠,有气体产生者为苯甲醇;剩余物质中分别加入银氨溶液.有银镜生成者为苯甲醛,无现象者为苯乙酮。
1、苯乙酮和2-戊酮都可以发生碘仿反应,有黄色沉淀生成,3-戊酮不发生反应。
2、先加入碘的氢氧化钠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的为2-戊酮和2,4-二戊酮;无黄色沉淀生成的是3-戊酮和环戊酮。前者加入溴水,褪色的是2,4-二戊酮,不褪色的是2-戊酮。后者加入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环戊酮会析出结晶,3-戊酮不会。
3、通过氢谱鉴定:先加入碘的氢氧化钠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的为2-戊酮,无黄色沉淀生成的是3-戊酮。通过碳谱:在碱性条件加入酯进行检验,发生反应的是2-戊酮,不发生反应的是3-戊酮。

1、酮与HCN的反应是双分子历程,要形成氧负离子中间体,所以空间位阻对反应的影响很大。所以只有甲基酮才能发生与HCN的加成。
2、不反应,只有醛,脂肪族甲基酮(酮的一侧连有一个甲基)和八个碳原子以下的环酮可以与氢氰酸反应。
3、没有反应。环戊酮和氢氰酸中只有醛,只有脂肪族甲基酮(酮的一侧连有一个甲基)和八个碳原子以下的环戊酮可以与氢氰酸反应。
加入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环戊酮会析出结晶。醛、脂肪族甲基酮和8个碳原子以下的环酮可发生此反应,析出结晶,故此法可用来鉴定醛、脂肪族甲基酮和8个碳原子以下的环酮。而3-戊酮因为既没有甲基酮结构,也不是环酮,而不能发生此反应。
-戊酮和2,4-二戊酮加入溴水,褪色的是2,4-二戊酮,不褪色的是2-戊酮。3-戊酮和环戊酮加入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环戊酮会析出结晶,3-戊酮不会。
加银氨溶液,只有醛反应,再加氢氧化铜溶液,只有脂肪醛反应,而苯甲醛不反应,2—戊酮是甲基酮类,能发生碘仿反应,加碘的氢氧化钠溶液,2—戊酮生成黄色沉淀,而环戊酮不反应。加托伦试剂即银氨溶液,化学式为[Ag(NH3)2]OH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戊醛。
1、可以用银 氨溶液 或者 氢氧化铜 来鉴别酮和醛1银镜 反应 银氨 络合物 氨银 配合物 ,又称 托伦试剂 可以被 醛类 化合物还原为银,而醛被氧化为相应的 羧酸根离子 ,生成的银附着在容器壁上光亮如镜因此。
2、鉴别醇、醛、酮的方法如下:【方法1】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丙醛、丙酮、丙醇。然后向每支试管中加入一小块用滤纸吸干煤油的金属钠。观察到有气泡生成的是丙醇,因为只有醇类能够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方法2】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丙醛和丙酮。然后向试管中分别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进行加热。
3、可以先用银氨溶液或者氢氧化铜来鉴别酮和醛。然后加入碳酸钠溶液,加热,有气体生成的是羧酸。银镜反应 银氨络合物(氨银配合物,又称托伦试剂)可以被醛类化合物还原为银,而醛被氧化为相应的羧酸根离子,生成的银附着在容器壁上光亮如镜。
4、不同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看是否为甲基酮(CH3CO-R),甲基酮可发生碘仿反应,而在甲基酮中,脂肪族的甲基酮还可以与饱和NaHSO3溶液反应生成无色结晶,芳香族的甲基酮不行。
5、- 在水中不易溶解;- 热稳定性较高。不同点:- 醇通式为ROH,含有-OH官能团,而酮通式为R1COR2,含有C=O官能团;- 醇分子中含有羟基,具有亲水性,可以形成氢键;而酮分子中没有羟基,无法形成氢键;- 酮的沸点比相应的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