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基本信息

1、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是一种高纯度产品,其化学结构式为[1],产品编号为YLZ258。它的中文名称是苄基三乙基氯化铵,纯度达到了99%以上。此外,它还有其他别名,如苄基三甲基氯化铵、氯化苄基三乙胺、氯化苄基三乙铵、氯化苄基四乙基铵氯化物、氯化三乙基苄铵、三乙基苄基氯化铵50%溶液以及氯化三乙基苄铵等。

2、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是一种外观上呈现为白色结晶或粉末的物质,具有吸湿性。它能够在多种溶剂中溶解,包括水、乙醇、甲醇、异丙醇、DMF、丙酮和二氯甲烷,其中在20°C时,其水溶性高达700克每升。在物理性质方面,它的熔点为185°C,这意味着在高于这个温度时,它会转变为液态。

3、TEBACTEBAC,化学名称为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也被称为BTEAC、TEBA或TEBAC,其CAS登记号为[56-37-1]。这是一种白色的晶状粉末,其独特的物理性质表现为熔点高达185℃,但在此温度下会发生分解。值得注意的是,它的自燃温度为300℃,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4、氯化苄基三乙胺,以其中文名称BTEAC,也被称为TEBA、TEBAC,是一种化学物质,其50%溶液在某些应用中被提及。它的全名是三乙基苄基氯化铵,另外还被标注为氯化苄基三乙胺、氯化苄基三乙铵。在英文领域,它的通用名称为Benzyl Triethyl Ammonium Chloride,还有其他如teba、tebac等别名。

化学中的PTC催化剂是指什么?

PTC,即Phase Transfer Catalyst,相转移催化剂 PTC的作用是使一种反应物由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中参加反应,促使一个可以溶于有机溶剂的底物和一个不溶于此溶剂的离子型试剂两者之间发生反应。而这一类反应统称为相转移催化反应。

PTC,即Phase Transfer Catalyst,相转移催化剂,其作用是使一种反应物由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中参加反应,促使一个可以溶于有机溶剂的底物和一个不溶于此溶剂的离子型试剂两者之间发生反应。这一类反应统称为相转移催化反应。

相转移催化剂,简称PTC或PT,是一种在20世纪70年代崭露头角并逐渐在有机合成领域广泛应用的高效合成技术。它主要针对的是有机合成中常见的非均相反应,这类反应往往因为反应速度慢、收率低和反应不完全等问题而受到限制。

相转移催化剂(Phase transfer catalyst,PTC)是可以帮助反应物从一相转移到能够发生反应的另一相当中,从而加快异相系统反应速率的一类催化剂。一般存在相转移催化的反应,都存在水溶液和有机溶剂两相,离子型反应物往往可溶于水相,不溶于有机相,而有机底物则可溶于有机溶剂之中。

氯吡硫磷生产工艺

氯吡硫磷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两种方法:方法一:首先,通过将二乙基硫代磷酰氯与3,5,6-三氯-2-吡啶醇反应,可以直接制备得到氯吡硫磷。方法二:制备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的步骤,可以参考喹硫磷合成过程。

硼酸、苄基三乙基氯化铵(相转移催化剂)、1-甲基咪唑及溶剂二氯甲烷,加热至55℃,于搅拌下加入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回流5h,分去水相,有机层经水洗,减压脱溶,得毒死蜱,含量90.3%,用乙醇重结晶得白色固体,mp. 45~43℃。

氯吡硫磷,又称为毒死蜱(中文通用名),其英文通用名称为chlorpyrifos,英文别名包括O,O-diethyl O-3,5,6-trichloro-2-pyridyl phosphorothioate等。该化学品的化学名称为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分子式为C9H11Cl3NO3PS,分子量为350.5。

氯吡硫磷,又名毒死蜱、氯蜱硫磷,化学品名: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白色结晶,具有轻微的硫醇味。非内吸性广谱杀虫、杀螨剂,在土地中挥发性较高。

苄基三乙基氯化铵的基本信息

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是一种高纯度产品,其化学结构式为[1],产品编号为YLZ258。它的中文名称是苄基三乙基氯化铵,纯度达到了99%以上。此外,它还有其他别名,如苄基三甲基氯化铵、氯化苄基三乙胺、氯化苄基三乙铵、氯化苄基四乙基铵氯化物、氯化三乙基苄铵、三乙基苄基氯化铵50%溶液以及氯化三乙基苄铵等。

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是一种外观上呈现为白色结晶或粉末的物质,具有吸湿性。它能够在多种溶剂中溶解,包括水、乙醇、甲醇、异丙醇、DMF、丙酮和二氯甲烷,其中在20°C时,其水溶性高达700克每升。在物理性质方面,它的熔点为185°C,这意味着在高于这个温度时,它会转变为液态。

TEBACTEBAC,化学名称为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也被称为BTEAC、TEBA或TEBAC,其CAS登记号为[56-37-1]。这是一种白色的晶状粉末,其独特的物理性质表现为熔点高达185℃,但在此温度下会发生分解。值得注意的是,它的自燃温度为300℃,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氯化苄基三乙胺,以其中文名称BTEAC,也被称为TEBA、TEBAC,是一种化学物质,其50%溶液在某些应用中被提及。它的全名是三乙基苄基氯化铵,另外还被标注为氯化苄基三乙胺、氯化苄基三乙铵。在英文领域,它的通用名称为Benzyl Triethyl Ammonium Chloride,还有其他如teba、tebac等别名。

请解释相转移催化反应,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有哪些?

1、季铵碱: 具有与氢氧化钠相似的碱性,易溶于水且吸湿性强,是相转移催化中的重要组分。 季膦盐: 这类催化剂也是相转移反应中的一个类别,它们在特定反应中展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每种催化剂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化学反应条件和需求,它们通过改变反应体系的相态,极大地促进了化学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2、相转移催化反应是一种独特的化学过程,它的核心在于将反应在水溶液和有机溶剂之间进行转移。通常情况下,反应物中的离子性物质倾向于溶解在水相中,而有机底物则偏爱有机溶剂。在没有催化剂介入时,这两相是隔绝的,导致反应速率显著降低。然而,相转移催化剂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

3、季铵盐类催化剂:这是一种常见的相转移催化剂,广泛应用于许多化学反应中。季铵盐具有亲水性和亲脂性,能有效地将反应物从水相转移到有机相,从而加速反应进程。聚乙二醇类催化剂:PEG是一种非离子型相转移催化剂,广泛应用于酯化、聚合等反应。

4、相转移催化剂的种类 聚醚类:包括链状聚乙二醇如H(OCH2CH2)nOH和链状聚乙二醇二烷基醚如R(OCH2CH2)nOR。 环状冠醚类:包括18冠15冠环糊精等。

5、相转移催化反应是一种有机化学过程,其中催化剂促使反应在不同的相态(如水与有机相)之间进行,从而提高反应效率和选择性。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种类繁多,包括:聚醚类:如链状聚乙二醇(H(OCH2CH2)nOH)及其衍生物,如链状聚乙二醇二烷基醚(R(OCH2CH2)nOR)。

6、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有: 聚乙二醇类相转移催化剂 解释:聚乙二醇是一种水溶性良好的高聚物,具有良好的相转移催化作用。它可以作为媒介,促进离子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的转移,从而使得有机反应在两相界面上更容易进行。尤其在合成化学反应中,它可以促进一些需要远离水相的反应得到顺利进行。

甲基三乙基氯化铵用途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