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环己酮是危险化学品吗?危规号是多少?有毒吗?

健康危害:该品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急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眼、鼻、喉粘膜刺激症状和头晕、胸闷、全身无力等症状。重者可出现休克、昏迷、四肢抽搐、肺水肿,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脱离接触后能较快恢复正常。液体对皮肤有刺激性;眼接触有可能造成角膜损害。慢性影响: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环己酮生产对人的危害分为以下几方面:健康危害:该品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急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眼、鼻、喉粘膜刺激症状和头晕、胸闷、全身无力等症状。重者可出现休克、昏迷、四肢抽搐、肺水肿,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脱离接触后能较快恢复正常。液体对皮肤有刺激性;眼接触有可能造成角膜损害。

环己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如下:环己酮,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是C6H10O,为羰基碳原子包括在六元环内的饱和环酮。无色透明液体,带有泥土气息,含有痕迹量的酚时,则带有薄荷味。不纯物为浅黄色,随着存放时间生成杂质而显色,呈水白色到灰黄色,具有强烈的刺鼻臭味。

环己酮有一定毒性,要小心操作,勿使操作机器撞车。环己酮应该具有强烈的刺鼻臭味,易燃,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与空气混合会爆炸。双氧水是强氧化剂,两者混合即燃爆。环己酮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急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眼、鼻、喉粘膜刺激症状和头晕、胸闷、全身无力等症状。

化学有机推断题

1、有机化学推断题化合物A(C10H13NO)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所示。A不溶于稀酸的水溶液,A与NaOH水溶液加热然后酸化产生两个化合化合物A(C10H13NO)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所示。A不溶于稀酸... 有机化学推断题化合物A(C10H13NO)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所示。

2、.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断官能团,如:能使溴水反应而褪色的物质含碳碳双双键、三键“-CHO”和酚羟基;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含有“-CHO”;能与钠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含有“-OH”;能分别与碳酸氢钠镕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物质含有“-COOH”;能水解产生醇和羧酸的物质是酯等。

3、不饱和度为2,证明存在双键或者环状化合物 3。与高碘酸反应,得到化合物B,由于是C7H12O2,证明原物质不为双键(否则不反应)4。与高碘酸能反应,证明原物质为邻二醇,切成环状。5。B分子式为C7H12O2 6。不饱和度为2,说明存在两个羰基 7。B能还原菲林试剂,证明B中含有醛基 8。

4、该有机物的蒸汽密度为67g/L,则摩尔质量=24*67=60.。5克/60=0.025摩尔,燃烧后生成12/24=0.05摩尔CO2,说明每个分子中含有2个C原子;燃烧后生成水0.9g,含有H原子2*0.9/18=0.1摩尔,说明每个分子中含有4个H原子。

5、也没有酚-OH。1molA能与1mol乙酸反应,则此反应只能是酯化反应,故其应有1个醇-OH。将A在一定条件下氧化后,1molA能消耗2molNaOH,这是把醇-OH氧化成-COOH了。说明还应本来就有一个-COOH。故此物质为HO-CH2-Ф-COOH。其中的Φ,表示苯环。其分子式为C8H8O3,符合题意。

高锰酸钾氧化2-甲基环已酮时会得到什么产物啊?

而2-甲基环己酮被高锰酸钾氧化,可能在1,2位间断键生成6-庚酮酸。若在1,6间断键则生成2-甲基己二酸。所以有机产物为两种。

由於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在酮分子中羰基碳与alpha-碳的单键发生断裂,生成二羧酸,对於2-甲基环己酮,C1与C6键断裂,生成2-甲基己二酸。

仲醇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被氧化为酮。2-甲基环己醇的氧化产物为2-甲基环己酮。若在剧烈的条件下氧化,2-甲基环己酮还能进一步被氧化为2-甲基己二酸等物质。

2-甲基环己酮的应急处理

1、进行酸催化下的互反应。阿拉发酮与2-甲基环己酮可以进行酸催化下的互反应,生成一种新的化合物—2,4,6-三甲基环己酮。这个反应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可以使用强酸如硫酸、磷酸等作为催化剂。

2、而2-甲基环己酮被高锰酸钾氧化,可能在1,2位间断键生成6-庚酮酸。若在1,6间断键则生成2-甲基己二酸。所以有机产物为两种。

3、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措施 ●灭火对策 (1)扑救初期火灾。在火灾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前,应使用适当移动式灭火器来控制火灾。迅速关闭火灾部位的上下游阀门,切断进入火灾事故地点的一切物料,然后立即启用现有各种消防设备、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 (2)对周围设施采取保护措施。

4、仲醇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被氧化为酮。2-甲基环己醇的氧化产物为2-甲基环己酮。若在剧烈的条件下氧化,2-甲基环己酮还能进一步被氧化为2-甲基己二酸等物质。

环己酮制备己二酸

1、由环己酮制备己二酸的方法:环己酮先用酸性的高锰酸钾氧化。然后用溴水取代氢原子。而后再用甲醇取代溴原子。然后用高锰酸钾氧化羟基,得到两个羧基酸。环己酮,有机化合物,为羰基碳原子包括在六元环内的饱和环酮。无色透明液体,带有泥土气息,含有痕迹量的酚时,则带有薄荷味。

2、比较绿色的合成方法是钨酸钠作催化剂,用H2O2氧化。(钨酸钠和H2O2形成配合物)这个反应是异相反应,所以一定要充分搅拌。工业上的话则是直接用硝酸氧化就可以了。

3、制备己二酸常用的方法是环己酮氧化法。苯酚经过加氢,变成环己醇,环己醇氧化成环己酮,然后经过硝酸氧化,形成己二酸。这是生产己二酸的最常规的方法。现在应该有直接采用空气氧化的工艺诞生。

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详细资料大全

VOC是由许多不同产品所散发出的有机的气体,也被称为碳氢化合物。常见的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来源有装修建材、地毯、打印机、家具、涂料稀释剂、胶水、化妆品和某些喷雾剂,以及塑料制品。

VOCs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在我国,VOCs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汽压大于1332 Pa、标准大气压103kPa下沸点在50~260℃以下且初馏点等于250摄氏度的有机化合物,或在常温常压下任何能挥发的有机固体或液体。

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 例如,美国ASTM D3960-98标准将VOC定义为任何能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美国联邦环保署(EPA)的定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除CO、COH2CO金属碳化物、金属碳酸盐和碳酸铵外,任何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碳化合物。

VOC气体包含有:饱和烃及不饱和烃:辛烷、乙烯、环已烷等;芳香类:苯甲、甲苯、荼、硝基苯、氯苯等;酮、醛、醛;丙酮、丙醛等;胺类:二甲基胺,丁胺等;脂类:醋酸丁脂,乙酰水杨酸甲脂等。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的英文缩写。

VOCS指的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典型的物质有:二氯甲烷、四氯化碳、正己烷、乙烯、三氯乙烯、乙醇、甲基硫醇、甲硫醚、甲醛、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酚等。由于VOCS具有挥发性,在常温条件下很容易挥发到气体当中形成VOCS气体,从而可能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造成VOCS气体污染。

V0Cs全称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指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按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直链化合物,脂环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和杂环类化合物。V0Cs属于大气污染物,以空气为传播介质,通过呼吸系统和皮肤对人体产生毒 害作用。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