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有机化学问题对甲基苯甲醛与苯甲醛相比哪个偶极矩

第一个氯是吸电子的,处于反式的两个可以抵消偶极距。第二个甲基是供电子的,与氯处于反式位置导致偶极距大。偶极矩等于距离乘以电荷。距离是指正负电荷中心的距离,电荷就是电荷量。

第一个问题:你可以查一查当电负性增大时,偶极矩是呈降低趋势的,极性也会增大(有机化学绪论中就有,自己总结一下)。碳氧双键中氧具有强吸电性,氢与碳相比呈供电效应。

该反应中,羰基碳正电性越大,反应越容易进行。甲基是苯环上的邻对位致活基团。在甲基作用下,位于对位的醛基电荷密度增加,羰基碳正电性下降,使羟醛缩合反应活性下降。

关于分子的偶极距的方向,你首先要鉴别该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然后对比两者的强度大小,弱者偏向于强者,方向亦如此。

我是河北的一个普通高中生,今年高二,下学期由于一些事故,导致我缺了五十天课,化学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那本书学的不是很好,马上就高三了,有些着急,希望好心的朋友帮忙总结一下学习有机化学基础的心得,还有各大重点板块。

鉴别对甲基苯甲醛和苯甲醛的方法?

1、先用Fe3+鉴别出对2113甲苯酚,显紫色。剩下三个。再用Na鉴定出苯甲醇,放出5261气泡。剩下两个。用酸性4102KMnO4鉴别出苯甲醛,溶液褪色。最后那个就是苯甲1653醚或者先用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就是对甲苯酚。

2、取四种少量试液,各加FeCl3,有蓝紫色的是对甲苯酚;无现象的是苯甲醇、苯甲醛、苯甲酸。苯甲醇、苯甲醛、苯甲酸,加NaHCO3,有CO2气泡的是苯甲酸,没有气泡的是苯甲醇、苯甲醛。

3、苯甲醛用tollens试剂鉴别;对甲苯酚用溴水鉴别(白色沉淀);都没反应的就是苯甲醇。

4、分别加入银氨试剂并微热,试管内壁出现光亮银镜的是苯甲醛和甲醛,无银镜产生的是苯乙酮;在苯甲醛和甲醛中分别加入斐林试剂(主要是新制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液)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甲醛,不反应的是苯甲醛。

苯甲醛和苯乙醛鉴别方法是怎样的

鉴别方法一 (1)先鉴别苯甲醛、苯乙酮、乙醛;分别加入银氨溶液和碘的碱溶液,能只发生银镜反应的是苯甲醛,既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又可以发生碘仿反应的是乙醛,只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苯乙酮。

酸碱滴定法:苯酚和苯甲醛可以使用酸碱滴定法进行鉴别。将样品溶解在水中,加入一滴酚酞指示剂,然后滴入稀盐酸。苯酚会转变为淡红色,而苯甲醛则不会改变颜色。

取适量的苯甲醛和苯乙醛,将其分别与碘反应,如果产生了黄色结晶且有特殊气味散发的话,说明是苯乙醛,而没有反应的话,就是苯甲醛。另外,苯乙醛能和新制氢氧化铜产生砖红色的沉淀,而苯甲醛不行。

分别加入托论试剂并微热,有银镜产生的是苯甲醛(鉴别芳香醛不能用斐林试剂);向其余两个中加入金属钠,有气泡产生的是苯甲醇,另一个是苯乙酮。

取五种物质少量,分别进行银镜反应,若产生银镜,则为乙醛,甲酸,和苯甲醛。若无银镜,则为丙酮和苯酚。再取产生银镜的三种物质少量,加入少量碳酸钠粉末,若产生气泡,则为甲酸。

将甲醛、乙醛、苯甲醛、丙酮分别与银氨溶液混合,并水浴加热,试管内壁出现光亮银镜的为甲醛、乙醛、苯甲醛,没有银镜的为丙酮。

对甲苯甲醛与乙醛在稀碱情况下作用

1、在大学阶段里,乙醛在稀碱存在下,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3-羟基丁醛,它在加热条件下失去一分子水,生成巴豆醛 不含α-H的醛。

2、在稀碱或稀酸的作用下,两分子的醛或酮可以互相作用,其中一个醛(或酮)分子中的α-氢加到另一个醛(或酮)分子的羰基氧原子上,其余部分加到羰基碳原子上,生成一分子β-羟基醛或一分子β-羟基酮。

3、所以第一个反应是两个醛在稀氢氧化钠的条件下反应。

4、用I的稀碱溶液,苯甲醛没有反应,乙醛会有明显的黄色CHI沉淀,这个反应被称为碘仿反应,用于鉴别甲基醛、酮。菲林试剂可以与脂肪醛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与芳香醛不反应,所以可以区分脂肪醛和芳香醛。

5、醛与醛之间的加成反应是羟醛缩合反应:一个醛的α位碳加成到另一个羰基的碳上,如乙醛:CH3CHO+CH3CHO==CH3CH(OH)CHCHO 没有α氢的醛不能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如甲醛。

对甲基苯醛与苯乙醛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