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线上的驻波,如何设计测量频率f的实验

1、先根据张力T和线密度计算出弦振动速度v的理论值,然后实验测出波长,算出振源频率. f=n/(2*L)*(T/p)^(0.5) 式中n为波节数,L为含有n个波节的驻波的长度,T为弦线的张力,p为弦线的线密度。(1)装好仪器,移动音叉使弦线长约为120cm。

2、取出弦线样品,用直尺测量其长度,用精密天平测量其质量。利用1000g标准砝码对天平进行校准后,测定砝码的质量。连接电线,安装激振装置与接收装置,开启仪器。挂上砝码,并利用弦音计另一端的旋钮进行调平,观察到张力杠杆上的水中气泡处于当中位置即可。如果更改砝码位置,也应如此操作。

3、入射波假设写成Acos(wt-kx),那么反射波为Acos(wt+kx+π),其中k为波数表示传递方向。两个式子相加,利用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就得到 Acos(wt-kx)+Acos(wt+kx+π)= 2A *sin(wt)* sin (kx)这便是驻波。时间部分和空间部分分离,只在原地振荡,不向前传播。

物理题目:为什么琴弦越短振动越快?

由此可以看出,琴弦越短,其振动速度就越快。因为琴弦越短,张力对它的影响就越大,而密度的影响就越小。

依据物理学原理,弦长缩短一半,则震动的频率提高一倍,也就是提高一个八度音程,按照十二平均率定音,包含所有半音阶,相邻两个音震动频率之比为:2开12次方,约等于059463。以吉他为例,空弦长为L,从弦枕向下,第n个品到弦码的距离为Ln,Ln等于L除以059463的n次方。公式如图。

首先要问一下:对于这个问题是要从本质上来回答还是从概念上来从本质上回答就要涉及到声波问题,就比较复杂了;从概念上比较简单,音调的高低取决于频率,从频率的概念可知,振动的越快频率就越高,所以对于本题而言,通过实验可知琴弦越短、越细、越紧,琴弦振动的越快,所以音调就越高。

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的原理是:振动频率决定音调高低。以下是详细解释:振动频率的定义:振动频率是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通常以赫兹为单位。这是衡量振动快慢的物理量。振动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当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时,产生的声音音调就越高;反之,振动的频率越低,产生的声音音调就越低。

单根线的质量:这里指的是琴弦的粗细、长度以及张力等因素。琴弦越细、越短或张力越大,其振动频率通常越高,从而产生的音调也越高。反之,琴弦越粗、越长或张力越小,其振动频率越低,音调也相应降低。共鸣箱的结构:共鸣箱是弦乐器中用于放大和修饰声音的重要部分。

如何写关于弦振动现象的物理实验报告

1、改进后的实验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选择合适的弦线和电动音叉,确保弦线的质量和音叉的频率稳定。其次,通过精确测量弦线的长度和张力,形成稳定的驻波。然后,利用驻波法测量电动音叉的固有频率,同时验证横波的波长与张力、线密度的关系。

2、弦振动的研究实验是一种用于观察和分析弦振动特性的实验方法。该实验基于以下原理:当一个弦被固定在两端并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开始产生振动。在这个过程中,弦的振动呈现出谐波形态,即振动的频率是整数倍频的关系。此外,弦的振幅、频率和波长与弦本身的结构参数(如长度、密度)及施力方式有关。

3、将砝码托盘挂在弦线右端,通过滑轮和支架将弦线固定在音叉上,并确保所有装置处于同一高度与同一直线上。 接通电源,使音叉振动,稳定后紧固音叉与弹片的连接。 按不同砝码质量(50g、100g、70g、100g、130g、160g、200g)放置在砝码托盘上,调整支架B,使A、B形成稳定驻波。

4、当两列波源的波沿同一直线相向而行时,确实可以形成驻波。驻波的形成需要两列波的振幅、振动方向和频率均相同,且存在一个恒定的相位差。当这些条件满足时,两列波在沿直线相向传播时便会产生驻波。在实验中,通常是通过入射波与反射波的相干作用形成驻波。

5、将(1)式代入(2)式得 (3)(3)式表明弦线振动的基频和弦长S成反比,和拉力F的平方根成正比。图一给出了基频和弦长S的关系。

6、质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振幅公式分别是:不管是力学的、声响的还是电子的有多个共振频率,在这些频率上振动比较容易,在其它频率上振动比较困难。假如引起振动的频率比较复杂的话(比如是一个冲击或者是一个宽频振动)一个系统一般会“挑出”其共振频率随此频率振动,事实上一个系统会将其它频率过滤掉。

驻波实验弦线密度多少

驻波实验弦线密度是0×10^-3kg/m。记得这个数字哦:就像记住好朋友的生日一样,驻波实验弦线密度这个数值也很重要,它是0×10^-3kg/m,可别记错了!它很关键:在进行驻波实验时,弦线的密度可是个基础参数,它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和准确性。

驻波实验弦线密度是3kg/m。驻波 (stationary wave)是频率相同,传输方向相反的两种波(不一定是电波),沿传输线形成的一种分布状态。其中的一个波一般是另一个波的反射波。实验,指的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一般来说,当振动物体为管形时,依据拉曼原理和平板底板可以计算得出,最佳的驻波实验弦线密度为**400 mW/m2**。当振动物体为平板状时,最佳的驻波实验弦线密度为**480 mW/m2**。如果采用配置技术,驻波实验弦线密度甚至可达到**800 mW/m2**。

先根据张力T和线密度计算出弦振动速度v的理论值,然后实验测出波长,算出振源频率. f=n/(2*L)*(T/p)^(0.5) 式中n为波节数,L为含有n个波节的驻波的长度,T为弦线的张力,p为弦线的线密度。(1)装好仪器,移动音叉使弦线长约为120cm。

验目的是掌握驻波形成条件及测定横波传播速度,驻波的段数最好控制在3——5个之内.驻波段数过多的话不易调节达到实验的目的就可以的。驻波在声学、无线电、雷达和激光等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可用它测量波长和确定振动系统的频率。本实验是由金属弦线形成驻波,量度波长,测得弦线的线密度。

保留到小数点后4位。该尺可以精确到毫米,以米作单位就是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读数时还要估读1位,就是小数点后4位了。长度测量中,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最小单位是毫米的尺测量物体,物体长度比1mm多一点点,但是有不足2mm,则要读成一点几mm。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