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在相同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因此这种物质在m-V坐标图中画出来的线为过原点的射线,为正比例函数,其斜率不变,斜率就表示密度ρ,即这种物质的密度ρ=m/V不变,但m与V成正比,即对同种物质来说,体积增大一倍,质量也增大一倍。
2、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读作rōu)。国际主单位为单位 为千克/米^3,常用单位还有 克/厘米^3。其数学表达式为ρ=m/V。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体积的主单位是立方米,于是取1立方米物质的质量作为物质的密度。
3、根据公式G=P*V变形公式V=G/P得V溢出水=10g/1g每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 再根据p=G/V得,p茶壶材料=30g/10立方厘米=3g/立方厘米 材料密度为3g/立方厘米 (2)直接根据公式V=G/p得。
4、两种情况下,以玻璃管和铁砂整体为研究对象,都是浮力等于重力,于是有p1g*(3V/5)=mg,p2g(3V/4)=mg,两式中V代表整个玻璃管的体积,p1为水的密度,p2为油的密度,m是玻璃管和铁砂的总质量,g就是重力加速度喽。
5、溶液的密度计算方法是通过量取溶液的质量并除以其体积来确定。
请你将小明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将一段金属丝绕在木棒的一端,制成“密度 计”,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度L;(2)将 “密度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使其漂浮在水中,;(3)将 “密度计”放入盛有牛奶的烧杯中,使其漂 浮在牛奶中,;请根据小明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牛奶的密度:ρ牛= 。
测液体密度: ⑴ 原理:ρ=m/V ⑵ 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A,用刀切出一立方厘米的马铃薯,放到天平上称重。得出的数据就大体上就是马铃薯的密度值。这种方法比较笨,误差也会比较大一些。B,称出一块大小适当的马铃薯的重量,(当然称重称得精确一点比较好。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⑶ 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公式: 变形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实验时得到的实验数据,根据表中的数据,比较序号为 的三级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比较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比较序号为 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因为有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因为石块的密度是不变的,所以可知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所以质量与体积成正比,选正比例函数,就是选C。
在m-V坐标图中,纵坐标m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千克或克,横坐标V表示物质的体积,单位为米(与千克对应)或厘米(与克对应)。在坐标图中画出来的线表示某种物质的质量与对应的体积的关系,该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m/V,表示该物质的密度ρ,即ρ=m/V。
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 利用mV图像,可以求物质的密度;密度的测量 测固体的密度 (1)测比水的密度大的固体物质的密度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利用量筒采用排水法测出固体的体积。(2)测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物质的密度。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利用排水法测固体体积时,有两种方法。
密度与质量是成正比的关系。 质量和密度是成正比的,即密度越大,质量就越大;密度越小,质量就越小。 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可以用符号ρ表示。 密度=质量/体积。同种物理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一个确定的值,即同种物质密度是相等的。
密度计算公式:密度=质量/体积(ρ=m/V)(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重力计算公式:G=mg(G为重量,m为质量,g为地球的重力加速度,约为8N/Kg)。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公式:F=ma(F为合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质能联系方程: E=m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