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哪位好心的朋友:麻烦问一下怎么比较2-甲基-2-丁醇和3-甲基-2-丁醇...

1、交溴水出现褪色的便是4-戊炔-1-醇,分别向剩余的三个样品中加入卢卡斯试剂(浓盐酸与无水氯化锌配制的),最先溶液出现浑浊分层(反应生成的氯烷不溶于水,所以会出现浑浊分层)的就是2-甲基-2-丁醇,其次就是2-戊醇,最后便是1-戊醇。

2、用卢卡斯试剂,因为 3° -OH 2° -OH 1° -OH,所以立即浑浊的是2-甲基-2-丙醇,几分钟后浑浊的是2-丁醇,加热之后才浑浊的是1-丁醇。2-甲基-1-丙醇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气味。能与乙醇和乙醚混溶,能溶于约20份水。

3、加入卢卡斯试剂,先看到沉淀生成的是2-甲基-2-丁醇,加热后看到沉淀生成的是2-戊醇,最后形成沉淀的是正戊醇。加入金属钠,有气体生成的是苯甲醇,苯甲醚无变化。

4、颜色不同、字符区别。颜色不同。2-甲基-2-丁醇常温下为无色液体;2-甲基-3-丁烯腈颜色是透明或黄色的液体。字符区别。2-甲基-2-丁醇是有九个字符组成的;2-甲基-3-丁烯腈是有十个字符组成的。

为什么化学系统命名法没有2—甲基—3—丁醇?

习惯命名法 把所有的醇都看作是甲醇的衍生物,命名为× ×甲醇。如三甲基甲醇、三苯甲醇。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即使同一分子式,也有不同的同分异构体,若没有一个完整的命名方法来区分各个化合物,在文献中会造成极大的混乱,因此认真学习每一类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个化合物还是烃类,并没有出现氧原子啊,或者其它东西。那我们先选择最长肽链,从图上看最长应该是八个碳。也就是某辛烷。然后标号,很明显有两种方式,但是规矩侧链就有两种了,一种是3——甲基,5——异丁基。或者是3,7——二甲基,5——正丙基。根据标号之和最小原则,我们选择前者。

习惯命名法把所有的醇都看作是甲醇的衍生物,命名为× ×甲醇。如三甲基甲醇、三苯甲醇。3系统命名法即选择含羟基的最长碳链,按其所含碳原子数称为某醇,并从靠近羟基的一端依次编号,写全名时,将羟基所在碳原子的编号写在某醇前面,例如1-丁醇CH3CH2CH2CH2OH。

C A不是系统命名法,不正确,应该是是2-甲基苯酚。B不符合离官能团最近的一端编号,应该是3-甲基-2-丁醇。D不符合主链碳原子数最多的原则,应该是是2,3-二甲基戊烷。所以答案选C。

叔丁醇的系统命名法是根据其结构特征和功能性质来决定的。通常采用最短顺序偶的方法命名。顺序偶中第一个元素表示主链碳原子数,第二个元素表示侧链类型。侧链按照官能团种类命名,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和异丙基等。如果存在多个相同侧链,则在侧链名称前加上位置编号,以区分不同位置的同种侧链。

选择包含官能团最长的为主链,那主链不就是4个碳组成,加上官能团不就是2-丁醇吗?2-甲基-1-丙醇是主链没有数完。

3,3-二甲基-1-丁醇中为什么有两个3,分别什么含义?

1、双苯三唑醇是一种化学物质,它的中文名称为1-联苯氧基-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丁醇,同时也被称作联苯三唑醇或百柯。在英文中,它的名称是Bitertanol,另外还有Biloxazol、Baycor等别名。其化学结构更为具体,分子式为C20H23N3O2,对应的分子量为334155。

2、—二甲基—1—丙醇 化学式:C5H12O 结构简式:CH3 CH3 C CH2OH CH3 2,2--二甲基---1--丁醇 化学式:C6H14O 结构简式:CH3 CH3 CH2CCH2OH CH3 结构在这里不好画,你只要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用一条短线连接上即得结构式。

3、无毒。mmb又称3-甲氧基-3-甲基-1-丁醇,具有安全的生物降解功能,既溶于水又溶于油且可以用作香气载体,安全无毒。毒让人就像中毒了一样变得魔幻、上瘾。除此之外该词也被用作吐槽别人能力低下的的用语。

4、-甲基-2-戊醇 | | OH CH3 CH2=C - CH - CH3 2,3-二甲基-1-丁烯 | | CH3 CH3 用途:常代替正丁醇作为涂料和医药的溶剂。测定分子量用的溶剂及色谱分析参比物质。用作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用于香料合成。用作内燃机燃料添加剂(防止化油器结冰)及抗爆剂。

5、CH3)CH2X(X是指卤素,一般是氯或溴)。此物质为一级卤代烷,易发生SN2反应,加入碱会有利于SN2反应的进行;若发生SN1反应,生成的碳正离子不稳定,才发生重排,但SN1反应几率比SN2反应小得多。另外,让卤原子取代羟基可以用SOCl2(二氯亚砜)或PCl3/PCl5进行反应即可。

6、-甲基-1-丁醇,也称为异戊醇,中文名异丁原醇,化学式为(C5H12O)。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不愉快的气味和辛辣味。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