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浮力求物体密度的方法:称重法:F浮=G-F。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F浮=G-F。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算出体积:V=F浮/ρg。利用公式:G=mg求质量:m=G/g。利用密度公式:ρ=m/V求密度:ρ物=G/G-F×ρ液。平衡法:F浮=G物。在量筒中装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刻度:V。
2、如果物体为漂浮状态,则重力就等于浮力,可以算出质量,密度可以用质量除以体积计算。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3、步骤:求浮力:首先,使用浮力公式$F{浮} = rho{液}gV{排}$来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求重力:由于物体漂浮或悬浮,所以重力$G = F_{浮}$。求质量:根据重力公式$G = mg$,物体的质量$m = frac{G}{g} = frac{F_{浮}}{g}$。
浮力等于位于液体中的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量。公式为F=ρVg,其中F为浮力,ρ为液体的密度,V为物体所排开液体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密度与物体体积之差:浮力等于物体的体积与所处液体的体积之差乘以液体的密度。
速度:V=S/t;重力:G=mg;密度:ρ=m/V;压强:p=F/S;液体压强:p=ρgh。初中物理公式:V=S/t;G=mg;ρ=m/V;p=F/S;P=F/s=ρgh;F1L1=F2L2;w=Fs=Gh;p=W/t=Fv;η=W;I=U/R=P/U;W=Pt等。
初中浮力公式:F浮=ρ液gV排;F浮=m排g;F浮=G排=F浮=G物;F浮=F向上-F向下;F浮=G物-F示。F浮=ρ液gV排。此公式说明浮力只和液体密度以及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有些同学会错误的认为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大小有关。用途:求浮力大小。
初二所有的物理公式:速度:V=S/t ,t=s/v,s=vt,t时间,s路程。重力:G=mg ,m=G/g。密度:p=m/V ,v=m/p,m=pv。P密度v体积m质量。压强:p=F/S F压力N s受力面积。液体压强:p=P液gh 。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
密度的相关公式变换包括:m=ρV 和 V=m/ρ。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字母m表示,其国际单位是千克(kg)。体积是指物体占据的空间大小,用字母V表示,其国际单位是立方米(m)。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用字母ρ表示,其国际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
浮力大小计算公式是:F=ρVg F是浮力,单位牛顿,ρ是液体密度,单位千克/立方米,V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立方米 g是重力加速度(单位米/秒),单位牛顿/千克。
1、根据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力平衡G=F浮;而G=物体质量*g=物体的密度*V物*g,F浮=液体密度*g*V排,所以:物体的密度*V物*g=液体密度*g*V排,即:物体的密度*V物*=液体密度*V排,那么这个比例式就出来了(物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V排/V物)。
2、浮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不一致产生的,也即F浮=F向上-F向下。
3、因为是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根据浮力公式有 ρ水v排g=m物g=ρ物v物g 所以ρ物=ρ水(v排/v物),知道物体在水中的体积是总体积的比例就可以得到物体密度了。
4、应该是:p液/ p物= V物/ V排并且只适用于漂浮的物体: F浮=G物 p液gV排=p物gV物所以:p液/ p物= V物/ V排一般用得多的形势是:p物=(V排/V物)p液,也可以说成:漂浮的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是总体积的几分之几,那么它的密度就是这种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5、公式:ρ物∶ρ液=V排∶V物 或 ∶ρ液=V露∶V物 或 ρ物∶=V排∶V露说明:ρ物为物体的密度,ρ液为液体的密度,V排为排开液体的体积,V物为物体的总体积,V露为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此公式描述了物体漂浮时密度、排开液体体积和物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6、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 物体的密度:ρ物 液体的密度:ρ液 物体的体积:v物 浮力:F浮 第二个:F浮=ρ液gv排=G排 这个表达式就是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达式。原式为:F浮=G排,即浮力与排开的液体重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