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没在水中物体的密度怎么算

1、浸没在水中物体的密度计算方法有两种情况: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使用公式:密度 = 质量 / 体积。具体步骤:测量质量:首先,在物体未被水浸没时,使用合适的工具测量其质量。计算体积:接着,将物体完全浸入水中,测量由此导致的液面上升量,这个上升量即为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也即物体的体积。

2、密度就是质量除以体积。如果问的是一个物体在被水全部淹没的状态(也就是物体完全在水面以下),和完全不在水里的状态。那么密度只要用不在水里的物体测量过的质量,除以物体完全淹没在水里的排水量,也就是让液面上升了多少的排水体积,也就是本身物体的体积,就能得到密度。

3、这个物体的密度是5×103kg/m3。以下是详细的解析过程:受力分析: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向下的重力G和向上的浮力F浮。根据题目,物体在水中的重量是在空气中的1/3,所以有1/3G = G F浮。浮力计算:由1/3G = G F浮,可以解出浮力F浮 = 2/3G。

4、方法1: 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记为m。 将烧杯装满水,使用天平称量烧杯加水总质量,记为m1。 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后取出,称量剩余烧杯加水总质量,记为m2。 溢出水的质量为m1 - m2,溢出水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 根据公式ρ = m / V,计算物体的密度。

5、浸没水中,其体积=排开水的体积 受的浮力=排开水的重量=4牛。

浸在水中的物体的密度的计算

1、通过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F1和在水中的重量F2,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公式为:物体密度= F1*ρ水/(F1-F2)。其中,ρ水代表水的密度,通常取1000千克/立方米。举个例子,假如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称重为10N,在水中称重为8N。根据上述公式,可以得出物体的密度为10*1000/(10-8)=5000千克/立方米。

2、公式:密度ρ = (物体质量m × 水密度ρ水) / (烧杯加水总质量m1 - 物体浸没后烧杯加水总质量m2)。方法1: 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记为m。 将烧杯装满水,使用天平称量烧杯加水总质量,记为m1。 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后取出,称量剩余烧杯加水总质量,记为m2。

3、这个可以联立方程,题里有隐藏的量,也就是水的密度。因为放入水中重3n,所以浮力是4-3=1n 所以联立方程有 4n=mg 1n=ρ水gv ρ=m/v ρ水=1000kg/m解得ρ=4000kg/m欢迎追问。

4、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使用公式:密度 = 质量 / 体积。具体步骤:测量质量:首先,在物体未被水浸没时,使用合适的工具测量其质量。计算体积:接着,将物体完全浸入水中,测量由此导致的液面上升量,这个上升量即为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也即物体的体积。

5、你应该知道浮力等于重力吧 当物体和水的密度相等时,无论体积怎么变化 水给予物体的浮力恰好等于他的重力。

6、根据水的密度求物体的密度,主要还是根据m = pv 这个公式来求解,根据物体在水中的排水量得到物体的质量,再根据物体的提及得到p。例题,一物体在水中浸入1/2,求物体的密度。

已知物体重,和在水中的重怎样求物体密度

通过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F1和在水中的重量F2,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公式为:物体密度= F1*ρ水/(F1-F2)。其中,ρ水代表水的密度,通常取1000千克/立方米。举个例子,假如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称重为10N,在水中称重为8N。根据上述公式,可以得出物体的密度为10*1000/(10-8)=5000千克/立方米。

这个可以联立方程,题里有隐藏的量,也就是水的密度。因为放入水中重3n,所以浮力是4-3=1n 所以联立方程有 4n=mg 1n=ρ水gv ρ=m/v ρ水=1000kg/m解得ρ=4000kg/m欢迎追问。

根据重力公式 $G = mg$(其中 $G$ 表示重力,$m$ 表示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通常取 $8 N/kg$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_浮 = (m_1 - m_2)g$ 。

设p水为水的密度,p物为物体密度,浮力f=p水gv,重力=p物gv 。由于空气密度很小,空气浮力忽略不计。空气中的重量等于重力。水中重量=重力-浮力。空气中的重力减去水中的重力可求出浮力。用浮力可求出体积。由空气中的重力求出质量。

求物体密度的公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哦:最基本公式:物体的密度 = 物体的质量 ÷ 物体的体积。这就像是你想知道一个盒子里面装了多少东西,就得知道盒子有多重和盒子有多大。利用浮力原理:如果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或悬浮,物体的密度 = 排出水的质量 ÷ 物体的体积。

物体在水中的密度怎么算?

通过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F1和在水中的重量F2,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公式为:物体密度= F1*ρ水/(F1-F2)。其中,ρ水代表水的密度,通常取1000千克/立方米。举个例子,假如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称重为10N,在水中称重为8N。根据上述公式,可以得出物体的密度为10*1000/(10-8)=5000千克/立方米。

水的密度 $ρ_水 = 1000 kg/m^3 = 1 g/cm^3$ 。物体体积 $V = \frac{200 - 150}{1} = 50 cm^3$ 。物体密度 $ρ = \frac{200}{50} = 4 g/cm^3$ 。

如果物体是悬浮状态, 那么密度就为G/(g*V)。(公式中G代表重力,g代表重力加速度,v代表物体浸没体积)。其推导:福利等于重力,由于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故经过代换可得到上公式。在运用该公式的时候要确认物体所处的状态。

公式:密度ρ = (物体质量m × 水密度ρ水) / (烧杯加水总质量m1 - 物体浸没后烧杯加水总质量m2)。方法1: 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记为m。 将烧杯装满水,使用天平称量烧杯加水总质量,记为m1。 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后取出,称量剩余烧杯加水总质量,记为m2。

密度公式是ρ=m/V。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可以用符号ρ(读作rou)表示,国际单位制和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密度的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3。

公式:ρ=mρ水/(m2-m1)。方法1: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m;将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称出总质量m1,把物体浸没水中后取出,称出出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则溢出水的质量为两者之差m1-m2,求出溢出水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求出物体的密度。

空气中20N的物体,在水中称为18N,求物体的密度

1、题目有缺陷,要修改才能解修改后如下:在空气中20N的物体,浸没在水中称为18N,求物体的密度。解:物体的重力G物=20牛,则物体的质量m物=G物/g=20牛÷10牛/千克=2千克。

2、小于12的数都可以,选D 4分之一在水中时浮力是2N,全浸入水中时浮力是2X4是8N。

3、个空心铜球重18N,体积为2立方分米,把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受到的浮力为:F浮=10^3*10*2*10^-3=20N 因为20N大于18N,所以铜球会上浮。所以正确答案是D。

4、答案:D 解析:此时物体的浮力为:F浮=20-18=2N 当物体完全浸没时,v排是原来4倍,浮力也是原来4倍,即浮力达到:F浮=2×4=8N 因此,测力计示数为:F拉=20-8=12N 如果物体与容器底接触,会受到容器底的支持力,这样,拉力会变小,即,小于12N,因此,答案只有D。

5、鱼类则是靠着鱼膘的鼓与瘪来调整鱼的体积,进而改变鱼的平均密度,使它可以上浮或下沉。 浮力大小的计算 浮力大小的计算可归纳为三种方法: (1)求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F浮=F向上-F向下 (2)通过测量,从受力情况入手,由平衡条件推算出F浮=G-G′。

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水中时,有8cm露出水面上方,木块的密度是...

1、答案:600kg/m3 常见题目:其实边长根本用不着,除非求其它量,比如求浮力等等。

2、这是一道浮力题目,先求出木块的体积V1=1X1X1=1立方米;它放在水中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可见木块处于漂浮状态。

3、【由同种物质做成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中后有部分露出水面】---问题漂浮在水面,说明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对物体进行切割后,每一部分的质量与体积都比原来的整体小;但是每一部分的密度跟原来整体的密度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每一部分的密度还是小于水的密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