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验前算出环刀内容积(V)试验前算出,试验前称出环刀重量试验前称出(m2);灰土用环刀取样后,用削土刀削平环刀两端,用削下的多余土测含水率(w),称量环刀与土样合重(m1);计算:湿土密度:ρ=(m1-m2)/V 干土密度:ρd=ρ/(1+0.01w)压实系数:ρd/68≥0.97 合格,反之不合格。
2、三七灰土应该做轻型击实来控制压实度标准,有了三七灰土的击实,用环刀取样,就可以换算压实度,也可以大概换算出环刀+试样重在多少范围内符合压实度要求了。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应不少于1个点。
3、灰土可用环刀法取样。所用工具:环刀、天平、酒精、烧杯。原理:用环刀取土样,用天平称取环刀加土质量,在称取环刀质量,用酒精把土烧干,称取重量,用湿土质量减去干土质量得出水质量,用水质量除以土质量得出系数,和设计最佳含水量比较,接近为合格。
4、按下式计算土壤容重。d=g?100/[V?(100+W)]式中:d—土壤容重(g/cm3)g—环刀内湿土重(g)V—环刀容积(cm3)W—样品含水量(%)用环刀法应将表面1/3除去,取样点应位于每层厚度的2/3深度处。同一点处取2个样,结果取平均值。先称出环刀的质量 然后去现场取样 。
5、m的三七灰土中,白灰(生石灰粉)360kg,粘土1120kg. 这里,“三七”是指体积比,生石灰粉的自重按12KN/m3计算;粘土自重按16KN/m3计算。
1、土的最大干密度一般常在4~7 g/cm3。干密度反映了土的孔隙比,因而可用以计算土的孔隙率,它往往通过土的密度及含水率计算得来,但也可以实测。土的干密度一般常在4~7 g/cm3。在工程上常把干密度作为评定土体紧密程度的标准,以控制填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2、干密度指的是土的孔隙中完全没有水时的密度,即固体颗粒的质量与土的总体积之比值。土的最大干密度一般常在4-7 g/cm3。干密度反映了土的孔隙比,因而可用以计算土的孔隙率,它往往通过土的密度及含水率计算得来,但也可以实测。
3、干密度指的是土的孔隙中完全没有水时的密度,即固体颗粒的质量与土的总体积之比值。土的最大干密度一般常在4~7 g/cm3。土的干密度就是土单位体积中固体颗粒部分的质量。

先在田间选择挖掘土壤剖面的位置,然后挖掘土壤剖面,按剖面层次,分层采样,每层重复3次。如只测定耕作层土壤容重,则不必挖土壤剖面。将环刀托放在已知重量的环刀上,将环刀刃口向下垂直压入土中,直至环刀筒中充满样品为止。环刀压入时要平稳,用力一致。
在击实试验中,首先确保土样的含水量ω恒定。将土样分层装入击实筒中,每层土样厚度控制在3-5厘米。然后,使用规定的击锤质量和落距进行锤击。完成后,土样应充满击实筒,且筒的体积与土样总重可用于计算湿密度ρ。通过含水量ω和湿密度ρ,可进一步计算得到干密度ρd。
试验时,将含水量ω为一定值的扰动土样分层装入击实筒中,每铺一层(共3-5层)后均用击锤按规定的落距和击数锤击土样,最后被压实的土样充满击实筒。由击实筒的体积和筒内被压实土的总重计算出湿密度ρ,并可计算出干密度ρd,ω为土的含水量。
1、一类土(松软土)包括砂土、粉土、冲积砂土层以及疏松的种植土、淤泥(泥炭),其坚实系数为0.5~0.6,密度为600~1500 kg/m,开挖方法主要使用锹、锄头,少许使用脚蹬。
2、粘土:其天然密度ρ一般在8-0g/cm3之间。砂土:其天然密度ρ通常在6-0g/cm3范围内。腐殖土:其天然密度ρ较低,一般在5-7g/cm3之间。请注意,这些数值是天然密度的大致范围,实际值可能因土壤的具体成分、结构、湿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3、天然密度变化范围较大。一般粘土ρ8-0g/cm3;砂土ρ6-0g/cm3;腐殖土ρ5-7g/cm3。
1、水撼砂地基处理是地基工程中的一种方法,与碾压式地基处理法相比,水撼砂法利用振捣棒分层注水振捣或人工用多齿钢叉分层注水摇撼,能取得更高的干密度,通常超过75g/cm,而且施工成本较低。由于其较高的干密度和较低的成本,水撼砂法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什么是水撼砂基础?地基换砂施工法通常分碾压式和水撼式两种。
3、什么是水撼砂基础? 地基换砂施工法通常分碾压式和水撼式两种。
物理指标:密度:衡量土的紧密程度。干密度:土在干燥状态下的密度,反映土的压实状态。饱和度:土中水的体积与土的孔隙体积之比,反映土的含水状态。重度:土的单位体积重量。孔隙比: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固体颗粒体积之比,反映土的疏松程度。土的含水量: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的总质量之比,是土的重要物理性质。
一般要测土的物理指标,密度、干密度、饱和度、重度、孔隙比、土的含水量 、液限、塑限。
台背回填原地面需进行压实度检查,通常标准为95%。这一要求出自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旨在确保工程质量。对于涵洞的台背,其回填要求参照桥梁台背的标准。这一实践确保了回填土的密实度,有效防止了路基与涵洞之间的沉降差异,提升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与耐久性。压实度的控制对于土方工程至关重要。
路基性能要求的主要指标有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表明平整度、表面防滑性能。承载能力:包括强度和刚度两个方面。稳定性:在地表挖掘或填充路基会改变原地面地层结构的应力状态,导致路基不稳定,并影响到稳定性。 耐久性:道路工程使用寿命较长,因此,路基路面工程要求良好的耐久性。
做土样的标准击实试验,根据试验得出来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后,在现场可以用环刀法与灌砂法检测路基密实度。现场摊铺土样的含水量最好是控制在最佳含水量-5%~+5% 内,这样也会提高密实度要求的。路基现场还要控制其摊铺厚度及平整度,压路机的功率及压实遍数。
在铁路路基工程中,动力触探是关键的一环。这项实验可以在原地面上进行,通过触探设备来评估土质的承载能力,确保符合标准要求。动力触探能够帮助工程师了解土层的物理性质,从而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环刀实验则用于测试土的压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