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生成了强碱,故酚酞溶液变红。不同点解释:钠和钾是同主族元素,但钾比钠多一个电子层,钾的原子半径大于钠,故钾原子更易失电子,所以钾比钠活泼,与水反应是程度更剧烈,故有火光和爆炸(产生的氢气在空气中被点燃)的现象。
浮,钠的密度比水小;熔,钠的熔点低,反应为放热反应;游响,剧烈反应,有气体生成;若水中滴有无色酚酞则溶液变红,有碱生成。
钾:在空气中加热时,产生紫色火焰,得到黄色固体。K + O2 ==△== KO2(超氧化钾)。钠:在空气中加热时,产生黄色火焰,得到黄色固体。2 Na + O2 ==△== Na2O2(过氧化钠)。
渐渐变没,这个过程中钠发出嘶嘶的响声,水溶液滴入酚酞后变红色;钾和氧反应发出蓝色火焰(用蓝色钴玻璃看)生成过氧化钾,钾与氧的反应更剧烈于钠和氧的反应,钾和水反应现象:同钠,但比钠更剧烈,且钾与水反应放出的热会使生成的氢气燃烧,并发生轻微的爆炸。所以钾的金属性比钠更强。
金属钠浮在水面上、熔成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溶液变红(加酚酞)。钠的密度比水小,熔点也仅为981℃。钠在水溶液中表现出极高的化学活性,与水反应时放出的热足以使它熔化。熔化的金属钠具有很大的表面张力(其他金属亦是如此)。这就是钠球形成的原因。
钾投入水里浮在水面上,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剧烈,常使放出氢气燃烧,并发出轻微爆炸声。反应后溶液滴入酚酞后变红。钾与水发生剧烈反应。而且比钠与水反应剧烈。是因为钾原子与钠原子的电子层数不同,钾的原子半径大于钠的原子半径,钾的金属性强于钠的金属性。化学方程式为:2K+2H2O=2KOH+H2↑。
1、钾的熔点:638 °C,铁的1535℃。铁和钾都金属晶体。要金属晶体中,金属离子排列越紧密,金属离子的半径越小、离子电荷越高,金属键越强,金属的熔、沸点越高。
2、钾的熔点为665摄氏度,其沸点更是高达774摄氏度。而铷则展现出更低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389摄氏度和686摄氏度。这些特性使得它们在工业和实验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钾,这种银白色的软质金属,呈现出蜡状外观,可以轻易地被小刀切割。它的熔点和沸点相对较低,密度比水还小。
3、钾的熔点为665摄氏度,沸点为774摄氏度。铷的熔点为389摄氏度,沸点686摄氏度。钾是一种银白色的软质金属,蜡状,可用小刀切割,熔沸点低,密度比水小,化学性质极度活泼,属于碱金属。
4、钾,原子序数19,原子量30983。钾是一种轻而软的低熔点金属;熔点为625°C,沸点760°C,密度0.86可/厘米3。钾比钠活泼,金属钾与水或冰的反应,即使温度低到-100℃,也非常剧烈;与酸的水溶液反应更为剧烈。金属钾在空气中燃烧,易生成橘红色的超氧化钾。
钾的物理性质及特点:钾为银白色立方体结构金属,理化性质和钠非常相似。钾质软而轻可用小刀切割,新切面有银白色光泽。钾的密度0.862g/cm3(293K),熔点336K(63℃),沸点1032K(759℃)。
钾元素比钠更为活泼,它与水或冰的反应在极低的温度下也十分剧烈,与酸的水溶液反应更是迅猛。当金属钾在空气中燃烧时,会生成橘红色的超氧化钾。尽管金属钾与氢气的反应在常温下相对缓慢,但在400摄氏度的高温下,反应会变得非常迅速。
化学性质:钾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比钠还要活泼。暴露在空气中时,其表面会迅速覆盖一层氧化钾和碳酸钾,导致失去金属光泽。因此,金属钾通常保存在煤油中以防止氧化。在空气中加热钾,它会燃烧;在有限量的氧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钾,而在过量的氧气中加热则生成过氧化钾和超氧化钾的混合物。
这种金属在化学上的化合价为1,性质活泼。与水接触时,会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钾,并伴随着起火燃烧的现象。在空气环境中,其氧化速度极快。燃烧时,这种金属会呈现出独特的紫色火焰,这一特性使其在工业和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此外,这种金属的可塑性和导电性也是其被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金属性质:钾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具有金属的一些常见性质,如良好的热导性、电导性和延展性。它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常温下柔软可塑。由于其良好的导电性,钾常被用作电解质和电池中的阳极材料。与水的反应:钾与水反应时会发生燃烧,并迅速放出氢气。
1、钫的密度为870g/cm,熔点为27°C,沸点677 °C。碱金属均有一个属于s轨道的最外层电子,因此这一族属于元素周期表的s区。碱金属的化学性质显示出十分明显的同族元素相似性,是化学元素周期性的例证之一。
2、熔沸点: 锂:熔点180.5℃,沸点1347℃ 钠:熔点981℃,沸点829℃ 钾:熔点665℃,沸点774℃ 铷:熔点389℃,沸点688℃ 铯:熔点284℃,沸点674℃ 钫:熔点27℃,沸点677℃ 以上数据表明,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碱金属的密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而熔沸点则逐渐降低。
3、钫的密度同样较高,为870克每立方厘米。它的熔点非常低,仅为27℃,这意味着在接近冰点的温度下,钫就能从固态转变为液态。而钫的沸点也相对较低,为677℃,在中等高温下即可汽化。这些碱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通常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并且由于它们各自的物理特性,在多个工业和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4、呈现灰色。碱金属单质的密度小于2g.cm^-3,是典型的轻金属,锂、钠、钾能浮在水上,锂甚至能浮在煤油中。碱金属单质的晶体结构均为体心立方堆积,堆积密度小,莫氏硬度小于2,质软,导电、导热能极佳。碱金属单质都能与(Hg)形成合金(齐)。
5、密度8785克/厘米3。熔点240±0.01℃,沸点674℃。1公斤的高纯金属铯化合价+1。电离能894电子伏特。在碱金属中它是最活泼的,能和氧发生剧烈反应,生成多种氧化物(据《元素化学》介绍至少有7种)的混合物。在空气中,氧化的热量足以使铯熔化并点燃。
6、元素属性: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第ⅠA族,是碱金属元素的代表。物理性质:钠为银白色立方体结构金属,质软而轻,可用小刀切割。其密度为0.968g/cm,比水小。熔点为981℃,沸点为889℃。新切面有银白色光泽,但在空气中氧化后会转变为暗灰色。
1、同属于碱金属(钾、钠、钾、铷、铯、钫)锂溶点180.5度其实的溶点都小于100度,溶点依次降低。
2、在常温常压下,一些金属的熔点低于或等于100摄氏度。其中,钠的熔点为981°C,是一种常见的低熔点金属。钾的熔点为665°C,铷的熔点为389°C,铯的熔点为240°C,钫的熔点为200°C,它们均处于较低的熔点区间。镓的熔点为280°C,虽然比上述几种金属稍高,但依然低于100°C。
3、钠、钾:放入煤油 铷:保存在液体石蜡中 铯:保存在液体石蜡中 铷和铯又都是又轻又软的金属,用小刀可以毫不费力地切开它们。铯在28℃时熔化,在常温下呈现半液体状。铷的熔点是38℃,在常温下呈糊状。在金属家族中,它们是“软骨头”。
4、钠、钾:放入煤油 铷、铯:保存在真空玻璃管中 铷和铯又都是又轻又软的金属,用小刀可以毫不费力地切开它们。铯在28℃时熔化,在常温下呈现半液体状。铷的熔点是38℃,在常温下呈糊状。在金属家族中,它们是“软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