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在250蒸馏烧瓶里加入密度为每立方厘米84克的浓硫酸50mL毫升,在分液漏斗里盛放密度为每立方厘米2克的甲酸10毫升,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给浓硫酸加热到80至90摄氏度,移去酒精灯。向烧瓶内逐滴加入甲酸,即有一氧化碳产生氧。当空气排尽后,用排水法收集一氧化碳,并用橡皮塞塞紧集气瓶口。
2、一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实验准备 首先,需要在250毫升的蒸馏烧瓶中加入50毫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84克的浓硫酸。同时,在分液漏斗中盛放10毫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2克的甲酸。在进行实验之前,务必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以确保实验过程中气体不会泄漏。
3、一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实验装置和材料:使用一个250毫升的蒸馏烧瓶,加入50毫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84克的浓硫酸。在分液漏斗中盛放10毫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2克的甲酸。检查整个实验装置的气密性,确保实验过程中不会有气体泄漏。
我们可以使用密度的定义来解决这道题。密度的定义是物体的质量除以物体的体积。首先,计算空气的质量。空气的质量等于锥形烧瓶加上塞子质量减去除去空气后的质量:空气质量 = (4523 - 4543)g = 0.8 g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行星表面大气的体积。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锥形烧瓶的体积为500 cm。
冰的体积为多少?(2)求石块的质量。(3)求石块的密度。
选择C因为三个质量相等,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由图可知C的体积最小,所以它的密度最大 选C;密度=质量/体积由于质量相等,谁的体积小谁的密度大。C容器体积最小,所以所装液体密度最大。
解:密度ρ的计算公式为质量m除以体积V。根据题目,质量为105克,体积为100立方厘米,所以密度ρ=105g / 100cm=05g/cm。这个密度小于1g/cm,因此不符合标准,需要加盐。假设加入盐的质量为x克,盐水的总体积不变,仍为600立方厘米。
求瓶内金属的密度。 为测定黄河水的含砂量(即1m3河水中含砂的质量),某同学取了10dm3的黄河水,称得其质量为18kg,试计算黄河水的含砂量。
密度 ρ盐水=ρ水(G-G2)/(G-G1)提示:计算浮力的方法有好几种,其中一种是 称重法 。

1、公式:密度ρ = (物体质量m × 水密度ρ水) / (烧杯加水总质量m1 - 物体浸没后烧杯加水总质量m2)。方法1: 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记为m。 将烧杯装满水,使用天平称量烧杯加水总质量,记为m1。 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后取出,称量剩余烧杯加水总质量,记为m2。
2、如果物体是悬浮状态, 那么密度就为G/(g*V)。(公式中G代表重力,g代表重力加速度,v代表物体浸没体积)。其推导:福利等于重力,由于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故经过代换可得到上公式。在运用该公式的时候要确认物体所处的状态。
3、公式:ρ=mρ水/(m2-m1)。方法1: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m;将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称出总质量m1,把物体浸没水中后取出,称出出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则溢出水的质量为两者之差m1-m2,求出溢出水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求出物体的密度。
4、密度的计算公式:式中V为包含P点的体积元;M为该体积元的质量。在厘米·克·秒制中,密度的单位为克/厘米3。在国际单位制和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密度的单位为千克/米3。
1、在日常环境中,密度最高的液体是水银,也称汞。这种液态金属的密度是水的15倍,因此在所有液体中它占据首位。汞是一种化学元素,其化学符号为Hg,原子序数为80。它的银白色外表与高密度使其成为许多工业应用的理想选择。汞的特性包括较差的导热性但良好的导电性,以及能与大多数普通金属形成合金,包括金和银,但不包括铁。
2、日常环境中,密度大的液体首推水银,也就是汞,一种液态的金属,密度是水的15倍。 汞是一种化学元素,俗称水银(汞亦可写作銾)。它的化学符号是Hg,它的原子序数是80。它是一种很重、银白色的液态过渡金属。因着这特性,水银被用于制作温度计。 特性 汞导热性能差,而导电性能良好。
3、常态下,汞是所有液体中密度最高的,也是变态下唯一的液态金属。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液体,如酒精、水、花生油和豆油等。这些液体的密度各不相同,其中酱油的密度最大,达到了15g/ml。酒精的密度相对较低,为0.8g/ml,比水的密度(0g/ml)要小。这意味着,相同体积的酒精和水,水的质量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