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烷分子式C6H14,去掉4个甲基后,只剩下C2H2。也就是这两个C要负责连接这4个甲基。你在纸上排列下很容易就清楚了。
CH3-(CH2)4-CH3为己烷同分异构体,化学式为C6H14。 3种CH3CH(CH3)-(CH2)2-CH3为2,3-二甲基戊烷。 2-甲基戊烷,化学式为C6H14,是己烷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 5种CH3CH2CH(CH3)CH2CH3为2,3,4-三甲基戊烷。 3-甲基戊烷,化学式为C6H14,属于己烷的同分异构体。
Ch3-ch-ch-ch3[2,3二甲基己烷]。(5) Ch3-c-ch2-ch3[2,2二甲基己烷]。 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但原子排列不同的化合物。简而言之,化合物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现象称为异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称为异构体。许多异构体具有相似的性质。
己烷有5种同分异构体,其结构是如下。主链上有6个碳的正己烷。结构式如下。主链上有5个碳的2-甲基戊烷和3-甲基戊烷。结构式如下。主链上有4个碳的2,2-二甲基丁烷和2,3-二甲基丁烷。结构式如下。
有9种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及名称如下。庚烷、2-甲基-已烷、3-甲基-已烷的结构式如下所示。2,3-二甲基-戊烷、2,4-二甲基-戊烷的结构式如下。 2,2-二甲基-戊烷、 3,3-二甲基-戊烷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3-乙基-戊烷、2,2,3-三甲基-丁烷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甲基环己烷的结构简式中,甲基(-CH3)表示一个碳原子中心上连接着三个氢原子。 在环己烷部分,六个碳原子形成一个环状结构,每个碳原子上均连接着两个氢原子。 环内的碳原子通过单键相连,呈现出六元环的结构。
2,4-二甲基丁烷:CH3-CH(CH3)-CH2-CH(CH3)-CH2-CH3 2,2,3-三甲基丁烷:CH3-CH(CH3)-CH(CH3)-CH(CH3)-CH2-CH3 2,3,4-三甲基丁烷:CH3-CH(CH3)-CH(CH3)-CH(CH3)-CH2-CH3 这些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中显示了碳原子之间的连接关系和氢原子的位置。
1、支链的编号要尽可能小,正确的命名应该是3-甲基己烷。
2、这个是根据次序规则来判断的,次序规则越优先的原子团放在越靠后的地方,即离主链更近。
3、按照IUPAC规则正确的写法的确是4-甲基-3,3-二乙基己烷,因为较优基团后写,但 3,3-二乙基-4-甲基己烷这种写法已成为习惯,就沿用了。
命名:3-甲基-4-乙基己烷 (2)如不饱和烃为烯烃,则烯烃的结构简式可能有6种 如不饱和烃为炔烃,则炔烃的结构简式可能有2种 有一种烷烃A与上图烷烃是同分异构体,它却不能由任何烯烃催化加氢得到。
-甲基-4-乙基己烷的命名正确。现命名法使用IUPAC命名法,烷烃的系统命名规则如下:找出最长的碳链当主链,依碳数命名主链,前十个以天干(甲、乙、丙...)代表碳数,碳数多于十个时,以中文数字命名,如:十一烷。最近的取代基位置编号:..(使取代基的位置数字越小越好)。
不可以。当两边支链位置都是第三位时,按照优先基团排序,应先写甲基,后写乙基。
CH3CH(CH3)CH(C2H5)CH(CH3)CH2CH3 CH3CH2C(CH3)2C(CH3)2CH2CH3 5种。
个 主链为9的。 壬烷 主链为8的。 2-甲辛烷 3-甲辛烷 4-甲辛烷 主链为7,支链为2个甲基。
-甲辛烷 主链为7,支链为2个甲基。2,2-二甲庚烷 2,3-二甲庚烷 2,4-二甲庚烷 2,5-二甲庚烷 2,6-二甲庚烷 3,3-二甲庚烷 3,4-二甲庚烷 3,5-二甲庚烷 4,4-二甲庚烷 主链为7,支链为1个乙基的。3-乙庚烷 4-乙庚烷 主链为6,支链为3个甲基的。
c9h20的同分异构体有26种,同分异构体又称同分异构物,在化学中是指有着相同分子式的分子,各原子间的化学键也常常是相同的,但是原子排列却不同的一类物质。也就是说,它们有相同的分子式,却有着不同的“结构式”。许多同分异构体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化学性质。
不一样。C9H20也就是壬烷,其同分异构体多达35种。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的闪点有一定区别,和侧链的数目也有很大影响。关于壬烷及其同分异构体的闪电数据较少,可以看看C8H18的数据。C8H18也就是辛烷,正辛烷的闪点数据是闪点(℃):13(CC);22(OC),CC是闭口,OC是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