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T怎么分胸腔积液和胸膜增厚

CT值以0为水,-500~1000为气体,+500~+1000为骨。人体中钙化或骨化病灶为80~500,凝血块为30~85,血液为20~65,软组织为40~80,脂肪为0~100。

①胸腔积液:包括游离性和局限性,后者有叶间积液、包裹性积液、纵隔积液,可见于结核、转移瘤、间皮瘤以及某些心血管疾病。②胸膜增厚:CT表现为沿肺表面与胸壁之间的厚度增加,密度增高,呈致密的条带状影,边缘不规则,厚度可不均,常见于结核性或化脓性胸膜炎,石棉肺及间皮瘤。

胸膜钙化呈点状或者线状,或者斑片状高密度影,CT值可以达到80分以上,广泛的胸膜增厚可见胸腔体积缩小、肋间隙变窄及纵隔向患侧移位。很多患者的CT报告结论是胸膜增厚,正常胸膜在CT上看不到,很薄,是贴在胸壁上的一层膜。

急性脓胸诊断

急性脓胸主要是由于胸膜腔的继发可爱染所致。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肺部感染:约50%的急性脓胸继发于肺部炎性病变之后。肺脓肿可直接侵及胸膜或破溃产生急性脓胸。(二)邻近组织化脓性病灶:纵隔脓肿、膈下脓肿或肝脓肿,致病菌经淋巴组织或直接穿破侵入胸膜腔,可形成单侧或双侧脓胸。

确诊脓胸的直接证据是胸腔穿刺抽出脓液,细菌培养阳性。此时,医生可能会在穿刺后注入美蓝(亚甲蓝)以确认是否存在支气管胸膜瘘。对于慢性脓胸,其诊断过程更为复杂,通常源于急性脓胸处理不当或引流不畅。患者可能呈现慢性消耗状态,伴有低热,患侧胸膜增厚,胸壁凹陷,并有积液体征。

胸部X线检查是脓胸的主要诊断方法。游离的胸腔积液首先沉积在胸腔的底部,一般在肺底与横膈之间,使肺组织略向上浮起。

心包积液的ct表现

CT表现为:包腔增宽,心包腔内液体呈水样密度。CT值介于12HU~40HU之间,血性及渗出液CT值较漏出液及乳糜液CT值较低。少量积液仰卧位主要集中在左室背侧,中量积液对扩展至心脏腹侧,大量积液时可包裹所会心脏及大血管根部,下界可达BNJ水平,心包壁层、脏层间距明显增宽。

心包积液的诊断可以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X线进行综合判断,还有超声、CT对于心包积液的诊断价值较大。心包积液的常见症状包括乏力、呼吸困难等,严重、快速、大量的心包积液可能出现心脏压塞表现,患者的生命体征可能不稳定。体格检查主要是听诊,可以发现心音比较低钝、遥远。

心包积液量比较高的时候,在所做的X线胸片上透视,或者照胸片的时候,或者做CT的时候都是能够看得到的,心电图上也会有特殊的表现。

硬膜下积液CT表现

稳定型:以老年人占多数,大多患者以头昏、头晕、恶心、呕吐、欣快、淡漠、抑郁、记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一般无硬膜下积液相关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长期观察此型可转变为消退型或演变型。进展型:小儿多见。

演变型:CT动态观察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出现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病理特点:消退型病例可以用蛛网膜破裂学说解释,即头外伤时外侧裂、视交叉区与蝶骨嵴紧密粘连的蛛网膜撕裂,导致脑脊液流出积聚在硬膜下腔,以后被逐渐吸收减少。

头部外伤史。有神经系统的症状或体征。影像学检查可确诊。CT表现为额颞顶部新月状低密度区,常进入纵裂前部,脑组织受压,CT值为0—10Hu。

慢性积液又称为硬脑膜下水瘤,积液常有被膜包裹,CT片上呈新月形低密度影。慢性硬膜下积液可发生在外伤后数天或数周内,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被漏诊或误诊。慢性硬膜下积液多见于老年人,并且外伤史常常被患者忽略。

硬膜下积液少的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增多以后可以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肢体乏力、癫痫,还有大小便失禁等等。

胸腔积液2.1cm是多少ml

1、结果 本组10例,无术中和术后死亡,术中平均出血(582±684)ml,共2例输血,平均输血(100±218)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6±0)天,1例出现左侧胸腔积液,给予支持、输注白蛋白等内科治疗后痊愈。未有出血、静脉血栓、胰瘘、胃瘘等严重并发症。

2、入院后48小时内评价指标(6项): 红细胞压积下降超过10;BUN升高超过79mmol/L;血清钙小于2mmol/L;动脉血PO2小于8kPa;碱缺乏大于4mmol/L;估计体液丢失超过6000ml。

3、个月后自然周期行冻胚移植,排卵后3天冻胚复苏移植,移植后14天,查尿HCG阳性,血β-HCG313mIU/ml,移35天,阴道B超提示宫内孕单胎,妊娠囊大小5×7cm,胎心搏动好,移植后70天随访阴道B超:宫内孕,胎儿双顶径1cm,胎心博动好,羊水适量。定期产检,孕39周剖宫产1女婴体重3700克。外观发育正常。

ct上如何看胸腔积液

在CT上,目前看没有一个明确的划分胸腔积液量的办法。常规的胸部正位片,目前有一个规定来判断胸腔积液的量,如果说是单纯的肋膈角变钝,临床上判断为少量的胸腔积液,如果是胸腔积液的范围达到第四前肋水平,就称之为中等量积液。如果说胸腔积液超过了第二前肋的水平,临床上判断就是大量的积液。

游离性的胸腔积液,在CT上表现为胸腔积液在胸腔最低位之处,形成一个镰刀状的液体密度影,一般CT值在0-100之间,与水的密度接近;仰卧位位时,胸腔积液最先积聚在胸腔最低部位的后肋膈角处。多房性的胸腔积液,在CT上呈现边缘光滑,相对均匀的透镜状密度影。

胸腔积液本身是向外的压迫,所以在CT上看起来凸面是凸向肺野,也就是压迫到肺脏,而胸膜增厚由于液体已被吸收完全,所以胸膜增厚的凸面是凸向增厚的病变处。

积液的密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