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数据,如果气温上升到 35℃ 以上或下降到零下10℃,由于饲料利用率低,增重慢,其结果每增加1公斤重,比适宜温度饲料多消耗3.5-4公 斤,如果这种高、低温度维持一个月时间,就会浪费饲料50-60公斤。如果育肥100头猪,饲料浪费量可达5000-6000公斤。
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和猪群数量,是养好生长育肥猪的重要环节。饲养密度过大或群养数量过多,都会使猪的增重和饲料报酬下降。每头猪应占有足够的面积。为了既不造成圈舍面积的浪费,又不影响猪的生产性能,一般认为,每10千克体重至少应有0.1米2的地面面积。
在我国的北方,由于平均气温较低,气候较干燥,可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否则就会影响猪的正常的生长发育或发生疾病。饲养密度对猪增重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见表7-3。
肥育猪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高低对胴体品质影响极大。一般来说能量摄取越多,增重越快,饲料利用率越高,胴体脂肪越多。因此,在肥育后期采取限量饲喂,限制能量水平,就可控制脂肪的大量沉积,相应提高瘦肉率。应该注意的是,能量水平控制要适当。
猪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骨骼、瘦肉、脂肪的生长强度不同。在生长前期(60公斤前),骨骼和瘦肉生长较快,饲料利用率高;然后随着月龄与体重的增加,脂肪生长超过瘦肉,而长1公斤脂肪所需的饲料比长1公斤瘦肉所需的饲料高2倍多。所以,饲养周期越长,体重越重,饲料利用率则越低。
1、从供应商管理角度,保证饲料低成本的方法有:选择优秀的供应商: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供应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证采购到的饲料质量稳定、价格合理。批量采购:集中采购,减少采购次数,争取更多的优惠价格,降低采购成本。
2、在每天饲喂时采取日喂三餐餐制,这样能减少多次饲刺激猪群运动,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以及饲料的浪费,降低饲料利用率。定期驱虫。寄生虫感染时影响猪群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它是一种营养消耗病,很多养殖户在养猪过程中会发现,猪每天吃得也挺多的,但是就是不长肉。
3、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种草养牛的方式来减少草料成本,同时还可以自己种植一些农作物加工成精料,这样既保证了饲料的质量,又有效的降低了成本。提高养殖技术。养殖技术是养牛的关键,那么我们也可以从这方面出发,来达到降低养殖的成本。
猪场的最佳的饲养密度是要根据猪的大小不同,所需要的密度也不相同。一般来说30-60公斤的猪,每头0.8-2平方米;60-100公斤每头5-2平方米。饲养密度过大,猪体散热多,不利于防暑。冬季适当增大饲养密度,有利于提高猪舍温度。
猪场的最佳的饲养密度是要根据猪的大小不同,所需要的密度也不相同。一般来说30-60公斤的猪,每头0.8-2平方米;60-100公斤每头5-2平方米。由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养猪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规模猪场数量逐渐增多,养猪并正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规模养猪正逐步替代传统的散养。
林地养猪放养密度猪场的最佳的饲养密度是要根据猪的大小不同,所需要的密度也不相同,一般来说30-60公斤的猪,每头0.8-2平方米;60-100公斤每头5-2平方米。根据林地资源和承载能力,确定放养密度,一般以10~15头,亩为宜,每块放牧单元在30亩内为宜。
合理的密度 有句话说得好,有多大锅下多少米,做人不能贪心不足蛇吞象。如果的猪场不足够大的话,千万不能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去盲目外购猪。特别是在疫病比较多的季节,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是非常关键的。
猪群规模和饲养密度要适宜 一般每群饲养10~20头猪为宜,最好不要超过25头。随着肥育猪体重增大,每头猪所需的面积相应增大。15~60千克的生长育肥猪每头所需面积为0.6~0米2,60千克以上的育肥猪每头所需面积为0~2米2。
1、提高养户饲料浪费控制意识,提高养户成本与利润分析意识,自主减少饲料浪费。以正面宣传,由养殖公司的服务部相关人员做好解释与教育,提高养户的主动性和饲养操作的准确性,并从细节出发,改造不合理的料槽结构,使其更合理,更适用实际应用情况,减少饲料浪费。
2、适时断喙 断喙不仅能防止鸡群啄癖的发生,同时也可有效地减少饲料浪费5-7%。一般断喙时间分别为6-9日龄和12周龄。饲料配合要全价 饲料配合一定要按照饲养标准,否则营养含量过高易造成浪费,不足又会影响鸡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因此,饲料营养成分要全价、平衡,并尽可能做到饲料原料种类多样化。
3、饲喂方式清理料槽。在喂料前要把料槽清理干净,避免饲料被猪粪尿或其它脏东西污染造成饲料浪费。在喂料过程中不能把饲料洒落在料槽以外的地方,比如猪身上、走道上、栏面上等造成浪费,禁止将饲料洒在地面上造成浪费。使用传统料槽喂养的,要合理把控每次喂料量。
4、饲料形状和添料方式也需注意,避免过细导致飞散,添料要少量多次,保持每次添料不超过槽深的1/3,这样能有效减少浪费。断喙不仅能防止啄食行为,减少饲料损失,雏鸡应在6-9日龄进行第一次断喙,青年鸡在70-90日龄进行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