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小试管装入一部分的水,让其漂浮在装有水的量筒中。小试管和量筒不相碰。这时读取量筒的度数A.将小试管的水全部倒入小试管中,这时读取量筒的度数B。将小试管装满水放入量筒中,量筒里面的水没过小试管。
2、我的想法是首先要有一个大盆盛水(如果小玻璃瓶可以放到量筒里去就不用了)。首先将小玻璃瓶缓缓放到水里去,用量筒去装溢出的水。待小玻璃瓶完全浸到水里,这时量筒里水的体积就是小玻璃瓶的体积,设为V。
3、实验步骤: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 1 。 把小酒杯漂浮在水面上,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 2 。把小酒杯沉没在水中,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 3 。
4、先把量筒放适量水,记录刻度,放入木块,再记录刻度,计算出木块排水体积V1 用细线把木块和石块绑在一起,石块在下木块在上慢慢放入量筒,石块刚刚没入水中时(木块没有触及水面)记录刻度,可算出石块的体积V2。
1、设水密度为ρ水,金属块密度为ρ,金属块体积为V,重力加速度为g。将细线捆住金属块。用测力计测出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1。用测力计测出金属块在水中的重力G2。
2、第一步,用天平称出铁块的质量m0。第二步,将烧杯装满水,测出此时的质量m1。第三步,将铁块用细线拴着浸没于烧杯中再取出,此时有水溢出,用天平测量出此时水的质量m2。
3、先用烧杯装水,从放进铁块前后烧杯刻度差得铁块体积:V后-V前=V铁;然后用细线把铁块栓着挂在弹簧称上,放进装有水的烧杯中(铁块不触烧杯底部),可得到弹簧称的拉力F与排开水的体积V。

测的话,比较实际的方法就一种,测得质量和体积,然后作比求密度,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或测力计测出重力除以g间接测,体积的话把铅球扔到水里,测排开水的体积。
用两个密度不同的球测液体密度方法先用一枚密度较大的球,比如铁球,将其质量m1称量出来。将密度较小的球,比如篮球,插入液体中,并将它的质量m2也称量出来。记录篮球在空气中和液体中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
如果琉璃球很小,则可同时测量若干个玻璃球的总质量m,以及用排水法测量这些玻璃球的体积V,最后计算其密度。公式是:ρ=m/V 如果玻璃球较大,则通过以上方法测量一个玻璃球的质量和体积即可。
】先根据ρ=m/v 分别算出密度是8g/cm3 5g/cm3 我们再来分析下,为什么同种材料会出现不同的密度。首先质量是不可能出现虚假的,因为没有其他的物质。
利用公式G=pgv算出小船的重力。第三步,把小铁球放到船上去,用同样的方法,算出小铁球和船的重力之和。再减去船的重力,得到小铁球的重力。然后,密度就测出来了。用重力,求质量,进而解出密度。
方法一: 用天平称出物体质量m 用排水法在量筒中量出金属块的体积v ,代入上式即可算得。方法二:先用弹簧秤称出物体的重量N,据此可以得到物体的质量m。
密度测量方法如下:称量法。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步骤:称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称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称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
测量金属块的密度:金属块密度ρ=m/v,测出金属块的质量m和体积V即可。
用天平测量,具体如下:调节天平平衡,用天平测出并记录金属块质量m金、小烧杯的质量m杯用小木块垫在大烧杯下,使其倾斜放置并在烧杯内注满水,将小烧杯放在大烧杯旁合适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