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kg/m。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kg/m。
2、比重,也称为相对密度,是物质密度与标准物质密度的比值。对于液体和固体,比重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比重 = 密度 / 1000(此时密度单位为kg/m),而比重本身是一个无量纲的数值,即比重无单位。这个标准物质通常是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其密度为99972 kg/m。
3、要看具体什么液体,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系。例如:水的密度是1,所以100克水,相当于100毫升。酒精的密度是0.8。所以100克酒精。相当于125毫升。90号汽油的平均密度是0.73。所以100克90号汽油。约相当于1399毫升。毫升为体积单位,克为质量单位。
4、测量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记为m1。接下来,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量出体积V。然后,再次将烧杯放在天平上,测量出剩余液体的质量,记为m2。倒出的液体质量为m1 - m2,体积为V。因此,液体的密度可以通过公式(m1 - m2) / V计算得出。这样,你就可以得到液体的密度了。
1、已知的氦同位素种类多样,包括氦氦氦氦氦8等,其中氦3和氦4最为稳定,其余同位素则具有放射性。在自然界中,氦4是最常见的,主要通过放射性物质的α衰变产生。氦3在地球上的含量非常稀少,它源于超重氢(氚)的β衰变。
2、氦-4是最常见的氦的同位素,是稳定同位素、丰度为9999863%,其中原子核包含2个质子和2个中子。其它同位素氦-5:氦的同位素之一。氦-2:它的原子核只有2个质子。氦-6:原子核包含2个质子和4个中子,非常不稳定。氦-7:原子核包含2个质子和5个中子,会衰变成氦-6,非常不稳定。
3、在这些同位素中,氦3和氦4是稳定的,其余的同位素则带有放射性。自然界中的氦同位素中,氦4的含量最多,它通常是通过其他放射性物质的α衰变,放出氦4原子核而来的。而在地球上,氦3的含量却极为稀少,它们主要通过超重氢(即氚)的β衰变产生。
4、氦3,是氦的同位素之一,元素符号为3He。它的原子核由二颗质子和一颗中子所组成。是稳定同位素。其相对丰度是0.000137%。月球表面的风化层(表皮土)富含着大量的氦3。
5、He: 氦原子外层最多容纳两个电子。其外层电子数为两个,不能容纳更多电子,已经达到稳定结构。所以不存在He2 :Be : 铍原子周围有四个电子,最内层占两个,外层占两个。
人类最早发现的超流体是接近绝对零度的是液氦。氦是最不活泼的元素,而且极难液化。氦的应用主要是作为保护气体、气冷式核反应堆的工作流体和超低温冷冻剂等等。人类最早发现的超流体是接近绝对零度的是液氦。氦单质在极低温度下由气态氦转变为液态氦。
液氦是人类最早发现的超流体,出现在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环境中。由于氦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范德华力)和原子质量都很小,使得氦很难液化,更难以凝固。液氦在常压下温度从临界温度下降至绝对零度时,始终保持液态,仅在超过25大气压时才会出现固态。
人类最早发现的超流体是接近绝对零度的液氦,当液氦的温度低于﹣271℃,液氦中氦原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就会小到可以忽略,液氦就完全失去了黏性,变成超流体。液氦是氦的液化体。无色透明,无臭无味。临界温度(20K)和沸点(125K)最低。它可获得mK级的超低温,是一种最主要的低温源。
人类最早发现的超流体是液氦,这种物质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条件下表现出独特的性质。液氦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作为保护气体、气冷式核反应堆的工作流体以及超低温冷冻剂等。在标准条件下,氦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非常低的熔点(-272℃)和沸点(-267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