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1)水泥:集料=5:100,也就是水泥为集料质量的5%;2)集料分为粗集料、细集料,粗集料通常称为碎石(1-2石子+0-5石子),细集料可以材料石粉或砂子。按照级配的不同,碎石:石粉(或者砂子)的比例不同。
计算如下:水稳碎石(石灰岩)最大干密度约208g/cm3,量佳含水量约为6%,碎石一般采用:1-3cm:0.5-1cm:0-5mm石屑=40:25:35(此数据通过试验室标准击实确定。
正确的5%水泥稳定碎石表达方式是:水泥:集料=5:100,也就是水泥为集料质量的5 集料分为粗集料、细集料,粗集料通常称为碎石,细集料可以材料石屑或砂子。按照级配的不同,碎石:石屑(或者砂子)的比例不同。
5%水泥稳定碎石一方大致等于1吨。 计算一方水泥稳定碎石的吨数时,需要使用以下公式:吨数 = 路面长度 × 路面宽度 × 路面厚度 × 水泥稳定碎石的密度。通常,水泥稳定碎石的密度范围在3至4之间。 水泥稳定碎石中水泥的用量通常占混合料的3%至7%。
答案是950kg/m3,具体计算过程如下:已知水泥稳定土基层(即水稳层)的水泥剂量为5%,现假定干土质量为1930kg/m3;则水泥质量=5%*1930=950kg/m3; 水泥剂量以水泥质量占全部粗细土颗粒(即砾石、砂粒、粉粒和粘粒)的干质量的百分率表示。
确定总质量:首先,需要明确5%水稳碎石的总质量,假设为M。计算水泥重量:根据5%的配比,可以得出水泥的重量,即5%乘以碎石总质量M,假设为Wc。计算砂石总量:砂石总量等于碎石总质量减去水泥重量,即M减去Wc,假设为Ws。
级配碎石的重量取决于其密度,不同类型的级配碎石密度各异。 通常情况下,级配碎石的密度介于6吨/立方米到8吨/立方米之间。 因此,要计算一立方米级配碎石的重量,可将该体积乘以相应的密度值。 例如,如果级配碎石的密度为6吨/立方米,1立方米的级配碎石重量为6吨。
级配碎石的最大干密度范围在30至50克/立方厘米之间。 在级配碎石的击实试验中,对于粒径大于35毫米的颗粒需进行筛除,并利用特定公式进行干密度的校正计算。 级配型集料的施工质量和轴荷载是两个关键决定因素。
根据压实混合料干密度计算,级配碎石的密度通常在98至20吨每立方米之间。 如嵌锁级配型基、面层的级配碎石,其密度为2吨/m。 对于单一材料结构,如按压实系数计算,碎石的比重大约在3至65之间。 如砂砾的压实系数为25,而煤渣的压实系数则为65。
粘土的干密度是709g/cm3,粉质粘土(silty clay)是据GB50007--2002规范,塑性指数介于10~17之间的黏性土;或按水利电力部1962年规程,粘粒含量30%~50%,且粉粒组含量大于砂粒组含量的粘土。时效性是软土变形的重要特征,主要是由软土在历史过程中所受的应力及自身的物理性质所赋予的特性。
粘性土最大干密度一般达15~16kN/m^3,即5~6t/m^3。粘土的干密度是709g/cm3,粉质粘土(silty clay)是据GB50007--2002规范,塑性指数介于10~17之间的黏性土;或按水利电力部1962年规程,粘粒含量30%~50%,且粉粒组含量大于砂粒组含量的粘土。
土的密度取决于土粒的密度,孔隙体积的大小和孔隙中水的质量多少,它综合反映了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例如,砂土的密度一般在4 g/cm左右,粉质砂土和粉质粘土的密度也大致如此。粘土的密度通常也是4 g/cm,而泥炭沼泽土的密度则较低,大约在4 g/cm左右。 总的来说,土的密度会根据土的类型和含水量有所变化。
粉质粘土的相对密度是70克/cm。粘土的相对密度也就是土粒比重,是指土粒在105℃-110℃温度下烘至恒重时的质量与同体积4℃时水的重量之比值。比重的大小随土粒的矿物成分而异。砂土的比重约为65,粘土的比重为7~8。土中含有大量有机质时,土粒比重显著减小。
土粒比重是指土粒在105℃-110℃温度下烘至恒重时的质量与同体积4℃时纯水的质量之比,简称比重 和矿物质、沙石含量有关。
1、水稳层配合比为:水稳层配合比=沙粒的立方*8%*面积(水泥沙)/挖土方面积。水稳的配合比应事先在试验室内进行配合比试配,以确定水泥掺量和粗细集料比例,同时确定最大干密度。量大时可以采用水稳搅拌站拌和。施工可用人工、平地机和摊铺机等方法,在水泥初凝前用压路机至设计压实度。
2、水稳层配合=沙粒的立方*8%*面积(水泥沙)/挖土方面积。具体所给的水泥稳定碎石层每m配比如下水泥,供参考:p.o45用量:107kg 石粉:普通用量:1050kg 碎石:5-35连续级配用量:1087kg 水:63kg 计算过程的注意事项:水泥稳定碎石层的强度(水泥用量)是设计单位给出的。
3、%水泥稳定碎石每方为2032kg(最大干密度)。2;一方干混合料用量:2032/059=191791kg。3;水用量:2032-191791=112087kg。4;集料(碎石+石屑)用量:191791/04=184992kg。
4、水稳层配合比计算方法如下:(1)取工地实际使用的碎石,按颗粒组成计算,确定各种碎石的组成比例(16~35)mm碎石为23%、(10~20)mm碎石为29%、(5~10)mm碎石为25%、石屑为23%。
5、在进行地坪施工时,水稳层的配合比是一个关键因素。一个合适的配合比能够确保水稳层的质量,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稳固性和耐久性。
6、水稳层的一般配合比为:水泥:碎石:河沙:水=1:X:X:X。具体的配合比例可能会因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质有所不同。以下为水稳层配合比的 水稳层配合比的组成介绍: 水泥含量:水泥是水稳层中的胶结材料,其含量直接影响水稳层的强度和稳定性。合适的水泥含量是保证水稳层质量的关键。
②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采用人工顺直刨缝或切缝。铺另半幅前必须将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5~10cm,摊铺后将混合料人工清走。碾压时先在已压实路面行走,碾压新铺层10~15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面10~15cm,充分将接缝压实紧密。
根据《公路工程预算定额》规定:细粒式沥青砼的标准密度为351g/cm3,故细粒沥青混凝土1立方米约为351吨。中粒式沥青砼的体积密度约4g/m3,故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立方米约为4吨。粗粒式沥青砼1立方米AC25约为45吨。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是一种常见的道路建设技术。其原理是以沥青作为粘结剂,将石子、沙子和其他辅助材料混合后铺在路面上。施工过程需要进行多次加热、搅拌和铺排等工序,以保证道路耐久性和稳定性。通常情况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流程大致包括路面清洁、底基处理、铺筑、压实和养护等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