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的物理性质如下: 外观与颜色:苯酚常温下为无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结晶熔块。瓶口的苯酚可能因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显粉红色。 气味:苯酚具有特殊的臭味,在燃烧时会产生特定的燃烧味。极稀的苯酚溶液则具有甜味。 熔点与沸点:熔点为43摄氏度,凝固点为41摄氏度。沸点为187摄氏度。
腐蚀性极强。化学反应能力强。苯酚有腐蚀性,接触后会使局部蛋白质变性,其溶液沾到皮肤上可用酒精洗涤。小部分苯酚暴露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为醌而呈粉红色。遇三价铁离子变紫,通常用此方法来检验苯酚。苯酚分子由一个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构成。由于苯环的稳定性,这样的结构几乎不会转化为酮式结构。
苯酚的物理性质是燃烧热(kJ/mol):3050.6,临界温度(℃):412,临界压力(MPa):13等。苯酚是德国化学家龙格(RungeF)于1834年在煤焦油中发现的,故又称石炭酸。
苯酚的物理性质:苯酚在室温下微溶于水,能溶于苯及碱性溶液,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甘油等有机溶剂中,难溶于石油醚。
苯酚的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理性质 外观与气味:苯酚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溶解性:常温下微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苯酚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熔点:苯酚的熔点为43℃。化学性质 腐蚀性:苯酚具有腐蚀性,接触后会使局部蛋白质变性。
在化学鉴别实验中,使用溴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区分苯、甲苯和苯酚。加入溴水后,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表明存在苯酚。这是因为苯酚中的羟基与溴水反应生成了沉淀。相比之下,苯在溴水中呈现橙红色,而甲苯的颜色则更深一些。这种颜色差异使得我们能够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来区分苯和甲苯。如果仅限于使用一种试剂,那么选择溴水是最佳选项。
通过化学方法鉴别苯、甲苯、乙醇、1-乙烯、甲醛溶液和苯酚溶液,可以遵循以下步骤。首先,使用溴水进行初步筛选:若出现白色沉淀,表明样品为苯酚;若溴水褪色,则样品可能是甲醛或己烯(注意乙烯是气体,此步骤无法检测到);若颜色无明显变化,则样品可能是乙醇。
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苯:相对分子质量为711。甲苯:相对分子质量为914。苯酚:相对分子质量为911。 密度不同 苯:密度为0.88 g/cm。甲苯:密度为0.866 g/cm。苯酚:密度为071g/mL(25℃)。
向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溴水,生成白色沉淀的是苯酚,因为三溴苯酚的生成。溴水褪色的是苯乙炔和苯乙烯,但苯乙炔先褪色。继续向苯乙炔和苯乙烯溶液中缓慢加入溴水,最先不再褪色的是苯乙烯,剩下的则是苯乙炔。加入溴水后,甲苯和苯本身不会使溴水褪色。苯乙烯和苯乙炔可以使溴水褪色。
分别加入FeCl3,出现蓝紫色Fe(C6H5O)6]3-沉淀的为苯酚。苯,甲苯没有现象,再分别加入紫色的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色褪去的是甲苯。甲苯被氧化为苯甲酸,高锰酸钾被还原成无色Mn2+,而颜色不变的是苯。
鉴别苯和甲苯时,首先可加入三氯化铁(FeCl3)溶液。若溶液变为蓝紫色,则表明存在苯酚,因为苯酚会与FeCl3反应生成[Fe(C6H5O)6]3-沉淀。然而,苯和甲苯与FeCl3溶液不会产生上述反应,因而不会出现明显的颜色变化。接着,向样品中分别加入紫色的酸性高锰酸钾(KMnO4)溶液。
1、苯酚在25℃时的密度为071g/mL。苯酚(Phenol,C6H5OH)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以下几个关键特性:物理状态:苯酚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在常温下,它微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苯酚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2、酚(Phenol)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OH,是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有毒,有强腐蚀性。相对分子质量911,相对密度0576,熔点43℃,沸点187℃。溶于水,与乙醇、乙醚、乙酸、氯仿、丙酮、苯和二硫化碳互溶。
3、苯酚在常温下的密度为071克/立方厘米。苯酚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以下特点:物理性质:苯酚在常温下为无色针状晶体,具有特殊气味。其密度明确为071克/立方厘米,这一数据有助于在实验室或工业生产中准确测量和计算苯酚的质量或体积。
4、苯酚在25℃时的密度为071g/mL。以下是对苯酚性质的进一步介绍:物理状态:苯酚(Phenol,C6H5OH)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它在常温下微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苯酚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化学性质:苯酚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接触后会使局部蛋白质变性。
5、相对密度为0576。折射率为54178。 闪点:苯酚的闪点为75摄氏度。 溶解性: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大,但当温度高于70摄氏度时,能与水混容。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氯仿、甘油、二硫化碳、凡士林、挥发油、固定油以及强碱水溶液。几乎不溶于石油醚。
6、苯酚密度0576,在63℃时与水混溶,常温时为无色或白色晶体,有弱酸性。碳酸氢钠有弱酸性。常温下弱酸性的苯酚与弱碱性的碳酸氢纳溶液乳浊液。是因为它们不是完全溶解。碳酸氢钠溶液的密度大于苯酚。所以苯酚浮在上面。

苯酚作为一种有机物,在配制溶液时需要特别注意其特性。一般情况下,6%的苯酚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必须是水,因为水是日常最常用的溶剂。如果需要配置6%的苯酚溶液,可以将5g苯酚溶解于95g水中,然后将溶液置于冰箱中避光保存,以便长期使用。综上所述,在配制苯酚溶液时,需要注意加热融化苯酚、选择合适的溶剂以及控制溶液的浓度。
苯酚在常温下仅能微溶于水,但在较高温度下,其溶解度显著增加,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因此,将苯酚晶体放入少量水中并加热至全部溶解,冷却至50摄氏度时,会观察到溶液变得浑浊。不过,这种浑浊并非因为苯酚以固态析出,而是由于苯酚在冷却过程中形成了乳浊液。
苯酚的溶解性通常较小,其在100毫升水中大约可以溶解5克。然而,在温度超过65℃时,苯酚能够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当纯净的苯酚中加入少量的水(水的含量不超过8%)时,会形成所谓的“液化苯酚”,即少量水溶解于苯酚中,形成一种水溶性的苯酚溶液。要使苯酚在水中形成悬浮液,需满足特定条件。
苯酚(CHOH)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主要原因如下: **苯环的非极性 苯酚分子中的苯环是非极性的,而水是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非极性物质不易溶于极性溶剂。
苯酚微溶于水,能溶于苯及碱性溶液,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甘油等有机溶剂中,难溶于石油醚等。把瓶子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浴锅里,然后用镍匙或锥子之类的东西把它弄碎,弄碎后就可以称量了,如果直接把装有苯酚的瓶子敞开口放在热水里的话,会需要很长时间才会融化,而且苯酚会被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