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是CH3CH2OH,2-甲基丙醇是(CH3)2CHCH2OH 2,2-二甲基丙醇是(CH3)3CCH2OH 他们的含碳量是不同的,可以燃烧称水的质量,也可以称燃烧二氧化碳的质量(通入过量的NaOH溶液中称溶液增重),可以称单位物质的量的质量。
丙醇也称2-丙醇别名二甲基甲醇,是最简单的仲醇且是正丙醇的异构体,是无色透明挥发性液体。有似乙醇和丙酮混合物的气味,其气味不大。其蒸汽能对眼睛、鼻子和咽喉产生轻微刺激;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
可用两种方法鉴别乙醇和丙三醇 使用新制氢氧化铜来鉴别。由于丙三醇是多羟基化合物,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绛蓝色化合物甘油铜。而丙醇只有一个羟基,不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发生类似反应。使用蒸馏法来鉴别。
乙醇、丙醛、丙酮、丙酸 各取一点,分别加入碳酸氢钠溶液,出现气泡的是丙酸。再各取一点,分别加入银氨溶液,微热,出现银镜的是丙醛。把已经知道的区分出来,剩下丙酮,丙醇。
异丙醇,有机化合物,别名二甲基甲醇、2-丙醇,行业中也作IPA。它是正丙醇的同分异构体。无色透明液体,有似乙醇和丙酮混合物的气味。 溶于水、醇、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异丙醇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和原料。
习惯命名法:简单醇常采用习惯命名法,即在与羟基相连的烃基名称后加一个醇字。例如:甲醇、乙醇、丙醇等。系统命名法:结构比较复杂的醇,采用系统命名法。
因为分子中双键不对称,所以有两种可能的产物。根据马氏规则,第一种是主要产物,第二种也有,但比较少。
产物是2-甲基-2-丁烯。因为这是E2双分子消除反应,遵循扎伊采夫规则Zaitsevs rule,生成双键取代基较多的烯烃。
就有重排产物产生,如2-戊醇与氢溴酸反应有86%2-溴戊烷与14%3-溴戊烷;异丁醇在氢溴酸与硫酸中加热反应,有80%异丁基溴与20%三级丁基溴,新戊醇由于β位位阻太大,得到的是重排产物2-甲基-2-溴丁烷。
另外2-甲基-1-丙醇由于β碳上含两个甲基支链,空间位阻较大,不利于亲核试剂进攻,故从动力学上也阻碍SN2机理进行,实际该反应有很大程度部分是按SN1机理完成,因此也会有重排产物。
如果断掉2,3号碳,会生成能量更高的伯碳正离子。这个伯碳正离子虽然能发生重排变成叔碳正离子,但由于自身生成的非常少,所以重排产物也不会多。这样产物就以断掉1,2号碳原子的2-溴丁烷为主。

1、二甲基异丙醇胺合成工艺步骤为:异丙酸与甲醛缩合生成N-甲酰基-N’-异丙基尿素(MMPU):异丙酸+甲醛→N-甲酰基-N’-异丙基尿素。
2、生成物叫作“N-甲基异丙醇胺”,结构图如下:这个反应属于开环反应中的亲核反应开环。
3、异丙醇催化氢化氨化法异丙醇、液氨、氢以气相按一定比例混合,在催化剂Cu-Ni-白土存在下,合成二异丙胺粗品,经萃取、分离、脱水、精馏得成品。反应总转化率可达86%,产品收率96%。
4、由甲醛与二乙醇胺反应而得。将甲酸加入反应锅内加热至沸,在搅拌下滴加甲醛和二乙醇胺的混合液,约1h滴完,温度维持在90-98℃,继续回流4h。
橙花醇、桂酸酯类、紫罗兰酮、麦芽酚、乙基麦芽酚、橙花醇、香兰素、乙基香兰素以及2,5-二甲基-4-羟基-3(2H)呋喃酮等;再用乙酸、丁酸、草莓酸、浆果酸和2-甲基戊酸等作为酸香韵,然后,加入酯类等果香来丰满果香韵。
甲基乙基酮由于具有羰基及与羰基相邻接的活泼氢,因此容易发生各种反应。与盐酸或氢氧化钠一起加热发生缩合,生成3,4-二甲基-3-己烯-2-酮或3-甲基-3-庚烯-5-酮。长时间受日光照射时,生成乙烷、乙酸、缩合产物等。
步骤1:丁-1-烯与HCN的1,4-加成反应生成丁腈。步骤2:丁腈水解成2-氨基-3-戊酸。步骤3:2-氨基-3-戊酸甲基化得到2-氨基-3-甲基戊酸。
丙酮法 将丙酮加热,蒸气通过氢氧化钠催化剂,在常压下反应得到双丙醇酮。双丙醇酮在磷酸催化剂存在下进行脱水反应得异丙烯丙酮,将异丙烯丙酮在铜催化剂存在下催化加氢,温度170~200℃,得产品。
如果是4-甲基-2-戊醇结构式如下 4-甲基-2-戊醇 没有“1,4-二甲基-2-戊醇”,这个违反了命名规则。按这个名字画出来是:5-甲基-3-己醇 它正确名字是 5-甲基-3-己醇。
甲醛、二异丙基酮、苯乙基酮和二苯乙醇酮等物质在进入卡巴匹林试剂时不会反应释放水分,鉴于卡尔费休水分仪的卡氏容量法的测定精度可达到10-4级,从生产酮类和醛类的企业来说,只要满足使用要求,还是建议采用卡氏容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