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氮和总氮一个概念吗?

1、土壤总氮与全氮是描述土壤氮素总量的指标,它们之间有显著差异。总氮是指土壤中所有氮形态的综合,包括有机氮与无机氮。这代表了土壤氮素的总库存,无论其形态为何。全氮则特指土壤中有机质中的氮含量,主要聚焦于有机氮的量。有机氮主要源自植物、微生物与动物残体在土壤中的分解。

2、土壤总氮就是全氮,二者没有区别。在教科书中,多用全氮这一名词,土壤中有机氮和无机氮之和称为全氮。

3、英语缩写词TN,通常代表Total Nitrogen,中文直译为“总氮”。这个缩写词在学术界,特别是在化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流行度为127。TN的主要含义是指氮元素的总含量,它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4、全氮(Total Nitrogen,TN):全氮是指水体中所有形态的氮化合物的总含量,包括无机氮和有机氮。它包括了碱解氮、硝态氮、亚硝态氮以及有机氮等多种形式。全氮是评估水体中总氮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水体中所有氮源的综合影响。

5、总氮是指可溶性及悬浮颗粒中的含氮量(通常测定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无机铵盐、溶解态氨几大部分有机含氮化合物中氮的总和)。可溶性总氮是指水中可溶性及含可过滤性固体(小于0.45m颗粒物)的含氮量。总氮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氮检测方法

碱性过 硫酸钾紫外 分光光度法(GB 11894-89):如英国RAIKING,中国锐泉等品牌是主流的在这个标准基础上优化的产品。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实验室。也有采用 氨氮、 硝酸根、 亚硝酸根分别进行测量,然后将结果累加值作为总氮的测量结果。典型应用如德国WTW。

本法可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无机铵盐、溶解态氨、及大部分有机含氮化合物中氮的总和。检测范围为0.05~4mg/L。本方法的摩尔吸光系数为47×103L·mol-1·cm-1。测定中干扰物主要是碘离子与溴离子,碘离子相对于总氮含量的2倍以上,溴离子相对于总氮量的4倍以上有干扰。

水质总氮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几种,其中,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GB 11894-89)是环境地表水、水质监测领域的常用方法,如RAIKING、锐泉等品牌的产品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

在实际操作中,总氮的监测通常采用化学分析法或仪器分析法。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水体中总氮的含量,为水质评估和管理提供可靠依据。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的水体进行总氮监测,可以了解氮元素在水体中的分布和变化,为制定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实验结果,平行样之间允许相差多少?

1、%以内。每一次检测需同时做两个阳性对照、两个阴性对照,只有阳性对照扩增出预期的片段、阴性对照没有扩增出任何片段、双份平行样品结果一致的情况下实验才成立,可以作出核酸阳性或阴性反应结果的判定。

2、检测结果不一样时,允许相对偏差也不一样的。粗蛋质白含量在百分之25以上时,允许相对偏差为百分之1。粗蛋白质含量在百分之10到25之间时,允许相对偏差为百分之2。粗蛋白质含量在百分之10以下时,允许相对偏差为百分之3。

3、在理想的实验条件下,平行样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应尽可能小,以表明实验方法的稳定性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然而,实际操作中,由于仪器精度、环境条件、操作误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平行样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对于不同类型的测量和不同的实验要求,相对偏差的可接受范围也有所不同。

4、生物效价测定法相对标准偏差不得超过5%。水分检测的平行样之间:当检出值小于0.1%,检测结果差值忽略不计;当检出值为0.1~1%,检测结果差值不得超过0.1%;当检出值大于1%,检测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不得超过15%。熔点测定两份平行样差值相差不超过1℃。比旋度测定两份平行样差值相差不超过2°。

5、为了确保每批样品分析的可靠性(最多20个样品,其中5%-10%作为平行样),至少进行一次严格的平行测定。要求结果之间的相对偏差控制在30%以内,这可能是通过现场与实验室双重检测来实现的。这种双重检验策略旨在捕捉可能存在的任何偏差,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6、百分之15。根据查询中国工业网显示,水分检测的平行样之间:当检出值小于百分之0.1,检测结果差值忽略不计,出水总氮平行样允许误差范围需要在百分之15之内。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