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苯甲酸的酸性怎么排名的?

大小比较结果是:邻氯苯甲酸酸性对氯苯甲酸间氯苯甲酸。分析:氯原子SP2杂化后与苯甲酸形成大π键,氯原子的吸电子效应邻位大于对位,而间位只有诱导效应,没有共轭效应。

亚硫磷酸氢氟酸,亚硝酸 ,甲酸苯甲冰醋酸,碳酸氢硫次氯酸,氰氢后面是苯酚。即H2SO3H3PO4HFHNO2HCOOH苯甲酸CH3COOHH2CO3H2S次氯酸HCN 苯酚 水解规律:无弱不水解,有弱才水解,谁弱谁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

甲酸、乙酸、苯甲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酸强于苯甲酸强于乙酸。甲酸pKa=77,苯甲酸pKa=20,乙酸pKa=74,故而三者的酸性是甲酸强于苯甲酸强于乙酸。甲酸(化学式HCOOH,分子式CH2O2,分子量403),俗名蚁酸,是最简单的羧酸。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如何鉴别邻羟基苯甲酸,邻羟基苯甲酸甲酯,邻甲氧基苯甲酸

测熔点 FeCl3溶液显色(酚羟基能显色)NaHCO3溶液,酸可以成盐溶解并产生CO2,酚不能。

分别加入斐林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邻羟基苯甲醛 其他三个没有现象 剩下三个分别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有气泡的就是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剩下两个用碘仿反应鉴别,加入碘仿,生成黄色固体的就是邻羟基苯甲醛,没有现象的是水杨酸甲酯。

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分成另一组。向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两种物质中加入亚硝酸钠,静置或加热后有气体放出的是邻甲苯胺;生成黄色油状液体或黄色晶体的是N-甲基苯胺。向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两种物质中分别加入少量三氯化铁溶液,溶液变成紫色的是邻羟基苯甲酸,不变的是苯甲酸。

加三氯化铁,显色的是邻羟基苯甲醛和邻羟基苯甲醛、苯酚。无现象的是苯甲酸。在三个显色的分子中加入托伦试剂,有银镜生成的是邻羟基苯甲醛,无现象的是另外两个。在无现象的两个分子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有气泡的是邻羟基苯甲酸,无现象的是苯酚。

邻羟基苯甲酸易形成分子内氢键使熔沸点降低,对羟基苯甲酸易形成分子间氢键而使熔沸点升高。只需要测定二者的熔沸点,即可鉴别二者:熔沸点高的是对羟基苯甲酸;溶沸点低的是邻羟基苯甲酸。

邻羟基苯甲酸的逆合成路线

1、苯首先和碘甲烷在催化剂条件下得到甲苯,甲苯进行磺化反应得到对甲基苯磺酸,再进行硝化得到甲基邻位的硝化产物,再然后是磺酸基进行水解(磺化反应的逆反应,脱磺酸基)得到邻硝基甲苯,最后高锰酸钾氧化得到邻硝基苯甲酸。

2、CD浓硝酸和浓硫酸(3) (4)见解析(5) (6) 根据合成路线,由柳胺酚的分子结构可逆推出F为邻羟基苯甲酸 E为 ,D为 ,C为 ,B为 ,A为 。(1)柳胺酚分子中含酚羟基——具有酸性、酰胺键(类似于肽键)——发生水解反应。

3、Kolbe-Schmidt反应,是干燥的酚钠或酚钾与二氧化碳在加温(125-150°C)加压(100atm)下生成羟基苯甲酸的反应。它是向芳环上引入羧基的一种常用方法,常用的工业原料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就是利用此法。通过苯酚盐与二氧化碳作用制得的。它也是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的重要途径。

4、邻羟基苯甲酸发生取代生成阿司匹林。邻羟基苯甲酸与CH3COCl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阿司匹林。邻羟基苯甲酸俗名:水杨酸、柳酸化学式:C7H6O3CAS:69-72-7结构式:质量标准:符合:HG2-303-80理化性质:本品为白色块状和粉末,允许微黄或淡粉红色,无臭味微甜后转辛,置空气中无变化,76℃以上能常压升华。

5、羟苯基丙基酰胺苯甲酸不是水杨酸。水杨酸别称邻羟基苯甲酸,一种脂溶性的有机酸,白色的结晶粉状物,存在于自然界的柳树皮、白珠树叶及甜桦树中,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可用于阿司匹林等药物的制备。

6、由醇的羟基与酸的羟基发生取代反应。根据查询豆丁网显示,邻羟基苯甲酸的酯化反应是一种催化反应,反应机理是由醇的羟基与酸的羟基发生取代反应,形成酯,所以是由醇的羟基与酸的羟基发生取代反应。

鉴别对氨基苯甲酸,邻羟基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

1、鉴别的话,是要有比较的,一般可以测pH,知道是酸,能和三价Fe发生显色反应,知道是苯酚基。。例如,鉴别对氨基苯甲酸,邻羟基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 都先跟乙酸反应一下,不能反应的就是对甲基笨甲酸。

2、对羟基苯甲酸酸性最弱,邻羟基苯甲酸次之,间羟基苯甲酸最强。酸性强弱的标准是该分子释放H正离子难易的程度来衡量的。即该分子释放的H正离子越容易, 其酸性越强。对所述分子:邻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和间羟基苯甲酸来说, 需要判断的是羧基的与H相连的氧原子上的电负性。

3、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分成另一组。向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两种物质中加入亚硝酸钠,静置或加热后有气体放出的是邻甲苯胺;生成黄色油状液体或黄色晶体的是N-甲基苯胺。向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两种物质中分别加入少量三氯化铁溶液,溶液变成紫色的是邻羟基苯甲酸,不变的是苯甲酸。

4、加入Na2CO3,有气体产生的是苯甲酸或邻羟基苯甲酸 加入Fe3+,发生显色反应的是邻羟基苯甲酸,反之是苯甲酸。另一组加入苯磺酰氯,再加氢氧化钠,产物溶于水的是N-甲基苯胺,反之是邻甲苯胺。

5、加钠,有气泡放出的是苯甲酸和邻羟基苯甲酸,另外两个胺无现象。--- 加三氯化铁溶液,邻羟基苯甲酸显色,苯甲酸无现象。加溴水,邻氨基甲苯生成白色沉淀,苯甲胺没有;或加亚硝酸,邻氨基甲苯生成重氮盐,溶解于亚硝酸中,而苯甲胺则放出氮气。

6、甲基是弱给电子基,羟基是强给电子基,硝基是强吸电子基,羧基是吸电子基。在邻位的情况下,羟基和硝基可以和羧基形成分子内氢键。因此,邻羟基苯甲酸和邻硝基苯甲酸最为稳定。对羟基苯甲酸次之,对硝基苯甲酸稳定性最差。

间甲基苯甲酸与邻羟基苯甲酸哪个酸性弱

1、答案:对羟基苯甲酸酸性最弱,邻羟基苯甲酸次之,间羟基苯甲酸最强。酸性强弱的标准是该分子释放H正离子难易的程度来衡量的。即该分子释放的H正离子越容易, 其酸性越强。对所述分子:邻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和间羟基苯甲酸来说, 需要判断的是羧基的与H相连的氧原子上的电负性。

2、邻羟基上氧原子的电子云密度较对羟基低,质子解离度高,所以酸性较强。间羟基次之,所以间羟基苯甲酸酸性比邻羟基苯甲酸弱。羟基氧的孤对电子与苯环共轭,因而具有供电子共轭效应。由于供电子共轭效应大于吸电子诱导效应,所以羟基为供电子基,使得对羟基苯甲酸根离子具有更强的负电荷,因而酸性减弱。

3、邻羟基苯甲酸的酸性最强。原因:羟基是一个给电子基团,它的给电子性质会导致与H相连的氧原子上的电负性增强。下面要判断的是在这三个位置上,哪个位置上的OH吸电子贡献最大。按共振结构来画,对位的给电子能力最强,其次是邻位,间位最弱。

4、邻间对。这是因为空间分布不同的原因造成的。邻羟基上氧原子的电子云密度较对羟基低,质子解离度高,所以酸性较强。间羟基苯甲酸更强。失去氢离子后的带负电的分子,其负电荷越分散越稳定,原分子的酸性就越强(负电荷集中了容易结合质子)。

5、酸性:邻羟基苯甲酸间羟基苯甲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原因:前两者是由于羟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邻位羟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大于间位羟基;后两者是由于对位羟基主要表现为供电子共轭效应,使对羟基苯甲酸电离出H+后所得的酸根离子负电荷更集中,稳定性下降。

6、邻硝基苯甲酸对硝基苯甲酸间硝基苯甲酸苯甲酸 因为氢键,邻硝基苯酚可以形成六元环状氢键,稳定了羟基的氢,不容易电离,故酸性降低。而邻硝基苯甲酸若是形成氢键则为七元环状,不稳定,并且硝基队邻位羧基有很强的共轭及诱导吸电子作用,从而使羧基更容易电离,故酸性升高。

甲基邻羟基苯甲酸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