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水与淡水的区别如下 含盐量不同 海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氯化钠及其他矿物盐,所以味道非常咸。淡水即含盐量小于0.5 g/L的水。密度不同 海水含盐量大,比淡水密度高得多。
2、成分不同:淡水主要由水分子组成,不含或含有少量的盐分,其矿物质含量较低,例如钙、镁等离子的含量很少,相比之下,海水则含有高浓度的盐分,主要是氯化钠(食盐)和其他矿物盐,这些盐分赋予海水其特有的咸味。
3、重量不同:同样体积的海水比淡水更重,因为海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氯化钠及其他矿物盐,导致海水的密度比淡水大。海水的平均密度约为025克每立方厘米,而淡水的密度约为1克每立方厘米。这意味着一立方米的海水比一立方米的淡水重25千克。
4、含盐量不同、分布不同、颜色不同。淡水即含盐量小于0.5g/L的水;海水含有高浓度的氯化钠及其他矿物盐,所以味道非常咸。淡水主要分布在江河、湖泊、雨水等地方;海洋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地方。淡水一般呈无色透明状;海水一般呈蓝色透明状。
5、淡水的化学成分是氢和氧,无色、无味、透明。但我们实际饮用的水由于经过岩层、土壤来提取并与空气接触,所以饮用水中实际上已溶入了许多物质,如多种矿物质、有机物等。目前人类已知的化学元素有107种,在天然水中已检出60多种。
6、咸度不同 海水不能喝 淡水可以食用 根据状态,可以把地球上的水分为气态水、液态水和固态水;根据含盐量,可以把水分为 咸水和淡水等。 水是地球上人和一切生命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水作为资源,是其他任何物质不能代替的。
1、海水密度一般在02~07之间,它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或深度)。在低温、高盐和深水压力大的情况下,海水密度大。例如,在大西洋深层冷水中,海水密度就大。而在高温、低盐的表层水域,如赤道表层海水密度就小。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
2、【答案】:海水的密度:单位体积的海水所具有的质量称作为海水的密度,一般为0203克/立方厘米。海水的密度随着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压力的不同而不同。海水的密度均大于1。在温度为20C时,盐度为35%的海平面上,海水的密度为025克/立方厘米。
3、海水密度一般在02~07 g/cm3之间,它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或深度)。在低温、高盐和深水压力大的情况下,海水密度大。而在高温、低盐的表层水域,海水密度就小。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
4、所谓海水密度,就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海水的质量。海水的密度要大于淡水的密度,约为022~028g/cm3,之所以比淡水的密度大,原因就是海水中含有许多溶解盐类。此外,海水会随着温度、盐度和气压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时密度减小,盐度增加时密度增大,气压加大时密度增大。
5、海水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海水的质量,其单位是g/cm^3;(或kg/m^3;),但习惯上使用的密度是指海水的比重,即指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海水的密度与98℃的蒸馏水密度之比。因此在数值上密度和比重是相等的。海水的密度状况,是决定海流运动的最重要因子之一。
6、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海水的质量,其单位是g/cm,但习惯上使用的密度是指海水的比重,即指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海水的重量与98℃的蒸馏水重量之比值。或者是密度的比值。在离开地球不远的地方,重力加速度数值变化不大,密度和比重在数值上是相等的,但是物体的重量有变化。
1、【答案】:海水的密度:单位体积的海水所具有的质量称作为海水的密度,一般为0203克/立方厘米。海水的密度随着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压力的不同而不同。海水的密度均大于1。在温度为20C时,盐度为35%的海平面上,海水的密度为025克/立方厘米。
2、海南海水的密度是多少 海南海水的密度是多少... 海南海水的密度是多少 展开 我来答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网络繁忙请稍后重试 新浪微博 QQ空间 举报 浏览2 次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3、海水密度一般在02~07 g/cm3之间,它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或深度)。在低温、高盐和深水压力大的情况下,海水密度大。而在高温、低盐的表层水域,海水密度就小。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
4、克/米3~03000克/米3 ...11000米 海底压强,这个不好说,不同的深度,海底的压强也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