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甲基吡啶和纯吡啶毒性相近有不愉快异臭,尽量避免吸入或者沾染皮肤表面。它比纯吡啶更加亲脂肪容易被吸收。
2、家人误喝了二甲基吡啶会起瘫痪,是神经毒性,一般是大量维生素C,大剂量激素治疗。意见建议:注意肺,肝,肾脏的功能保护,早做透析治疗。尽量清除体内毒物。
3、能抑制体内生物膜的氧化,提高生物膜中6一磷酸葡萄糖酶的活性,稳定组织细胞,从而具有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e的某些功能。而且,二氢吡啶无毒、副作用。

溶于水、醇、苯、醚及热石油醚。味苦,有麻醉作用。能升华。
DMAP为无色结晶,熔点112~ 113℃ (乙酸乙酯或二异丙醚重结晶),易溶于甲醇、乙酸乙酯、氯仿、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丙酮、乙酸,微溶于冷的己烷、环己烷和水。
溶解性: 溶于水和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吡啶与水能以任何比例互溶,同时又能溶解大多数极性及非极性的有机化合物,甚至可以溶解某些无机盐类,所以吡啶是一个有广泛套用价值的溶剂。
难溶于水(6)、己烷、环己烷,溶于乙醇、苯、氯仿、甲醇、乙酸乙酯、丙酮、乙酸和二氯乙烷。
溶于甲醇。3氨基吡啶其分子式为C6H6N2O2,其室温下固体,熔点218-220℃,溶于丙酮、乙醇和甲醇。
-N,N-二甲基吡啶 应该是4-N,N-二甲氨基吡啶 缩写DMAP 分子式:C7H10N2 分子量:1217 CAS号:1122-58-3 性质:淡黄色晶体。熔点112-114℃。易溶于甲醇、苯、氯仿,难溶于水、环己烷。
1、比较甲基吡啶和吡啶的碱性,由于甲基是给电子基,所以甲基吡啶上氮原子电子云密度高于吡啶的,因此甲基吡啶的碱性最强。
2、嘧啶的碱性是由N的处于sp2杂化轨道上的孤对电子提供的,但由于存在两个电负性强的N,各自的孤电子对都被另外的N吸电子效应束缚,不易给出,所以碱性变弱了。
3、吡啶碱性强。二甲基甲酰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碱性较弱,而吡啶是一个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碱性较强,所以吡啶碱性强。二甲基甲酰胺是能和水及大部分有机溶剂互溶,而吡啶是可用作溶剂或有机合成原料。
4、吡咯中N的给电子共轭效应大于吸电子诱导效应,导致N的碱性较弱而环上C的电子云密度升高。下图中那个5原子6电子结构相当稳定,也就是这个结构让吡咯的酸性大于吡啶。
5、碱性强弱为:四氢吡咯吡啶苯胺吡咯。原因:N原子上电子云密度越大,碱性越强。N原子上取代基越多,排斥电子的力越大,N原子上电子云密度增加,碱性增强。
1、二甲基吡啶是一很稳定的物质, 可以用干燥KOH, NaOH或者4A 分子筛干燥去水。
2、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泄露应急处理:疏散现场人员,用泵转移或小心清扫泄露物,回收于专用收集器中,避免污染环境。防护措施: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眼睛防护: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3、化学性质有碱性,能与无机酸、有机酸生成盐。与无机盐类和卤代烷等形成加成化合物。加氢时生成2,6-二甲基哌啶。用高锰酸盐氧化时,生成吡啶-2,6-二羧酸。
1、化学性质有碱性,能与无机酸、有机酸生成盐。与无机盐类和卤代烷等形成加成化合物。加氢时生成2,6-二甲基哌啶。用高锰酸盐氧化时,生成吡啶-2,6-二羧酸。
2、l二氢吡啶的结构二氢吡啶的化学名称为2,6一二甲基一3,5一二乙酯基一l,4一二氢吡啶,是-种能溶于热乙醇,微溶于水,易氧化,无毒、无味的淡黄色粉末结晶,熔点l76~l83摄氏度。
3、二氢吡啶,化学名称为2,6-二甲基-3,5-二乙酯基-1,4-二氢吡啶,淡黄色结晶物,无毒,无味,微溶于水,极易被氧化,需在避光、干燥条件下保存。
4、本品为2,6二甲基4(2硝基苯基)1,4二氢3,5吡啶二甲酸二甲酯。按干燥品计算,含C17H18N2O6应为90%~100%。 5 性状 本品为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遇光不稳定。
5、醇的保护 在无水2,6-二甲基吡啶存在时,醇羟基可硅醚化,产率高达99%,此反应常用于天然产物全合成中醇羟基的保护。
1、-二甲基吡啶在苯甲酰化反应中作催化剂使用,可用作环氧树脂的固化剂。该产品具有碱性,可以催化醇的硅烷基化反应;该试剂还能使缩醛脱保护。
2、二氢吡啶是-种用量少、效益高的多功能饲料添加剂,应用前景看好。
3、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该品具有刺激性,对神经系统、肝、肾有损害。接触后出现眼睛、皮肤和粘膜刺激症状,并引起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精神迟钝、腹痛、腹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