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性(26℃):23℃水为0.3~0.4mg/L,丙酮502g/L,环己烷498g/L,环己酮537mg/L,二甲苯360g/L。大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约5000mg/kg。
甲基立枯磷(tolclofos-methyl,利克磷)。化学名称:O,O-二甲基-O-(2,6-二氯-对-甲苯基)硫代磷酸酯 主要理化性质:纯品为无色晶体,原药为浅棕色固体,熔点78~80℃,23℃水中溶解度为0.3~0.4mg/L。
这两种农药不能混用,原因如下:化学性质不同:甲基立枯磷和磷酸二氢钾的化学成分不同,具有不同的杀虫机理和作用方式。混合使用可能会对植物产生副作用,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甲基立枯磷又叫利克菌、立枯灭。剂型为50%可湿性粉剂,5%、10%、20%粉剂,20%乳油,25%胶悬剂。低毒,有效期2年。是一种广谱内吸性杀菌剂。用于防治土传病害,主要起保护作用。其吸附作用强,不易流失,持效期较长。
1、甲基立枯磷又叫利克菌、立枯灭。剂型为50%可湿性粉剂,5%、10%、20%粉剂,20%乳油,25%胶悬剂。低毒,有效期2年。是一种广谱内吸性杀菌剂。用于防治土传病害,主要起保护作用。其吸附作用强,不易流失,持效期较长。
2、甲基立枯磷是一种广谱内吸性杀菌剂,主要是防治引起种子腐烂和幼苗摧残的土传和种传真菌病原体,用于防治蔬菜立枯病,枯萎病,菌核病,根腐病,十字花科黑根病,褐腐病,主要针对植物,不针对动物,所以对小龙虾没有害。
3、作用特点:甲基立枯磷是保护性杀菌剂,对土传病害如由丝核菌属、菌核属、核线菌属等引起的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制剂:20%甲基立枯磷乳油。
4、甲基立枯磷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通常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大量元素通常指的是植物生长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这些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这两种农药不能混用,原因如下:化学性质不同:甲基立枯磷和磷酸二氢钾的化学成分不同,具有不同的杀虫机理和作用方式。混合使用可能会对植物产生副作用,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甲基立枯磷不能和碱性药剂混用,药害发生初期使用,注意安全使用,沾染药液应立即洗净。
用于防治蔬菜立枯病,枯萎病,菌核病,根腐病,十字花科黑根病,褐腐病。适用于蔬菜。安全间隔期10天。该药不能和碱性药剂混用,药害发生初期使用,注意安全使用。沾染药液应立即洗净,防止药液污染池塘、水渠。
能。甲基立枯磷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通常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大量元素通常指的是植物生长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这些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防治苦瓜、黄瓜、节瓜、瓠瓜等枯萎病,可以在发病初期使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9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500毫升,间隔10天左右灌1次,连灌2-3次。
1、阿维菌素:主要用来防除鳞翅目害虫、红蜘蛛,需要复配其他药剂一起使用。安全间隔期在蔬菜上7天。甲维盐:防治小菜蛾、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高浓度甲维盐可以防治蓟马。
2、、茄子 茄子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但是它也是农药残留最多的蔬菜之一。
3、那么,适合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农药有哪些呢?生物杀虫剂。生物农药对害虫有特殊的防治作用,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对杀虫剂抗性慢等特点,是高度安全的农药。如细菌杀虫剂BT(苏云金杆菌微生物杀虫剂)、阿维菌素。
1、生物活性: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叶瘟和穗瘟,也可以防治水稻纹枯病和胡麻斑病,对叶蝉具有兼治效果。与一些杀虫剂混用可以增加对叶蝉的杀虫效果,特别是对抗药性的叶蝉。
2、稻瘟净是一种有机磷杀菌剂,具有内吸作用,对水稻各生育期的病害有较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稻瘟净在水稻上有内吸渗透作用,可阻止菌丝产生孢子,起到保护和治疗作用。
3、有机磷杀菌剂(organophosphorus fungicide)是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含磷有机化合物杀菌剂。其基本化学结构是磷酸酯、硫代磷酸酯、磷酰胺类等。此类药剂中有对各种白粉病、水稻病害和各种卵菌有效的内吸性杀菌剂。
4、特点:(1)杀虫谱较宽。当前常用有的机磷杀虫剂品种可以防治多种农林害虫,有些可用于防治于卫生害虫及家畜、禽体外寄生虫。(2)杀虫方式多样化,可满足多方面需要。
1、立枯病:病原物为立枯丝核菌,主要危害茄科作物、瓜类蔬菜等作物,同时还能危害一些豆科和十字花科的作物;发病时间多为作物的育苗中、后期,发病后会使作物的病部逐渐凹陷、溢缩,最后会使作物干枯死亡。
2、猝倒病与立枯病的不同 猝倒病:未出土或刚出土的幼苗发病,幼苗茎基部形成水渍状斑,继而病斑变黄色褐收缩,幼苗猝倒。幼叶仍为绿色,几天后蔓延引起成片猝倒。
3、发病中心。立枯病发病中心不太明显,病株死亡后仍可直立不倒。猝倒病发病中心明显,幼苗倒伏而亡。病苗及周围土壤。立枯病无明显白色菌丝体,但湿度较大时可见蛛丝网状淡褐色霉层。
4、专家解答 黄瓜苗期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两种病害。(1)症状和流行规律①猝倒病。苗期土表以上的茎部初呈水渍状,后缢缩为线状,幼苗倒地死亡,子叶尚保持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