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是气体密度自然低,Cl2和Br2常温下基本是液体,不过Br2的分子量比Cl2大的多,所以Cl2Br2,I2常温下是固体,密度很高。
它们的熔点、沸点和密度都显示出明显的递变规律。首先,从原子结构角度看,卤素最外层有1个电子,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和原子半径随元素序数增加而依次增大。在元素性质上,它们都是活泼的金属元素,最高正价均为+1,失电子能力及金属性也逐渐增强。
有观点认为卤素单质按照FClBrI2的顺序,密度会逐渐增大,这是不符合递变规律的。实际上,卤素单质的密度顺序并非如此简单线性。首先,需要明确的是,FClBrI2在常温下存在形态的不同,是其物理性质的直接体现。而密度的大小与物质的组成、分子间的作用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卤族元素:F,CL,Br,I,At(为放射性,不讨论)不同点:密度逐渐变大。(核电荷数的增大,密度一般增大)颜色的变深。F2为无色气体,I2为紫黑色固体。单质熔沸点升高。(又F2为气体,I2为固体可看出)相应离子还原性逐渐变强。
物理性质 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从氟到碘,它们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因此,它们的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颜色从浅到深变化。此外,卤素单质都是双原子分子。大部分卤素表现出较低的导热性。
测定时水温(t)高于17.5c时:s(%。)=1305(比重—1)+0.3(t—17.5)。海水密度一般在02~07之间,它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或深度)。在低温、高盐和深水压力大的情况下,海水密度大。而在高温、低盐的表层水域,海水密度就小。
比重是无量纲量,即比重是无单位的值,一般情形下随温度、压力而变。比重简写为s.g。密度是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不同 比重:也称相对密度,固体和液体的比重是该物质(完全密实状态)的密度与在标准大气压,98℃时纯H2O下的密度(99972 kg/m3)的比值。
例如,标准状况(常用S.T.P.表示,其温度0℃,压强01×105)时Vm = 24L/mol;标准状况下,44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1mol,微粒数是02×1023个,所占体积为24L。标准状况下12 L的Cl2和质量为49g硫酸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速度:v,米/秒(m/s),v=s/t。 密度:p,千克/米(kg/m),p=m/v。 力(重力):F,牛顿(N),G=mg。 压强:P,帕斯卡(Pa),P=F/S。 功:W,焦耳(J),W=Fs。 功率:P,瓦特(W),P=W/t。 电流:I,安培(A),I=U/R。
密度的变化规律 一般来说,不论是什么物质,也不管它处于什么状态,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体积或密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联系温度T、压力p和密度ρ(或体积)三个基本物理量的关系式称为状态方程。对于气体,如果它的温度不变,则密度同压力成正比;如果它的压力不变,则密度同温度成反比。
八年级物理公式归纳如下:速度:V=S/t,t=s/v,s=vt,t时间,s路程。重力:G=mg,m=G/g。密度:p=m/V,v=m/p,m=pv。P密度v体积m质量。压强:p=F/SF压力Ns受力面积。液体压强:p=P液gh。浮力:(1)。F浮=F↑-F↓(压力差)。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区别 密度知识点 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④严禁将电流表与电源或用电器并联。杠杆招生梳理 定义: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很多物体 可以抽象为硬棒)。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把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连线作为力臂时,该力臂最长,与该力臂垂直的力就是最小的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滚动摩擦。杠杆 定义: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很多物体 可以抽象为硬棒)。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初三物理 复习 方法 死记硬背 要得!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课文必须熟悉,知识点必须记得清楚。
仔细想想,你花了一个多小时去考试,又花了很多时间让老师改卷和听老师讲评,实际上真正对你的学习有意义的只是那丢掉的十分,明白了这一点,你还会轻视错题本吗?错(好)题本使你的复习极具针对性,是物理取得优异成绩的捷径。
大坝为什么要设计成上窄下宽? 水电站修筑拦河大坝是为了提高水位,增大水的重力势能,水下落时能转化为更多的动能,通过发电机就能转化为更多的电能。
1、g每升。f2单质密度是696g每升,2的密度比空气大。氟元素的单质是F2,是一种淡黄色有剧毒的气体。密度指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多少,是反映物质体积与质量特性关系的物理量。
2、卤族卤素单质是一系列具有显著物理特性的元素,它们在不同的状态和颜色上表现出各自的独特性。氟气(F2)是一种淡黄绿色的气体,其密度在15℃时为69克每升。其熔点极低,为-216℃,而沸点更低,为-181℃。氯气(Cl2)则呈现出黄绿色,作为另一种气体,其密度在0℃时为214克每升。
3、外观:在常温常压下,氟以气态存在,无色无味。由于其高度活泼和反应性,氟通常以氟气(F2)的形式存在。密度:氟的密度较大,约为7克/立方厘米,在常温常压下比空气密度高。熔点和沸点:氟的熔点为-2162摄氏度(-3632华氏度),沸点为-1812摄氏度(-3062华氏度)。
4、有观点认为卤素单质按照FClBrI2的顺序,密度会逐渐增大,这是不符合递变规律的。实际上,卤素单质的密度顺序并非如此简单线性。首先,需要明确的是,FClBrI2在常温下存在形态的不同,是其物理性质的直接体现。而密度的大小与物质的组成、分子间的作用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5、氟气(F2)属于单质分子晶体,其晶胞结构如下: 晶胞类型:面心立方晶胞。每个氟分子位于晶胞的边心与面心。 晶胞参数:a = 0.541 nm。氟气晶胞边长为0.541纳米。 晶胞内含有4个氟分子。每个氟分子的质心位于晶胞的4个角等距的位置,并相互垂直。
6、单质Br2,为深棕色液体,不断挥发出棕红色刺激性气味的Br2蒸气。密度12克/厘米3(20℃),熔点-3℃,沸点58℃。固态溴是有金属光泽的黄绿色晶体。